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罗梅丽

福建省连城县医院        福建省龙岩市  366200

摘要:目的:探究成人癫痫患者治疗中,使用拉莫三嗪时常规剂量和加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拉莫三嗪治疗,加量组采用加量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常规组和加量组治疗效果对照中,常规组总有效率为40(例)80.00%,加量组总有效率为43(例)86.00%,(x2=2.194,p=0.119),两种结果无差异。(2)常规组和加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中,常规组总发生率为7(例)14.00%,加量组总发生率为8(例)16.00%,(x2=1.879,p=0.133),两组结果无差异。结论:成人癫痫患者治疗中使用拉莫三嗪时,常规剂量与加量治疗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成人癫痫;拉莫三嗪;常规剂量;加量治疗;效果

 癫痫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疾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癫痫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应达到的目的是:控制发作或最大限度的减少发作次数;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拉莫三嗪是临床中治疗癫痫的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对于治疗各类型癫痫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经过多年的研究观察证实,拉莫三嗪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服药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近年来对于成人癫痫患者的最佳用药量仍然在不断探究,基于此,在本组观察中探究成人癫痫患者治疗中使用拉莫三嗪时常规剂量和加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情况,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中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和对比,其中常规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为50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55岁,均数为32.57±3.63岁;在50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8例,女性占据人数为22例。加量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与普通组数据相同,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57岁,均数为33.15±3.79岁;在50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7例,女性占据人数为23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可进行组间对比。

1.2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患者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治疗,用药方法为:治疗中初始剂量为每天口服12.5毫克,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10天后增加药量至每天服用25毫克,分为早晚口服两次;之后每服用时间增加剂量12.5毫克,最大服用剂量增加至每天100毫克,连续治疗90天。                                                                       

1.2.2加量组

给予患者拉莫三嗪加量治疗,用药方法为:治疗中初始剂量为每天口服25毫克;连续治疗7天后增加药量为每天50毫克,分为早晚口服两次;之后每7天增加一次用药剂量25毫克,最大服用剂量增加至每天200毫克,连续治疗90天。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无效为发作次数以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表示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上;控制为癫痫发作频率降低100%,无明显的临床发作[2]

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血药浓度:药物治疗结束后,采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毫升,抗凝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血药浓度。

1.4统计学

SPSS24.0数据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统一为(n,%)、计量资料统一为(IMG_256),采用P值进行检测,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常规组和加量组治疗效果对照在表1呈现: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数例

无效

有效

控制

总有效率

常规组

50(例)

10(例)20.00%

23(例)46.00%

17(例)34.00%

40(例)80.00%

加量组

50(例)

7(例)14.00%

19(例)38.00%

24(例)48.00%

43(例)86.00%

X2

--

--

--

--

2.194

p

--

--

--

--

0.119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常规组和加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在表2呈现: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数例

脱发

头痛头晕

出汗

皮疹或瘙痒

其他

总发生率

常规组

50(例)

1(例)2.00%

2(例)4.00%

1(例)2.00%

2(例)4.00%

1(例)2.00%

7(例)14.00%

加量组

50(例)

1(例)2.00%

2(例)4.00%

1(例)2.00%

3(例)6.00%

1(例)2.00%

8(例)16.00%

X2

--

--

--

--

--

--

1.879

p

--

--

--

--

--

--

0.133

2.2两组治疗后血药浓度情况

常规组和加量组治疗后血药浓度对照在表3呈现:

表2 两组治疗后血药浓度对比

组别

数例

血药浓度

常规组

50(例)

3.92±1.08(μg/ml)

加量组

50(例)

8.47±1.21(μg/ml)

t

--

12.186

p

--

0.009

3.讨论

癫痫在临床上是常见病,根据相关的机构统计,全球有癫痫患者5000万,由此可见该疾病的高发。癫痫病症发生后,该种病症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患者长期在病症影响下,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从而使其后期生活质量下降。为了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需要采用积极方法帮助患者治疗,使其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拉莫三嗪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患者使用药物后,可以抑制谷氨酸,改善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以此来帮助患者治疗惊厥临床症状;另外,拉莫三嗪还能够对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避免了对兴奋性氨基酸与受体结合儿发挥阻断效果。有研究发现,在癫痫病理状态下,钠通道失活的时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长,这就使得复极化的过程明显延迟,增强了细胞的兴奋性。拉莫三嗪在近年来不仅获得突出的治疗效果,还具有治疗范围广、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关于拉莫三嗪最佳治疗剂量仍然在探究,有相关报道认为,适当加大剂量能够提高临床效果[3]

上文分析中,通过表3中的数据结果(常规组和加量组治疗后血药浓度对照中,常规组血压浓度为3.92±1.08(μg/ml),加量组血压浓度为8.47±1.21(μg/ml),(t=12.186,p=0.009),两组有差异。)能够发现,拉莫三嗪在治疗后能够提高血药浓度,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对剂量进行调整时需要缓慢增加,保证首剂量最小,每周增加剂量不超过50毫克,避免引起严重反应。对全文总结得出结论,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者加量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磊.拉莫三嗪应用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4):17-20.

[2]丁怀然.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8):62-64.

[3]佟家旭,姜学明,刘莹莹.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成人癫痫的效果及对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0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