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电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范晓奇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为提高电力工程结算准确性,本文在概述电力工程预结算的特点的基础上,对电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问题;解决对策

1电力工程预结算的特点

1.1统一性

统一性指的是在电力工程的各个项目、各个环节中确保价格计算标准统一;对电力企业的清单计量项目制定时,也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改。

1.2法定性

正是法定性的特点,使得在电力工程的各个环节中,项目价格不会出现上下波动的情况,进而降低电力工程预结算的难度和压力。

1.3保护性

保护性指的是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可以实现对电力工程质量的保护,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保证投标环境的公正来实现。

2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材料缺少管理

在工程预结算当中,在对管理工程材料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使得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结果不够精确。而且对于电力工程的材料需求亦逐渐增多,这就于材料市场当中出现了卖方的市场,一大部分材料被虚报与哄抬价格。采购材料的人员采购材料时,对材料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所忽略,其支出费用比工程预算的高很多,如此预结算的时候会导致预结算间存在的差价比较大。材料价格上的波动会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影响,由于电力工程会对材料进行二次的采购,如此材料的价格不管是降低还是升高,均会影响到电力工程预结算最终的结果。

2.2工作人员素质需提升

就电力工程预结算这方面,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工作,虽然使得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问题主要就是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多。工作人员的增多,会使得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缺乏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不一致,,不能保证电力工程预结算的质量,从而导致预结算真正的实际作用得不到发挥,进而影响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导致很多工作出现问题,进行影响到工程质量。

2.3工程预结算管理把控不严

电力企业的施工项目工程预结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工程实际价款可能会因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产生变化。一旦出现现场签证变更、施工方案调整、项目内容增减、合同条款存在漏洞等现象,会造成工程竣工结算时间延后。项目不能及时结算,工程价款也会滞后发放,这必然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周转风险。总的来说,造成工程预结算管理把控不严的原因包括:(1)在地形勘察阶段,对现场地势、区域环境等调研不足,事前缺乏合理的设计与布局。(2)在施工过程中,受业主要求需要调整施工布局和设计方案,进而造成工程预结算波动。(3)施工阶段涉及利益主体较为复杂,因工程总承包方、工程分包方以及材料供应商等缺乏日常沟通与联系,对于工程费用计价存在争议,最终影响了工程整体的价格。

2.4成本控制意识较差

部分电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及经营产值等数量指标,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压力逐渐增大,资金形势越来越紧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呈下降趋势。部分企业采用重规模和数量指标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忽视成本控制工作。此外,大部分企业也缺少定期成本活动分析,或是成本分析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企业收入成本数据模糊不清,无法对阶段性工程的效益进行准确计算。

3电力工程预结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3.1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办法

电力企业预结算编制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预结算编制方法,并要对编制审核方法的利弊全面掌握,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创新,将老旧的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避,并要保证预结算编制过程科学完整,进一步降低相关审计的难度,建立一种更适合业务相对稳定的编制方法。预结算方法中的滚动预算就是在保证预算连续性、完整性的前提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改,使预算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从而将预算导向整体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从粗到细、查找误差、比较法以及细化审核的方法的科学应用才能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更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

3.2严格落实电力企业规范化管理

对电力施工实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可以为成本控制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利的条件。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提高对电力施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对于各个环节资金流动都要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不断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评估机制,保证公平性。对电力企业项目部的相关负责人员的选拔,既要求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水平,熟悉相关的施工流程,又要对成本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提高工程施工实际成本管理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和水平。管理人员要定期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严格遵守设备检测规范流程,及时排除隐患,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各个施工队伍之间的成本管理联系紧密,因此要做到互相监督,与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对各项花费严格监督。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来说,要定期进行维修与保养,并且间隔的周期间隔不能过长,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避免施工工期的延误。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效率,进而兼顾施工质量与电力企业的利益。

3.3控制施工材料的购买价格

施工材料的购买价格更多与市场以及相关的政策有关,因此工程团队在控制的时候,影响力相对较小,为了避免出现价格变动的影响,应对价格进行控制,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收集信息,从而对市场的单价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对比质量以及价格,挑选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同时结算人员需要对市场中材料的价格进行实时监控,一旦价格出现变动的苗头,财务这个时候需要对自身的买入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合理控制建材的价格,在工程审核以及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材料的差价。

3.4提高预结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电力工程行业是一个牵涉范围较广且内容较为深入的行业,因此其要求参与电力工程预结算环节的工作人员也要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在引入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选择在预结算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高学历人员,确保预结算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开展。预结算负责人员应当拥有将项目要求和设计图纸转化为造价预算的能力,只有具备专业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的丰富经验,预结算的准确性才会得到保障,制定出来的预算方案才能得以实施。总而言之,预结算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是决定预结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提高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注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此来达到提高整个部门管理监督水平的目的。

4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当中还存在部分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提升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苹.电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对策措施[J].时代金融,2018(27):270.

[2]汤敏杰.电力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8(1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