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中医药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徐金菊

博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516100

【摘要】在幼儿园区域教学中,游戏是基本教学活动之一,而游戏的物质基础,则是各种材料。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医药材料进行充分利用,来使其富有中医药课题活动特色。通过将中医药材料应用进区域之中,既能够使教学活动充满中医药文化气息,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教学生活,进而使得幼儿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中医药材料;区域活动;幼儿教育

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但普通教具材料与中医药材料有一定差异,为了结合幼儿园开展中医药课题,利用中医药材料作为特色资源,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活动的时候,可以将一些中医药材料投放其中。若是能够将中医药材料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使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得到保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中医药区域材料的教育功能与价值,让这些材料能够在幼儿园班级区域之中“旺”起来,也让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中获取更多中医药文化知识。

一、将中医药材料应用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

之所以会选择将中医药材料应用进幼儿园班级区域之中,是因为其价值极高。其一,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引发他们的参与学习中医文化的兴趣。在上幼儿园这个阶段,幼儿的心性是好问、好动的,而且对于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并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也能增强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其二,当今时代很多幼儿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现象,通过学习实践操作体验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中医药在饮食方面有着重要功效与作用 ,从而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其三,创新区域活动模式,投放相应的中医药区域材料,便于教师的教学。因为中医药材料丰富多样,方便准备,可操作性强,教师在利用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其四,能够加深幼儿对中医药的认识,让他们感受中医药的神奇,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医文化传承,知道中医药的重要性,萌发热爱祖国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将中医药材料应用进幼儿园区域的策略

(一)将中医药材料运用进中医体验区

幼儿园班级区域之中,最为忙碌的一定是中医体验区,因为在这个区域会投放各种各样的中医药材料让幼儿角色游戏扮演、实操体验,所以中医体验区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但是有些班级为了增加游戏效率,害怕幼儿搞坏材料,准备的材料都是只能看或者玩表面的。若是能够将中医药材料投入其中,让幼儿真正投入角色游戏中体验中医、学中医。

例如:准备各种广东出名的凉茶:王老吉、加多宝、夏桑菊、板蓝根、祛湿茶等,让幼儿体验开“一间凉茶店”,了解各种凉茶的种类与功效,并扮演老板、顾客角色,体验买卖游戏的乐趣。又或者在班级中医体验馆开设“天来堂”,针对幼儿所积累的知识和印象加以改造,确定游戏内容,创新形象,进行角色扮演。在《有趣的药方》游戏过程中,他们通过“把脉”“问诊”“开方”“抓药”“熬药”等环节感受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治方式,通过运用“针灸”“拔罐”来了解中医治病工具。幼儿园将中医药文化的理念与游戏精神相融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促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接触中医文化,激发幼儿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二)将中医药材料运用进美食区

    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舌尖上的中药”这一载体,兴趣相同的幼儿会组合在一起,口味相投的幼儿得以聚在一起讨论与分享,经历从亲子寻中药到同伴享受舌尖上的中药美食的过程。教师将各种各样的药膳食材投入到美食区域中,让幼儿“真枪实弹”的上场,通过自己动手之后亲自品尝味道。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幼儿都喜欢喝的养生糖水。这类中药材料也是最容易准备的,特别在夏天每家每户都要煲各种糖水喝。所以,轮流进中医体验区——甜甜糖水铺体验,教师可以在前一天让幼儿自主协商要煲什么养生糖水,确定后发布通知让家长给幼儿从家里带养生糖水食材到幼儿园,幼儿带来的食材,教师可以指导并且带领幼儿,让幼儿先认识银耳雪梨百合红枣糖水的每一样食材的名称以及了解其功效与作用,再让幼儿协商分工,进行清洗、沥干、切、装水、煲糖水,最后加入冰糖,这样简单的银耳雪梨百合糖水就做好了,幼儿都吃得津津有味。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在美食区添加菊花茶、金银花、木棉花、玫瑰花、红枣、桂圆、枸杞等材料,配上图文并茂泡茶步骤图,让幼儿自己实操泡养生花茶,与同伴共享品养生茶。教师还抓住节日的契机,带领幼儿制作传统节日的美食,如:清明“艾粄香”元宵“芝麻汤圆”重阳“菊花糕”等。通过将舌尖上的中药材料投放进中医体验区域,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口腹之欲,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合作能力,让幼儿对舌尖上的中药有更多的认识。这样的活动,还能够让幼儿对舌尖上的中药在饮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幼儿改掉挑吃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中医药的喜爱之情。

