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铁需求分析及功能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智慧地铁需求分析及功能规划研究

李亚萍,李光宇

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在当前,智慧地铁全新理念技术已经在城市地铁系统中被广泛、综合应用,成为行业发展大势所趋。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两大问题,主要是当前城市智慧地铁的现实需求以及功能规划,希望借此讨论为国内智慧地铁行业体系建设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智慧地铁;需求分析;功能规划;智能管理;维护工作

在世界各国,地铁都是相当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国也是如此。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有40座城市开通地铁,运营里程数高达7002.37km,地铁线网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乘客个体以及组织团体参与主体需求也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智慧地铁发展的现实需求分析

智慧地铁发展的现实需求较多,其中的主要需求点主要集中在业务场景上,其在整合业务创新,建立新型地铁系统过程中需要持续改变技术内容,满足业务实现方式要求,确保地铁系统规划有效到位。在本文看来,智慧地铁发展的现实发展需求需要面向乘客出行、运行管理、设备运维建立场景,确保智慧地铁发展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下文具体来谈:

(一)面向乘客出行的智慧地铁发展现实需求

在面向乘客出行的智慧地铁发展现实需求方面,需要为乘客专门打造第三方App主要用于查询地铁车辆的出发地、附近车站路径以及拥堵情况等等,即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方式来到达地铁车站,优化调整进站操作。在这其中还要建立PIS系统,配合静态地图形成车站到站播报提醒系统,所以说乘客是能够通过App来查询车站与目的地路径以及拥堵状况,保证乘客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实际上,第三方App是能够为乘客出行提供多项智慧服务项目的,例如高效率的智慧客服服务、快速响应线上客服、灵活优化调整线下客服方面能够满足个性精准信息服务要求,建立多平台信息联动发布机制,如此对于建立动态标志性主动引导机制非常有利。同时,在实施信息个性化交互方面也能建立多元化出行体验内容,结合物流、休闲等等内容创建面向客户的惠民增值服务体系。

(二)面向运行管理的智慧地铁发展现实需求

    在面向智慧地铁列车运行管理发展现实需求展开分析,需要结合车站运行管理以及线路调度管理两方面来谈。在结合设备调度中心分析电力内容过程中,也需要建立BAS/FAS系统,面向车站综控室分析调度命令内容,优化设备运行机制,保证地铁车站综合控制结合调度命令展开分析。在运行列车接发作业过程中,需要对车站设备设施进行有效巡检,合理组织乘客有效疏散。在运营地铁车辆过程中,也要保证行车调度中心组织运营列车回库到位,满足设备调度中心在施工中的有效监护施工,依然遵照相关计划实施停送电工作处理。在分析安全隐患,建立主动辨识需求机制过程中,还必须满足异常情况被动接收机制,满足风险预判与主动排查消隐技术难题,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满足智慧地铁平台建设要求。

(三)面向设备运维的智慧地铁发展现实需求

最后分析面向设备运维的智慧地铁发展现实需求,它主要结参考智慧化运维需求来实施状态检测、诊断决策以及维修处置,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纵向分析技术内容到位,结合具体场景内容来形成诊断决策优化过程。在结合维修决策分析计划修、故障报修机制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人工编制维修机制,保证按照维修计划内容分析现场维修处置机制,再通过纸质化手段来对作业内容实施有效记录。就以满足“状态修”需求基础上,也需要深度挖掘感知数据,了解设备劣化与演化规律内容,建立全寿命周期修理策略,分析诊断决策内容,满足远程维修模式来替代现场人工作业形式,满足“智能化状态修”要求,满足资产联动需求,保证运维数据与资产状态数据分析到位,形成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1]

二、智慧地铁发展的功能规划分析

在智慧地铁发展进程中,主要结合其功能规划展开分析,了解运营模型智慧化内容,建立智能运行机制,确保地铁安全高效率运行到位,实施科学精细化管理,明确智慧地铁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规划基本目标。

(一)智慧地铁的智能服务功能规划

在建立智能服务功能规划体系过程中,需要形成精准检查与分类分级人检机制,确保满足安检检票要求,实现乘客高效率无感进站。为此,智慧地铁需要建立智能客服,满足人机交互功能要求,结合可视化视频内容俩分析自助处理功能,确保预约乘车、接驳、智能卫生间有效建立,将其融入到智能服务功能规划体系中[2]

(二)智慧地铁的智能运行功能规划

在智慧地铁平台上,需要分析智能运行功能规划,明确智慧地铁建设核心,真正做到实时精准辨析地铁车流、车站客流以及设备设施内容,同时对环境状态内容进行分析。在保证集中化调度智慧建立设备自主化机制过程中,也要形成智能化技术有效控制,建立高精准的应急处置机制。在主动参考运行管理场景需求展开分析,进行智慧地铁智能运行功能规划过程中,也需要精准辨识车站客流动态状态,分析多层次人车协同管控机制,满足智能调度要求,确保网络化行车指挥调控内容全面丰富。在建立全网、全专业、多系统的快速协同调度机制过程中,也要保证智慧地铁平台上所有设备自主运行,满足智慧列车行车方面在线评估到位,指挥处置协同联动机制,优化应急物资实时追踪功能,专门对突发事件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应急协同指挥机制。

(三)智慧地铁的智能运维功能规划

在智能运维功能规划过程中,需要保证智慧地铁智能运维操作到位,成功引入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技术,有效展开预测性维修过程,建立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机制,实现地铁设施设备优化。换言之,就是要建立自诊断、自感知、自决策分析技术机制,保证精准、精细掌握状态劣化机理,优化相关演变规律,确保管理闭环链条有效建立,确保智慧地铁全寿命周期稳定延长,提高安全运行可靠性,同步降低智慧地铁平台的综合运维成本。在本文看来,智慧地铁平台也能实现在智能运维功能规划中的资产履历全寿命周期管理,结合备品备件内容分析智能追踪优化内容,体现资产更新要求,建立智能编制优化功能体系[3]

(四)智慧地铁的智能管理功能规划

最后谈谈智慧地铁的智能管理功能规划,它为地铁车辆及其车站提供建设保障,可以满足智能服务运行要求,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实现对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改变。而在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过程中,其智能管理内容也有所丰富,例如包括了智能资产管理、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协同办公等等内容,在满足资产全寿命周期购置过程中分析盘点折旧内容,更新改造精细化管理内容,提高对于智慧地铁平台中所有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处理统计。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我国未来在建设智慧地铁过程中需要明确发展需求以及功能规划方案,深层次理解智慧地铁建设模型,了解其发展建设技术内涵。即要结合不同功能主体建立智慧地铁的协同管理方式,满足智慧地铁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技术要求。所以在未来,智慧地铁建设需要在引入新技术基础上也思考积累大量技术内容与经验,保证智慧地铁的管理模式与功能规划手段越来越丰富,真正为我国地铁交通事业发展创造更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魏运,白文飞,李宇杰. 智慧地铁需求分析及功能规划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20,33(1):40-48.

[2] 向滨. 深度需求分析在智慧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管控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8):119-121,130.

[3] 廖方圆. 基于"智慧地铁"建设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后插32-后插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