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方案构建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方案构建及应用

毛丽,石彦婷,喻行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手术室,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对于被确诊为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统计与常规护理相比,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优势。结果:(1)在心理状态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案心理状态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2)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指标,值得提倡。

【关键词】保护动机理论;白内障;老年患者;健康教育

课题基金: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泸州市社会科学院·泸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与危机干预中心2022年度社会心理服务与危机干预研究课题(批准号:LZXL-202203

白内障关系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患者视力障碍易引起跌倒和髋部骨折,进一步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白内障手术患者不仅在手术过程中,而且在术前、术后以及术后访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恐惧和焦虑,围手术期高度焦虑的不良后果包括疼痛敏感性增加、血压和心率异常等[1],因此老年患者在白内障手术的配合非常重要,而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的了解程度与满意度和焦虑以及手术配合治疗密切相关。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是否产生健康行为,首先是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并通过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两个认知调节过程产生动机,进而转化为行为[2-3],有研究表明,将该理论应用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我院为了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在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构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优势,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研在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患者均被确诊为白内障,研究对象的人数共计100例,将患者分为2组给予不同护理,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年龄范围、中位年龄、中位病程分别为:(22:27)、(61-78)岁、(69.15±4.1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年龄范围、中位年龄分别为:(23:27)、(60-78)岁、(69.21±4.22)岁。分析结果显示,各项信息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实验对比。在本次实验开展之前,向我院伦理委员会报告本次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预期目标,并且取得同意。

1.2方法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成立专业的保护动机医护服务团队,根据保护动机理论相关知识,对理论中有关威胁评估主要因素如严重性、易感性及内外部回报,和应对评估主要因素如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及反应代价等指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判断导致患者出现不良行为的因素,并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首先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通过开展讲座、组织活动等形式,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加患者的日常运动量,使得患者保持饮食平衡,监督患者戒烟酒;定期召开交流会,通过亲切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并且请做到规范自我管理的患者分享经验,使得患者充分认识到养成健康习惯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使得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信心[4]。监督患者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患者建档,通过随访的方式,全面详细的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记录,对按照医嘱认真服药的患者给予鼓励。

1.3评价标准

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行对比,采用SAS和SDS方案实施,分数高,则情绪状态差。此外,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GQOLI-74量表中各个维度患者的得分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过程中,涉及到计数数据,使用(x±s)进行判断,如果检验结果发现p值在0.05以下,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统计心理状态评分差异

在患者心理状态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估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态评估结果表(,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50

56.89±4.97

35.93±2.57

57.33±5.34

36.17±3.05

对照组

50

56.46±4.82

45.86±3.91

57.69±5.72

46.89±4.23

t值

-

0.393

13.422

0.210

13.001

P值

-

0.696

0.000

0.834

0.000

2.2统计生活质量水平差异

经护理后,研究组GQOLI-74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对比统计表(,分

组别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总体生活质量

对照组

81.92±10.10*

79.35±10.52*

85.92±10.31*

78.90±10.10*

83.58±10.42*

研究组

90.91±10.01*

91.00±10.03*

96.02±10.05*

88.67±10.12*

93.02±10.24*

t值

0.998

5.069

4.436

4.321

4.08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白内障患者非常常见,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已成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中老年人群,发生白内障的概率大大增加。患者在患有白内障后视力会逐渐下降,如果没有及时为患者实施治疗,则可能会导致病情逐渐恶化,会使得患者出现失明等严重情况。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不能有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大多为口头宣传,宣传形式单一,不利于老年患者手术配合治疗以及术后康复。老年人受外界因素影响,易出现忽视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等表现,产生健康问题。保护动机理论从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两个角度鼓励人们进行保护性行为并对介导的认知过程进行解释和预测,判断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综合评估和分析保护动机理论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全方面的干预方案,促使保护动机形成,改变白内障疾病的错误认知,减轻心理焦虑、自我忽视以及提高患者手术配合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之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护理具有更加优异的临床效果,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蒋丽琼,刘娟娟,刘琪,等.保护动机理论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589-4592.

[2]陈娟,谢继安,徐莲英,等.保护动机干预模式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27):3576-3579.

[3]张卫青,吴雅宣.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6):1453-1456.

[4]秦庆,杨建芳,唐云华.不同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对术后干眼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及症状评分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