(三)将中药材料运用进美工区

在班级区域之中,幼儿比较喜欢的一个区域,便是美工区。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将舌尖上的材料应用进这个区域。通过投放一些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事物,来帮助幼儿认识更多的中药,进而使得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美工区增加舌尖上的中药:菊花、玫瑰花、姜片、薄荷叶、五指毛桃、首乌等中药材料。将这些中药材料投放进去后,幼儿可操作的材料就变得更加丰富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利用轻黏土粘在蛋糕碟上做成一个底板,再把各种中药在轻黏土上摆拼、按压出各种造型:笑脸、大树、房屋、小路、太阳等创意中药作品。或者利用各种工具开展中药染布,把中草药植物紫苏、艾叶的叶子放在纱布上再用小锤子进行敲染。又或者利用形状较大较漂亮的中草药叶子材进行设计拓印画、装饰画。幼儿在参与这个区域的活动后,一个个都变成小设计家或者是小小艺术家,在其中,他们会焕发出无限的创意。这样一种运用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对自己生活中的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的眼光。此外,幼儿在参与进这样的活动的时候,自身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他们的想法和创造力也会更加丰富,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四)将中药材料运用进科学区

在将各种材料投放进科学区的时候,是最消耗时间的。因为不少材料都是经过教师辛苦的制作,但是因为幼儿的爱护意识不够强,所以很快就会进入修理站。这个时候,选择中医药材料,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重复性工作;而且大多数中草药可以在植物角、百草园里找到,让幼儿走出课室户外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然,在将中医药材料投放进科学区的时候,单单只是依靠这些材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能够对这些中医药材料充分开发与利用。

例如:在幼儿园最受欢迎的的“百草园”,幼儿在观察药用植物时,教师可带着幼儿到百草园多方面实地操作,如观察植物生成环境、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发现中草药的特征,对不同花果期的植物各器官特征进行拍摄和记录,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和计数,并鼓励幼儿将这些植物研究记录到科学区的画册中,便于更多幼儿学习。又或者创设《比比谁猜的多》游戏,用密实袋装好一份份的茯苓、麦冬、陈皮、山药,提供眼罩让幼儿戴上,通过蒙眼摸一摸、闻一闻辨别中草药,两位幼儿轮流猜,把猜对次数分别记录在表中,谁猜对次数多为胜,胜利者奖励幼儿最喜欢的贴纸。当然,能够设计施展的游戏项目还有很多,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所准备的中医药材料,以及幼儿的实际情绪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开展这样的游戏,既可以让幼儿感到轻松,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

总的来说,中医药文化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传承。中医药材料运用进幼儿园班级区域之中,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在投放中医药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且注意选择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使其融入区域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运用,来使得幼儿教育课程得到改革创新,使幼儿教育质量得到优化,实现“教、学、做”的真正融合,充分体现中医药材料在区域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而激发幼儿对中药文化的深度学习,也提高了幼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创新人才教育》.[J].学术期刊2017年4期

[2]栾英莉.《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以东北育才幼儿园为例》.[J].学术期刊2015年

[3]王旭阳.《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J].学术期刊.2019年1月

[4]于童.《成才之路》.[J].学术期刊2016年27期

3ad9be8978012784ea08fe6ac7dc3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