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张娟娟

身份证:411424199411064545

摘要:传统园林营造技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结合不同的地域特征和地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由于自然灾害的不断侵害,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工艺较为繁琐和复杂等客观原因,造成传统园林保留的数量、规模较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重要性,根据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理论方式,按照新时代的要求,从不同角度探索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统,将技艺发扬光大。本文浅析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重要价值,并根据其特点,突出保护与传承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传承

引言

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施动态保护的方式,挖掘更多的独门匠艺,加大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园林技艺,启动系统的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措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在城市整体格局中融入传统文化和技艺,将传统园林营造技艺融入日常生活中,提供给技艺展示和实践的机会,探索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将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1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传统林园营造技艺从侧面反映出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传统文化重要的内容。传统园林艺术的魅力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可以见到,还出现还海外地区,很多地方都开展园林作品的展览,如纽约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洛杉矶的“流芳园”,新加坡的“蕴秀园”,温哥华的“逸园”等,展示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不一样的传播方式。传统园林是现代园林的基础,奠定园林艺术的文化根基。而现代园林的改革和优化,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创新,改进传统模式中的短板,发扬园林建设的优势。其次,对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是维护传统文化的表现,将古人的智慧发扬光大,根据时代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园林体系,添加地区的独特文化,将传统的技术融入现代园林,弘扬传统园林文化。

2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过去,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主要依靠师傅口头传授、师徒相传的形式,造成很多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流失。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体系的改变,传统的园林技术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传统受益人遇到了发展瓶颈,很多受益人在没有找到突破的办法之后,选择了放弃,影响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传播。现代公园或者绿化带往公共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园林的功能、受众群众、建筑风格等内容发生了改变,所以,传统园林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其次,当代的建筑材料、设备与传统园林工艺产生了矛盾,钢筋水泥等代替传统的木质结构,机械取代手工,出现大量的古建筑仿品。传统园林营造技艺将技术和工艺完美融合在一起,所以,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考验人们的耐心和毅力。园林工艺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当3~5年左右的学徒,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很少有年轻人能够耐得住寂寞进行学习。而且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开动脑筋,还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工作和学习环境较为艰苦,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优秀的手艺人呈现出老龄化的形势,面临无后继人的危机,古建雕刻工、石工、假山工等技艺已经临近失传。

3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措施

3.1注重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文化价值

传统工艺有很强的认同感,提高手艺人的在传统技艺的地位,发挥工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每一个工艺细节,将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韵味表达出来。在工程验收阶段,不能按照现代工艺的标准进行衡量,将传统技艺中的创新、敬畏精神发扬光大,打造现代化传统园林景观。传统木质结构需要手艺人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但是由于传统技艺的流失,想要手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比如,贴金箔的技艺看似简单,但是需要细腻的手法和较强的毅力,将不到1毫米金箔紧贴在木质结构上,中间不能有缝隙,操作过程较为枯燥,所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

3.2探索传统园林营造技艺在当代的发展

传统工具拥有艺术性较强、较高的特点,需要根据建筑的内涵、样式、定位等要求,制定详细的图纸。但是,现代公共建筑的定额和规范,无法按照传统园林技艺进行清算和报价。因此,需要在当地或者周围地区进行实际考察,预估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殊性,包含运输、暗爽、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企业的投入资金,列出传统工艺建筑材料的清单,解决传统技艺原材料的采购问题。其次,还要考虑到传统工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协调性,按照施工的时间、工种的数量、涉及的工序、景观的建设等,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还有环境和人文的影响。由于不同场地的大小不一样,在设计假山、绿植等内容时,需要合理安排和协调,降低不同工种之间的影响。

3.3优化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模式

将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与现当代园林工艺进行融合,提高匠艺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设计科学的园林修建计划,改变固定的园林建筑模式,构建完善的园林建筑体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每个地区的园林项目要结合文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如英石叠山、砖雕、木雕、石雕、石湾公仔脊、灰塑、嵌瓷、彩画等方面,传达出对手工艺人和传统艺术的尊敬和爱护。其次,还可联合当地的文化宣传组织,将经典的园林景观制作成宣传短片,大力宣扬传统园林营造技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术,激起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入到传统园林技艺的学习当中,为传统园林技艺的推广奠定扎实的根基。

结语

对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还在摸索阶段,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增加城市公园绿地的数量和品质,营造出绿色的生活环境。创新园林文化和营造技艺,将传统艺术渗透到现代园林绿化建筑中,结合当地的特点、文化,建设新颖的园林景观。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渗透因地制宜的管理理念,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提高城市绿地的水平,营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化的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章志红,朱东风.传统建筑与园林营造技艺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39):113-116.

[2]]陈玲玲.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特点与营造方法——评《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03):132-133.

[3]李小燕.江苏实施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传承工程[J].建筑.2017,(23).43-44.

[4]王旭,黄春华,高宜生.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法[J].中外建筑.2017,(4):57-60.

[5]王翔,朱凯.推进传统园林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以江苏省为例[J].园林.20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