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审(时代教育)聚焦唯物史观,从“合力论”角度认识历史——以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送审(时代教育)聚焦唯物史观,从“合力论”角度认识历史——以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

 连佳静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上海市201713

一、课例背景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1]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中,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为此,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作为学习唯物史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多重因素,从而感悟历史发展中的艰难与复杂。

通过学情分析得知,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及结果,都有所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学生基本都知道这一史实。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分析上。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对立、各种势力的博弈,构成了时代背景,诸多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共同助推着革命的发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并非一蹴而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也并非一开始就选择革命,以此启发学生认识历史发展中的艰难与复杂。

二、教学过程

这一课的教学,共分7个环节。

环节一:以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出现的孙中山画像引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事件或人物导入新课,使学生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建立初步的认知。

课堂呈现:教师动情讲述,渲染气氛。

师:今年国庆阅兵仪式的电视画面里,出现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实际上,每逢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悬挂孙中山的画像。央视播音员这样解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危机,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孙中山,这个从广东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成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革命并非当时唯一的救国选择,不同的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中华民族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环节二:梳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19世纪末,在世界殖民大势、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清政府开始王朝自救,实施新政,另一方面在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另谋救国出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在具体时空框架下,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呈现:师生互动。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清帝国面临怎样的危机?

生:国家面临民族危机,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师:19世纪末,地球上已无世外桃源,西方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浪潮,让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卷入了国际政治漩涡。东亚太平洋地区,列强的主要目标指向哪里?

生:中国。

师:没错。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世纪之交,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时候,清政府统治集团也认识到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了。于是,又一次打出“维新”旗号,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史称“清末新政”。对此,为什么说是“又一次”?

生:之前,有过维新变法运动。

师:结果如何呢?

生:失败了。

师:是的。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曾经被清政府残酷扼杀。光绪皇帝被软禁,“戊戌六君子”被处决。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运动也被清政府剿灭。在多次救亡图存的尝试均遭失败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于是,革命成了新的选择。这时候,改良与革命几乎同时并起,相互角逐。那么,究竟哪股力量能拯救困顿中的中国呢?

环节三:清政府推出新政的具体措施,革命派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进程。

分析“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理解革命派的革命主张。从“改良”与“革命”两股力量的角逐中,认识“新政结果”与“革命时机”之间的内在关联。

设计意图:从清末新政和民主革命的对比中,认识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进而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多因合力的结果。

教学呈现:首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的孙中山。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他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担任同盟会总理,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16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师:再看另一边,清政府从1901年起也推出了一系列新政措施,范围涉及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领域。而从1895年起,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清起义,我们比较熟知的如秋瑾参与的安庆起义。起义最终失败了,秋瑾被捕牺牲。还有是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72位同盟会会员在此次起义中牺牲。革命党人付出的巨大代价引起了全国震动,革命运动被推向高潮。

师:面对革命运动的步步高涨,要求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05年7月,清政府为推行新政需要,派出五大臣出洋考查。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引导学生理解《钦定宪法大纲》是一部集大权于君主一人的专制文献,它所界定的君权,实质上与专制帝王并无多少差异。了解责任内阁是一个以满族宗亲为主的皇族内阁,并且把汉族官僚的权力堵在了决策圈外。通过梳理1901年以来清政府实施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认识皇族内阁的出台,让民众彻底认清了清政府借维新之名、行专制之实的真实面目,让寄希望于改良的立宪派大失所望。和平改良的希望彻底破灭之后,主张立宪的那一部分人也不再寄希望于清政府,而转向南方的革命党人。改良的失败助推着革命,革命迎来了最高潮。引出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师: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竟然是清政府一手培植起来的新军。而实际上,革命党人此前已打入新军,在其内部积极宣传革命,革命思想也早已蔓延,一场偶然的起义,就这样成了历史的转折点。

环节四: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解读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旧式官僚齐齐倒向革命等史实,进一步体会推翻清政府、结束专制统治是人心所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时空意识,感悟革命的曲折和艰辛。

教学呈现:武昌首义之后,革命的浪潮迅速从湖北扩展到全国各地。

师:短短2个月,全国就有14省宣布独立,清政府一下子丢掉了半壁江山。那些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中,既有革命党人,也有旧官僚、立宪派,多数是曾经力主和平改良的人。他们大多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对清政府的改革满怀希望,到后来一次次地失望,直至绝望。而清政府也把一批原本可以成为政治合作者的人,推到了与自己对立的一面。于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但是,这样来到的一个新政权,真能把中国带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吗?

