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外墙中单侧支模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深基坑外墙中单侧支模的应用

孙万里,林天宇,王鹏,章文宇,徐锦涛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区域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成长和不断创新,其形式正在向着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的企业竞争力不断发展。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建筑设计不断增多,施工难度以及业主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地下室外墙的施工质量作为一个施工过程控制的重难点一直都备受关注,尤其是成型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外墙的渗漏风险。本文针对深基坑外墙单侧支模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深基坑外墙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避免出现支模结构加固效果不足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外墙;单侧支模;应用

引言

部分建筑物中,深基坑工程会受到外扩尺寸形成的限制作用,所以需要在设计基坑外墙时提高注意,使基坑内壁可以与其他地下结构保持较远的距离。对此,可以在现场施工中应用单侧支模施工技术,防止出现上述各项施工问题。通过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此项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模板、止水螺杆以及人工方面的资源投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墙面在后期阶段的维修费用支出,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总施工周期。

1相关概念

1.1技术特点

(1)地下室外墙定型木塑模板单侧支模施工技术采用的木塑模板可多次回收再利用,利于环保、节约材料。(2)单侧支模模架装拆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3)采用定型木塑板及钢龙骨体系,安全系数高,针对较厚墙体爆模风险低。(4)墙体混凝土成型质量高,能够很好的确保墙身的垂直度以及平整度,有效地保证了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解决了错台、爆模、胀模、渗水等质量缺陷。(5)地下室外墙定型木塑模板单侧支模施工工法相对传统施工方法减少了封堵螺杆眼所需人工及时间,且大大减少了螺杆洞渗漏隐患,如图1。

图1地下四层单侧模板剖面图

1.2 工作原理

模板使用前模板表面清理,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混凝土侧压力直接作用在面板上,通过面板将力传至竖龙骨,再通过竖龙骨传递至水平龙骨,再传递至单侧支架,最终通过地脚螺栓传递至结构。

1.3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56876.15m2

地下面积

9568.56 m2

地上面积

47307.59 m2

2

层数

地下

4层

地上

34层

3

层高(m)

地下

20m

地上

150m

4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桩基础

结构类型

带加强层的巨型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

屋盖结构形式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层板

2定型钢模板安装

华强方特大厦项目单侧支模工程概况:由于本项目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大部分间距仅有200mm,且外墙防水采用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因此该部位外墙施工采用型钢三脚架单侧支模。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周长约192.2m。地下四层结构整体层高-18.5m至-14.35m,层高4.15m;地下三层结构整体层高-14.35m至-10.45m,层高为3.9m;地下二层结构整体层高-10.45m至-6.55m,层高为3.9m;地下一层结构整体层高-6.55m至-0.05m,层高为6.5m。本项目单侧支模需注意负一层6.2m高外墙分段浇筑,一次性浇筑外墙厚度较大(包含外墙墙厚和现场实际外墙与支护间空隙)。

2.1施工流水部署

地下室外墙采用型钢三脚架单侧支模施工时,对于结构质量、标准较高,工期明确。为了保证如期地完成施工任务,应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机械、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从而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2.2定型钢模板工艺分析

2.2.1埋设地锚分析

现场埋设地锚,主要以两段式作业法为主,利用直螺纹套简完成连接任务,此项任务需在筏形钢筋绑扎作业之后完成,然后再将其与地梁结构进行连接处理,此间需要保证纵向受力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并保证焊接连接处理有效性,且不会对基础结构造成影响。在上述地锚埋设作业阶段,需要将施工角度设置成45°。此后则需要根据点的具体点位进行连接,最终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使用同样的施工原理,对后续其余的定位两端位置进行最终确定,在此期间,地锚埋设设置角度需要始终与最终位置保持同一直线,然后才能进行准确定位,在此之后,则可以拉通线,判断其他地锚的具体位置。在这样的作业方式下,可以进一步保证所有地锚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以前述内容为基础,此后后环节的施工均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满足建筑结构对定型钢模板提出的强度要求,同时混凝土侧产生的压力作用也可以适当减轻,同时保证抗滑移要求以及抗倾覆要求,施工效果更佳。

2.2.2弹线、定位支撑装置焊接技术

正式施工阶段,在焊接该结构时,需要设定400mm的有效间距,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模板校正作业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实际强度可以满足要求标准,进一步保证最终焊接质量。

2.2.3定型钢模板吊装作业分析

在建筑中的定型钢模板与钢桁架结构均由螺栓进行连接后,还需要在模板安装作业开始前,对待命状态的面板和支撑结构执行统一拼装,并在第一时间校正装置参数,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定型钢模板区位准确性,同时还可以为钢桁架的稳定性提供保障作用。

2.2.4定型钢模板就位后的垂直度校正处理技术

工程现场的模板吊装作业任务至关重要,需要在其完全落实到位以后,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连接任务,此间需要使用螺栓装置将准备好的模板材料进行稳定连接处理,使其可以成为一个整体。间距标准设定为300mm。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桁架装置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确保支撑体系底部区域的调节装置能够发挥出自身应有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经过调节处理后的模板垂直度可以达到合格标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各项施工内容均可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最后,现有钢桁架支撑系统需要注意到端部位置的稳定情况,需要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使用标准为10号的双槽钢装置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撑助力,通过这种方式为模板提供抗倾覆保证,此时效果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水平。

2.2.5定型钢模板结构与地锚连接施工

相应的定型钢模板或者预埋地锚结构均需要使用专门的螺栓材料提供连接助力,才能够使其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2.2.6检查验收环节分析

验收环节,首先需要对模板结构进行检测,判断其垂直度是否达标,并将模板上部区域与底部区域之间使用拉通线进行连接检测,通过这种检测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当下模板平整度标准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在此之后,分别对其他环节的施工水平进行全方位检测,直至上述所有与验收内容均达到合格水平后,方可进行最终的浇筑混凝土作业。

3定型钢模板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地锚预埋

埋设地锚需要设定科学的倾斜角度,如发生偏离现象,则会导致模板结构无法与地锚进行连接的问题,或者在二者连接后出现模板无法与楼面之间保持有效接触效果,这些质量问题的存在,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3.2定型钢模板吊装安全作业

严禁施工现场使用任何形式的单绳吊装装置,借助这样的方式,保证钢丝绳旋转作用的充分性,同时也能够保证钢丝绳不会出现意外断裂的情况,防止造成安全施工事故发生。

结束语

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作业中,单侧支模主要用于深基坑外墙施工。正式施工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施工人员投入成本、模板周转次数以及墙面观感质量等相关数据做出明确要求。在此之后,还需要将单侧支模与双侧支模施工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经过对最终结果的分析,可以证明单侧支模施工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明显优于此前的双侧支模施工。

参考文献

[1]马军.单侧钢模板支撑体系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J].智能城市,2018,4(04):130-131.

[2]杨国俊.单侧墙体大钢模模板施工技术[J].重庆建筑,2008(03):20-23.

[3]李旭.地下室外墙液压爬升单侧支模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8,49(8):9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