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制造企业过程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浅谈机械制造企业过程质量控制

王奇霞

身份证号140109197209248329

摘要:实施机械制造企业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需要对影响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有效质量控制措施,促进设计的科学性,过程控制的有效性,最终提高生产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措施,促进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提升产品设计、生产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质量控制

前言: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机械制造企业过程质量控制,始终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措施,促进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提升产品设计、生产质量。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中国生产方式逐渐从粗犷型向集约化转变,国内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涌现了各种企业。企业产品若想持续稳定地占有市场,必须有稳定的质量。否则,再高的技术,再好的产品,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做大做强。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制造企业保证质量的必备条件。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经正式机构认证。企业应保证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比如: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体系文件中,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在体系文件中明确了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生产活动的接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人员要求等。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框架,就可以规范地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

2机械设计过程标准化管理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必须重视设计过程的规范性。

随着行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许多企业引入了各种新技术,添置了新设备,采用了新手段,应用了新方法,从而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过程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适应过程中,会推成出新,提出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思路,新的工艺方法,从而忽视此过程中的标准化。

这意味着生产产品的依据与设计不统一,会导致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大批量产品会形成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返修返工,增加产品成本,损坏企业声誉。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规范设计形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沟通效果。所以,机械生产制造过程必须贯彻标准化设计管理。

3提前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活动,产品生产前,尤其是产品大规模批生产前必须进行质量策划工作。如在生产前制定质量保证大纲或编制质量保证措施,一般来说,内容包括质量目标,编写依据,人员资质,培训要求,设备要求,工艺准备要求,生产准备要求,质量保证要求等。

需要注意得是,应进行风险分析评估,预先制定应对措施。当然,没有人可以预想到所有的风险,但尽可能地进行预想,可以规避很大比例的风险。

4环境设施和设备

企业应提供基础设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要求。对污染敏感的产品,应保证加工车间的洁净度要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仪器等必须经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按要求实施周期检定。

5机械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5.1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失控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比如,某企业机加车间,现场发现工序流转中的某销轴边缘有的有倒角,有的没有倒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设计更改了图纸,增加了倒角。但是,旧的图纸(无倒角)没有全部回收,导致现场还有人依据旧图纸生产,这就是技术状态控制不好。

所以,技术状态必须严格控制。设计图样、技术文件必须配套齐全,签署完整,版本标识正确,涉及到的更改必须充分验证,进行审批手续,按照流程进行,避免现场多个状态的版本,导致生产混乱。

5.2不合格品控制

企业应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不合格品审理系统,严格对不合格品进行审理和控制,对不合格品定期统计并进行综合性分析。在生产现场对不合格品必须标识和隔离,尤其注重对不合格品采取让步,接受或降级使用的做好记录,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的应跟踪落实。

5.3从源头控制原材料质量

机械制造企业对金属原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有大量的需求。不同金属价格不同,批量大的话,生产成本就有差距。有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放弃设计指定的材料,采用便宜的替代品,替代品在强度、韧性等方面存在差距,引入了质量隐患。这个质量隐患不可消除,是产品质量的巨大风险之一。

所以必须对原材料质量加强控制,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原材料的提供单位应在企业《合格供方名录》内,若需其它单位提供,需提前对该单位进行评价和确认,并纳入合格供方名录。对原材料严格验收,取样检验,进行理化分析等检查,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

需要注意,产品应做好质量记录,明确记载使用的原材料规格、型号、批次等,如果产品发生材料相关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回所有使用问题材料的产品。

5.4认真识别关键、特殊过程,关键工序

编制工艺应识别关键、特殊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关键工序的分析过程应该全面,避免走形式,真正进行了全流程梳理,合理设立质量控制点,确保关键工序的项目100%的检验。具体内容必须明确,比如是机加过程具体哪一道,是锪孔还是装配?检验方法是什么?确保关键工序质量可靠。

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控制,识别特殊过程,进行特殊过程确认。当特殊过程涉及的环境设备,工艺等发生变化后,应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5.5 关键件、重要件的控制

企业应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严格控制关键件、重要件质量。关重件应有完整的质量履历记录,对关、重要件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应100%检验。企业应对关重要件产品标识,确保唯一标识并可追溯。

5.6 首件监定

企业应制定 《首件鉴定目录》首件鉴定目录中的产品或工序均需要进行首件鉴定 首件鉴定通过并经各方确认后,才可进行后续大批量的生产。

5.7试验控制

一些机加产品需要进行试验,验证产品性能满足技术要求。试验前,应编制试验相关工艺文件;试验时,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记录应签署完整。

5.8 软件管理

软件管理机床使用的软件版本好,必须经过确认灌装过程要按照工艺文件执行,尤其软件更改,使必须履行软件更改手续,确保生产现场软件受控。

5.9转运及包装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转运区包装应有明确的规定,实施保护措施,确保不发生意外的损伤。

5.10 供应链质量控制

供应链质量控制。企业应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实时动态评定和更新对供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刺激,外协,供方,与供方协调确定共同参与实施过程的监督。

5.11 质量信息传递

质量信息传递企业应建立质量信息收集分析传递系统对质量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从而发现质量控制过程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改进,促进设计工艺生产各个环节提升。

5 持续改进

对于用户关心的问题,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用户走访、电话回访、会议、邮件等各种形式积极进行沟通;有些产品交付后,应按照合同要求和用户要求组织现场技术培训;同时收集用户实际使用产品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到公司内部汇总分析,改进设计,提高质量,从而形成良性的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结束语: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机械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通过注重标准化设计,提前进行质量策划,严格技术状态控制,有效实施原材料管控,识别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针对性管控,隔离不合格品处理等质量措施,有效进行过程质量控制;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不断改进产品。机械制造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应用以上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刘忠林.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华夏地理,2016(4).

[2]牟丽鹏.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72-00272.

[3]尚玉坤.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数字化用户,2017,6(21):45.

[4]陈卫华.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环球市场,2017,5(19):393.

[5]李龙,李光沛,鲁永乐.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6,6(4):243.

[6]王龙.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5):242-244.

[7]李鹏.浅谈机械设计标准及制造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8(13):00272-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