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创新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浅谈高中体育创新教学

张伟国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第一中学  邮编:02525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体育教学引起了关注,并且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也需要教师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优化和创新。文章结合高中体育教学实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教学;实效性

引言:

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程度低,方法运用不当,缺乏科学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师要切实落实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以增强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1]

一、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高中生的学业压力

处于高中学段的学子,为了能够在高考时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他们每天都处于争分夺秒地学习大量知识的状态。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导致他们具有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学习压力又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无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而想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将学生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题,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手段,进而使学生带着较强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而有效缓解自己的学业压力,带领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课堂评价对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一直处于难以提升的状态。而通过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将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有效运用起来,来对学生实际的体育情况进行分析,使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弥补,进而使体育教师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及任务[2]

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

我国实施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所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教师通过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不同需求得以满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积极投入课堂,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所有创新实践活动的起点都在于思维创新,高中体育教学同样如此,要改善教学质量,改正当前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思维,不断创新并优化当前的教学理念。就传统的教学情况而言,学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毫不关注学生的个性,针对所有学生使用一致的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传授理论,然后给他们做出示范,并引导他们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指导,后续会对学生进行考核,该模式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而且该模式未能贯彻新课改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推动教学理念创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非常重要[3]

(二)构建游戏情景,活跃体育课堂氛围

教师除了为学生构建多媒体情景外,还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构建游戏情景。游戏用处具有极强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它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而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高中教师在构建游戏教学情景时需要注意所使用的游戏要与高中生的发展特点相符,同时也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才能在游玩中学习体育知识。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保证课堂游戏的多样性,如可以利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注意力,或者利用游戏开展某项体育运动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深化自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或者利用游戏来对课程进行结束总结,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体育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开展游戏活动,将游戏中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而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高效的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开展足球运动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相反动作”游戏,该游戏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作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这个游戏导入不仅活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让学生的四肢完成了热身运动。接下来,在教师为学生讲解足球运动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程度,此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5位同学,并且每位同学之间间隔15m的距离,从第一位同学开始运用脚背运输足球,学生在运输的过程中足球不能掉落,足球一旦掉落则需要从第一位同学开始重新运输,以此类推完成足球运输活动,在规定时间内运输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导入以及课中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足球学习课堂,使学生学习足球运动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三)开展丰富活动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其中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然而在体育素质方面,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切实提高体育素质,从而使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圆满达成。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高中体育学科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围绕不同体育运动,组织、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性参与,借此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拼搏、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等体育素质。

另外,通过参加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自身体育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有效推动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四))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该环节必不可少。根据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看,教师在评价中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符合新课改要求。所以教师需要改变该模式,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多元化主体,比如学生,家长等等,并创新当前的评价体系,使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法,比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从而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最终提高其学习质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表现包括两点,第一,教师要使用激励性评价模式,要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一味的指出他们的不足。第二,要使用分层考核方式,防止“一刀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考核模式,提高评价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高中体育教学实际可知,部分教师更加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对体育教学较为忽略,即便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加强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但在学生互动交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参与性较低,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深化高中体育教学认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对体育教学方法、评价等进行优化完善,使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顺利、高效的开展,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其知识、技能和素质等也会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秉菊.探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智力,2020(36):162-163.

[2]黄涛.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20(22):124-125.

[3]于春婷.浅析高中体育创新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