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讨

王伟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给变电运维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造成变电运维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的危险因素。变电站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就对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分析

1 电网变电运维中的技术
1.1电网变电运维中的验电操作
       在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验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通过有效的检测对电网故障进行检查,以便为电网的维修提供依据。通过验电能够确定停电设备是否无电压,以保证装设接地线人员的安全和防止带电装设接地线或带电合接地隔离开关等恶性事故的发生。验电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设备、线路检修维护需装设接地线前进行,在验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压进行常规检查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确保自身安全;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而且合格的验电器;人体必须与验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雨雪天时不得进行室外直接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同时还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验电过程中要重视预控卡,将预控卡作为操作前提,明确预控卡的操作条款,把握好变电相关节点,严格遵循预控卡的操作准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电网的检验工作。
       1.2运行中的测温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想使各设备稳定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各设备的温度测控非常关键。以往,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运行中的监测主要通过耳听、眼看及手摸,因此只能大致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温度监测方面,目前用的较多的是红外监测技术。红外温度监测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探测设备的辐射热,并将辐射功率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然后将温度模拟信号在显示器上进行展示,从而得知设备的温度状态。通过对设备温度监测,可有效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感知故障点,提前做好防范,提高设备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1.3电网变电运维中接地线路的安装操作
       在电网变电运维中,接地线路的安装也是重要的技术检修措施。接地线路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保障电网变电的稳定,是因为其可以将电网中多余的电压通过运输而传入低下,以解决电压过剩的问题操作人员在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要及时消除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还要注意精细、规范地进行接地线的装设工作,以确保电网快速安全的运行。停电的时候,电流和电压都是静止的,一旦经过检修,电力会立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停电后突然来电的情况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因此,电力技术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在各个感应节点处安装接地线,给予变压器一定的缓冲时间,停电时线路启动,将信号传递给静电感应电压,使检修工作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接地线的装设需要由2个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协作完成,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电力技术员在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同时,更要互相监督,确保绝缘体的正常使用及有效性。在装设接地线时,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先连接接地端,并检查、确保其连接正常后,再连接导体端,将2个端口连接好之后,再安装接地线的识别器,按照步骤操作,确保检修工作有序进行。
2 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的管理措施
       2.1正确工作接地
       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通常是采取中性点实施接地的,如果出现两侧负载具有不平衡的情况,则会导致出现过大中性电流,同时如果接地未能满足要求标准,或者没有有效的连接接地线路、电阻过大,就会导致熔断现象,也会引发中性点位产生偏移的现象,使得不能维护用电设备正常运行,不能确保人员安全。所以,日常变电运行工作期间,应该应用科学合理策略展开设置接地点以及有效的检查,同时加强平时检查接地电阻工作,使得可以达到日常工作需求。另外,油浸电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同样需要接地处理,一旦变压器是三项负载失衡,则三相内部的零线与地线能够形成相应电流,如果此部分电流、接地电阻出现连续性的提升情况,则会导致接地位置形成高温放热,引发故障。所以,变电运行维护期间,应该重点做好接地检查工作,遇到问题及时的处理。
       2.2严格做调度录音,并记录和汇报倒闸操作详情
       变电站运行中的交接等日常工作似乎很平常。实际上,它关系到变电站运行的总体情况。因此,有必要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在交班过程中,监督人员应及时检查交班时间,确保交班人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班,并保证交班工作流程具有严格的及时性。为确保变电所运行的稳定,做好工艺准备。除保证时间的准确性外,还必须保证变电所通信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通畅状态,做好日常调度的记录监测,保证日常运行和监测工作具有可追溯性。当班组长接到交接班指令后,记录并通知班组人员交接班操作。同时对调度命令进行记录和回放,有关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调度情况。操作人员在执行调度操作前,必须对操作进行审核,并正式下达调度指令。作业完成后,监理人应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在报告内容时,应确保内容保持一致、完整和严格的过程。


       2.3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变电站项目进行有计划地控制。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中,需采用网络图对各个检修工序与检修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检修工序的时间参数做出计划,确定关键路线,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进行分析,并对其不断优化。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掌握检修工作的进度情况。为缩短变电检修工期,优化检修时间,对于关键线路,可将串联工作改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各个关键工序在网络计划图上都有一定时差,检修工作开工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对于非关键检修工序,可适当放慢进度,以减少人力资源,加强关键工序检修。网络结构优化中,变电检修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检修线路。通常,检修工作实施前,首先需要组织检修流程,对工作票进行审核和填写,然后做出检修申请。
       2.4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检修人员。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确保供电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涵盖的内容很多,是一个复杂的运行过程,需要构建一个高素质水平的检修队伍。在用户用电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要提升检修人员借助现代技术、仪器设备进行电力检测的水平,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结合自身经验、水平检测与排除故障。要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给他们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实践的机会。完善相关的责任、奖惩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检修。

3 结束语
电网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是决定电能质量,关乎用户用电安全的关键因素。电力工作人员要对运维工作的风险性引起重视,在实际的变电运维工作中需谨慎小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提高电网变电运维技术,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变电运维管理,才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斌俞.浅析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J].科技风,2020(16):173.

[2]谢世利.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