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变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湖湘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变迁研究

张健丽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摘要:红色基因的产生是一种历史必然和历史合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红色基因的生成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从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进程、精神主题在红色基因继承上的转换、红色基因传承的传播形态变迁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红色基因;传感机制;变迁

一、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研究

“半部近代史,一群湖南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内乱不断、外患频发,逢此艰难之秋,大批湖南人奋起抗争,首开“湘省士风、云兴雷奋”之先河,“举天下之最”。放在百年党史上,湖南更是举足轻重、功勋卓着,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萌动、首倡中国革命伟大战略转折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铸就之地。

红色基因的产生是一种历史必然和历史合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红色基因的生成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为其凝练和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厚的民族生命形式和传统文化养料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引领确保了其科学先进性。

二、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进程

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进程主要有萌芽产生阶段、形成发展阶段、自发传承阶段、自觉探索阶段、拓展繁荣阶段。

(1)萌芽产生阶段

1917年十月革命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开了一条胜利的前进之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为红色基因萌发奠定阶级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在建党进程中,红色文化物质形态得以形成,如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革命红轮船。

(2)形成发展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精神形态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红色基因主要物质形态为中共八七会议会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红军长征主要形成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3)自发传承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是红色基因自发传承时期。中国人民认识到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是发展的力量之源,是精神财富。因此,自发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4)自觉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是红色基因传承的自觉探索期。此时期经济发展和配方意识渗透,公众的利益分化和认识的多元化,迫切需要红色基因复归和自觉寻求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张华烈士救下落水老农献出宝贵的生命的事迹,经报纸、广播电台宣传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举国大讨论,形成了以98年抗洪为中心的抗洪精神、以非典为中心的非典精神和以载人航天为中心的救灾精神。

(5)拓展繁荣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党中央对红色基因传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坎坷、创造了奇迹,要让后人铭记,就一定不能忘记初心,永远不要迷路、迷路。党和国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高度重视,产生了大量的红色文艺作品,红色基因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茁壮成长。

、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形态变迁

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形态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旗帜等方面的开辟上,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都是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不断摸索、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适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本指导方向、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之本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历史性跨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而形成的带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党从事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与落脚点。

(2)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渗透着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就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对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形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思想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从我们党对建国以来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出发,立足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4)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首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途径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提出了“八个明确”核心观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和继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三、精神主题在红色基因继承上的转换

红色基因精神主题变迁表现在五个阶段。

一是开天辟地的革命战斗题材。这个时期红色文化中的精神表现为开天辟地首创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两个方面,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战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

二是艰苦创业、奋进奉献主题。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诸如大庆、红旗渠、北大荒、航天、“两弹一星”、“雷锋式”、“铁人式”、“焦裕禄式”;三是中国共产党各历史时期先进个人的优秀品格和楷模精神等。

三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帷幕,新时期,形成了如“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以及党领导中国走向世界中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如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上海世博精神等。

四是戮力同心、复兴奋斗主题。中国精神是注重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注重改革与创新的时代精神。如爱岗敬业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新时代北斗精神。

五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给第一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发来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顺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求,刻苦学习,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勇于担当,持续提升技术技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献智献策。

、红色基因传承的传播形态变迁

1、传播主体由一元为主到多元互动的更替

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短视频,博客,播客,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既非最老的线性传播方式,又有别于传统媒体扇形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网状传播方式,它是无核裂变传播方式,这一传播形态传播速度呈几何级,远超以往任何媒介产品,技术进步使新媒体能够进行实时交互传播。

2、传播载体由传统到传统和时尚的融合

移动化以及融合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新媒体发展变化的主题。红色基因传播载体经历了由传统传播到网络传播的全方面生态定位转变过程,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应用也不断走向实践。新媒体传播把声、像、文三种知识信息表达、完美协调,有机地统一整合为一体,使人从单一印刷文化逐渐向新媒体视听觉文化转变,人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接受方式更多样化,接受内容更丰富化。

3、传播研究由教育宣传转向学术理论的深化

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专项相关机构,例如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复旦大学、嘉兴学院、湘潭大学、赣南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被教育部评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基因在研究方法及内容上呈现出多学科运用,深入发展的态势。学科化融合的研究方法与角度大大扩展了学术视野,对红色基因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加深,均有启示性与借鉴意义。社会记忆理论、符号学、叙事学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等都成为红色基因研究的方法论资源,同时给红色基因研究注入新的思考维度。

4、传播话语由革命化转向大众化

作为一种认知和沟通的媒介,新媒体催生了许多新的社会文化气象,给公众的观念和价值认同带来了全新的象征文本,符号系统和话语规则,也改变了当代文化生态结构。人们参与新媒体特别是社区、博客、微博等主动性网络活动,主要出于以下主张:有关自我表达、自我调适、个人信息公布、休闲娱乐、自我形象塑造、社会交往与社会报偿、知识管理、社会参与。

五、结束语

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印记中,沉淀在红色故事里。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展现出来。通过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变迁研究,我们要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参考文献

[1]齐峰.嵌入式传承: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传承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1(05):87-91.DOI:10.13945/j.cnki.jlac.2021.05.015.

[2]陈晓江,冯少雅.“三全三维三联”:高校思政课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创新研究[J].大学,2021(26):142-145.

[3]汪泽民.红色基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永续传承的路径[J].时代报告,2020(12):20-21.

作者简介:张健丽,1988年3月,女,山西临汾,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412001,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智慧路79号

项目课题:2022年度株洲市社科研究课题:湖湘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变迁研究,课题编号(ZZSK20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