环节五:剖析袁世凯的仕途进阶。

解读列强插手干涉、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退让妥协、袁世凯当选大总统等史实,加深对辛亥革命成果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民国建立之初,各方力量的博弈中,感悟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教学呈现:1912年2月,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师: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任驻朝钦差),甲午战争后归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他练出了中国首支新式陆军,逐渐掌控北洋六镇。1898年,出任工部右侍郎和山东巡抚。1901年,晚清重臣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凭借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军功和能力,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时权倾朝野。在之后的清末新政中,袁世凯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他又是如何获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呢?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一方面以他掌控的北洋新军威胁革命势力,另一方面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他们与清政府和谈。而西方列强那边,从开始支持清政府立宪改良,到发现清政府已日渐衰微、不得民心,于是转而支持袁世凯。在部分立宪派心中,袁世凯则是残局之下“统一”和“秩序”的象征。最终,南北和谈以清帝退位、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上位而告终。在这场权力博弈过程中,袁世凯在革命党人与清政府之间左右逢源,成了最大赢家。那么,袁世凯掌舵下的民国,是否真能实现革命党人最初的理想呢,辛亥革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呢?

环节六: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其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分析五色旗的含义,深化对共和的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呈现:《临时约法》的颁布。

师:袁世凯当选总统只过了一个月,《临时约法》就颁布了,这说明了什么?

生:革命党人为了防范袁世凯专权,临时参议院加快通过了《临时约法》。

师:分析《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从中能读出哪些信息,中华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特点?

生: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权利,各类政府机关强调分权,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特点。

师:是的,《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所谓共和,即国家元首并非世袭的皇权,而是以民主方式选出的。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这在国旗上也有所体现。民国五色旗象征着民族团结、五族共和,把中国各族人民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广泛传播,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止于它推翻了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共和政体,甚至在亚洲中国也是第一个推出民主共和制的国家。随后,它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是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环节七:以合力论说明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多因合力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运用恩格斯“力的平行四边形”理论解读唯物史观。

师: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辛亥革命时,可以发现革命的推进过程带有很多的偶然性因素。其实,历史的选择也并非一开始就要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府。如果清末新政的立宪成功了,或许革命党人的起义会因此而偃旗息鼓。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在改良与革命、帝国与民国、专制与民主、立宪与共和的博弈中,历史统统选择了后者。结局就是,无数的力量共同推动着中国历史走向新的转折。恩格斯在他的历史合力论中这样阐述:“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以这个理论分析今天的所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众多交错的力量同时推进着改良与革命,最终改良失败了,这些力量又继续推动着革命,并将中国推向了共和之路。

三、教学反思

1.教学立意,重在思辨

这节课的教学立意,笔者将其定位于“改良与革命”、“帝国与民国”、“专制与民主”、“立宪与共和”的共存与博弈。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改良与革命的博弈成了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教学中,给学生呈现了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两股同时并起、相互角逐的力量,引导学生认识“新政结果”与“革命时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感受历史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革命。甚至很多人最初是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的改良上的。但立宪最终失败了,皇族内阁的成立使现实与理想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这让更多人对改良救国失去了信心。所以,改良的失败反过来助推着革命的前进。立宪失败,使满清帝国走向崩溃;革命成功,使中华民国得以建立。但在各种势力的纵横博弈中,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之路,依然举步维艰。

2.教学方法,落实合力论

教学中,笔者先从19世纪末世界性的殖民浪潮和甲午战争后中国深陷于民族危机这两大国际、国内背景出发,引出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及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救亡图存运动的相继失败等史实。随后,呈现在这些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开始了改良与革命这两条救国之路的博弈,各种力量共同推动着中国历史走向新的转折。教学环节的序进,呈现列强态度的变化,及其对革命时局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爆发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此产生认知迁移,让学生用唯物史观与合力论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透过纷杂的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

3.感悟历史,达成学科育人

从育人角度来看,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人文追求。历史学科的这种育人功能,是在教学内容的铺陈和教学环节的推进中逐渐实现的。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一次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救亡图存运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革命之路的探索,众多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追求进步的爱国行动……这段恢弘的历史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呈现,尤其让人心潮澎湃。因此,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为:感悟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的,而前仆后继、追求进步的爱国情怀。从感悟辛亥革命的艰辛与曲折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