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阅读助力家庭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传统文化阅读助力家庭教育

魏亚

石家庄市现代城小学

摘要

家庭教育对儿童整个人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智慧会对家庭教育起到很大程度的助力作用。所以,将传统文化阅读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修养。让传统文化阅读助力家庭教育,要想起到良好效果,还应该注意要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创设趣味性教育情境,提升家长文化素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激发儿童自身的能动性,才能真正在传统文化阅读中,助力家庭教育,促进儿童自主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阅读;家庭教育;儿童成长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极其重要的一环,对儿童整个人生的起步,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则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几千年来我国先贤身体力行的实践积淀,充满了他们对人类最基本问题的思考,凝聚了中国祖先的智慧,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智慧会对家庭教育起到很大程度的助力作用。儿童通过传统文化阅读举止更加文明、能够做到友善有礼;通过接触中国传统故事能够做到心怀家国、尊师爱亲;通过古典诗词的背诵,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华儿女独有的文化品格;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精粹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气质,提升了生命质量。因此,让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深入家庭,助力家庭教育,有利于提升儿童的修养。

一、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利于修身养性。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历朝历代的积淀,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体系。毛主席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得出的宝贵心得感悟,是文化精髓。进行传统文化阅读,对于儿童的行为习惯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儿童从中汲取营养,修身养性。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弟子规》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倡导学习、教授为人处事方法、教育做到谦逊有礼等等,儿童阅读相关内容,就会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引导。例如,有晨则省,昏则定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对的倡导。在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中也有亲戚故旧,老少异粮这样的描述,通过接触这样的内容,儿童可以了解什么是待客之道,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导儿童,启蒙养正,从传统文化阅读开始对孩子大有裨益。传统文化阅读能够营造浓郁的家庭教育氛围,在正确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儿童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儿童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文本中引导的内容进行一一对照,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

二、以传统文化经典故事为基础,创设趣味性教育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则是开启趣味性教育的金钥匙。儿童都涉世未深,他们会将听到的故事作为学习的范本,以趣味性故事为基础的经验储备,让儿童乐于接受,并且为儿童提供了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支持。

传统文化阅读中会遇到很多经典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精忠报国等,这些经典故事是很好的家庭教育的素材,家长可以将教育内容融入相应的故事中,以故事为依托,避免空洞的说教,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趣味性教学情境下更乐于接受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

例如,开展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有趣的故事情节,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受到启发;家长还可以将传统文化阅读中遇到的有趣的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家庭剧,和孩子一起演一演,让孩子在表演中体验故事中传达的教育情境。

传统文化阅读中的故事可以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依托故事,通过趣味性教育情景的创设,最终实现提升儿童能力的家庭教育目标。

三、提升家长文化素质,做孩子的榜样。

环境改变人,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家庭环境对他们产生着无形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日后的为人处事树立一个供模仿的标杆。父母的一次亲身示范,能够抵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在为人处世、举止言谈、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等很多方面对儿童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文化阅读过程不仅是对儿童的教育提升过程,家长在传统文化阅读中也在日日精进,不断弥补着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家长在阅读中自我完善、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教育当中有资格和能力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人生的领路人。

四、在传统文化阅读中激发儿童自身的能动性,促进儿童自主成长。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的良好效果也是通过外在教育的途径,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就是让一个人去感化另一个人,教育条件的不断完善、教育资源的积聚、教师能力的提高都是在为这种感化提供助力,但是助力再好,如果没有唤起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惘然。毛泽东先生曾说过:人民最好的教育来自于自我或内化教育,人民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反省等。所以,我们还是要将关注点落到儿童身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文化阅读能够将外在的家庭教育目标转化成儿童内在的自我教育,例如,让儿童在阅读中自我观照、自我认识,依照阅读中的范例进行自我管理,用阅读中获得的标准进行是非的辨别。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阅读提供的普遍的教育形式——阅读获取知识、家长引导、形成习惯或者对不好的习惯进行纠偏——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完成了儿童的内化教育。这个过程促进了儿童的自主成长。

传统文化阅读也能够帮助家庭教育凝聚外力。在传统文化阅读中,家长的素质会随着阅读量的增长而逐渐提升,这有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建立示范者、榜样的形象。多元化的传统文化阅读,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形式,以父母为标杆带动儿童,以儿童的感悟和进步激励家长,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自此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无论是示范者的引领,还是家庭教育氛围的环境作用,都对儿童的自我教育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传统文化阅读需要遵循儿童年龄特点。

传统文化阅读有利于家庭教育,但是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了让传统文化阅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始阶段要注重阅读书目的选择,以故事性绘本为主。儿童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绘本中有趣的插画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阅读专注力;绘本中的故事也会增强书籍的趣味性,会让孩子在快乐中不知不觉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其次,注重诵读,先记忆后理解。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对所读内容进行记忆,让书中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还能够帮助儿童在一遍遍地朗读中拥有自身的理解和体验。即便儿童在读的时候没有彻底明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对所诵读内容的回味与沉淀,会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最后,读经典原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部分都汇集在经典原著之中,这时候亲子共读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传统文化经典原著,在不明白的地方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或者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当点拨,儿童在这种形式下的阅读中会受益匪浅。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可以对家庭教育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想让这个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还需要每个家庭下一番苦功夫,尤其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多辛勤和汗水——在传统文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家庭的亲子阅读方法,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亲子相处模式,长期的坚持会让父母们对家庭教育有很多新的感悟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高闰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