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探索——以阳江风筝非遗传承社会实践为例

/ 4

非遗传承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探索——以阳江风筝非遗传承社会实践为例

陈贤坤,刘英聪(通讯作者),何劲峰 ,麦宸曦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组织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式,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阳江风筝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例,大学生非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多方联动,共享共建传承基地;二是工匠指导,提升学生技艺水准;三是作品展出,助力非遗推广传播。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非遗传承    阳江风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明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凝聚着民族共同体的智慧和气韵,高度浓缩了一个民族在风俗风貌、精神意识和理念制度等各方面的精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其传承事业对延续文化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民众力量,提振中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并实施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环节中。无论从渠道、方法,还是从作用、目标上来说,非遗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和契合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借助更具感召力、共鸣感并蕴含深刻教育意义的形式和途径,起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而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天然具有强大的感召能力和深厚的育人功能。非遗传承通过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强化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和内涵建设,为社会实践赋能,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非遗在年轻群众中传播和发扬,在新时代中焕发魅力。

一、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有效保证的重要环节[[1]]


回顾历史,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雏形开始出现;在随后几十年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高质量发展,活动内容逐年丰富,活动数量逐年增加[[2]]。社会实践活动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深入了解国情

1996年,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地区,把科技、文化、卫生送到农村,帮助农村发展科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医疗水平,进而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不再局限于“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这个范围,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具备了更多可能:大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走访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国情,凭借专业知识助力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发挥学科优势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三)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加之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地区特色,大学生只有通过开展相关调研与实践活动,深入特定地区,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掌握书本中所不具有的知识。传承非遗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应当发挥出它对文化传承、特别是对非遗传承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可以通过参与相关社会实践,进而助力国家传承和宣传非遗文化。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足

在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发展,当下大部分高校已逐渐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明确要求各个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必须把社会实践列为必修环节。但部分地区高校仍然存在对社会实践重视力度不够,支持经费不足,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等问题,这体现在学分赋值低、所要求时长短、指导教师人手短缺、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松散简单等方面。虽然完成社会实践是学生申请毕业和学位的前提,但大部分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摆在跟课堂教学或毕业论文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实践基地少、学生可参与渠道窄也是影响社会实践开展的一大障碍。高校一般将实践基地建设下放至二级学院单位推进,但囿于社会资源有限,部分二级学院签订的实践基地数量较少,或基地类型较少,致使学生兴趣度不高。二是学生层面积极性不高。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社会实践对成绩或绩点提升没有帮助,因此将更多时间放在理论学习上,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编造实践经历以应付考核的情况。对社会实践重视度不足导致考核把关不严,活动流于形式,社会实践未能切实发挥其教育功能。

(二)实践形式呆板,活动内容空泛

以广东省为例,当前,从共青团中央“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到共青团广东省委“灯塔工程”,各级共青团组织都十分重视并鼓励大学生在假期开展有创新、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趋于单一化,缺乏深度和创新性。大学生所参加的活动基本上以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和文艺演出为主,如到社区参加环保宣传、到敬老院举办文艺慰问活动等,与专业学科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实践与理论学习的互动与融合,未能体现所学专业特点,做到学以致用,内容陈旧,创新不足,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意义均不甚明显。

(三)缺乏指导力度

缺少专业教师指导是造成社会实践缺少专业性,并最终流于形式的原因之一。专业教师包括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两种类型,校内教师负责行程组织与安排,启发学生以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建构,校外教师负责具体活动内容实施,是实践教育的核心。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社会实践以学生自发组织或自学为主,缺少专业教师的参与。缺少专业指导,学生也就难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发挥自身专业性,这也反过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S大学艺术类大学生对非遗主题社会实践的认知

为改善社会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强化社会实践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S大学师生尝试以阳江风筝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在面向S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发布的校园非遗实践活动问卷中,家乡是否在广东、在广东生活的时间、是否接触过广东非遗为主要变量,最终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里一共收集到225份问卷结果。

为考量“是否为广东本地居民”及“在广东居住的年限长度”是否影响大家对“广东非遗文化遗产”熟悉程度,笔者对所收集到的225份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

一方面,有184名同学选择了“家乡就在广东”或“户籍地就在广东”这两个选项。在该受访者群体中:

1.有168位受访者在广东居住超过10年,主观感受上对广东文化“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的人数为84人,占比50%;接触过广东非遗的人数为81人(有7名受访者表示曾接触过5种以上广东非遗),占比48.21%。

2.有9位受访者在广东居住时间为5到10年,主观感受上对广东文化“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的人数为1人,占比11.11%;接触过广东非遗的人数为8人,占比88.89%。

3.有7位受访者在广东居住时间少于5年,主观感受上对广东文化“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的人数为1人,占比14.29%;接触过广东非遗的人数为2人,占比28.57%。

另一方面,从问卷数据中可以看到,在41名属于其他省份来粤学习生活的受访者中:

1.有11位受访者表示在广东居住时间超过10年,主观感受上对广东文化“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的人数为2人,占比18.18%;接触过广东非遗的人数为4人,占比36.36%。

2.其余30位受访者在广东居住时间少于5年,主观感受上对广东文化表示“不熟悉”,但也有9位受访者表示接触过广东非遗,占比30%。

综合以上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目前S大学艺术类同学对于广东非遗文化的接触情况——在225名受访者中,共有104人接触过广东非遗,在广东生活居住时长与接触过广东非遗的人数呈现反比关系。受访者所接触过的非遗内容有中山咸水歌、广东醒狮、佛山木板年画、潮州木雕、阳江风筝等。

另外,针对哪些方式有益于广东非遗内容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也有所体现:有61.78%的受访者认为举办“非遗文化旅游节”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一个选项;其次是举办各类展览及演出(56.89%)、拍摄公益广告(48%)、开展主题社会实践(42.67%)、在校园开设非遗文化课程(42.22%)等。

四、非遗融入社会实践的初步探索

S大学把阳江风筝技艺传承作为切入点,经多方联动,以艺术为起点,以非遗为抓手,以实践为导向,助推社会实践、非遗传承、学科教育融合发展,为非遗加码,为社会实践教育注入新动能,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工匠、学生“五位一体”运行机制。

阳江风筝流传于广东阳江民间,以其工艺精美、造型独特闻名遐迩,有着1400年的悠久历史,为“南鹞北鸢”南国风筝流派之首,蕴含着阳江人民奋勇拼搏的人文精神,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研究阳江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深厚价值。2006年,阳江风筝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其技艺要求严格,在现代工艺批量化、工业化的冲击下,传承千年的阳江风筝技艺陷入难以延续的困境中,亟待新力量、新理念注入。基于对S大学艺术类师生结合阳江风筝非遗传承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非遗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路径。

(一)多方联动,共享共建传承基地

根据2018年5月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教育部支持高校建设非遗基地,开创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模式。高校富集高等人才资源、现代科学技术与创新理念意识,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社会文化发展建设上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比拟的文化人脉优势和学科平台优势,因此高校在非遗技艺传承基地建设中应发挥其作为文化研究前沿阵地和核心智库的引领作用。

为推动非遗传承创新,推进校外实践工作的开展,培养兼具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政府、高校、社会可协作联动,协商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在当地政府文旅部门的协调配合下,2018年S大学与阳江市风筝协会签订建立了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平台,并依托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阳江风筝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进高校,培养具实际应用能力的文化人才。从2019年起,S大学以阳江风筝技艺传承为主题,多次由校内教师带领本科生、研究生赴阳江风筝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保证实践时长,该系列活动一般于暑假期间开展。阳江风筝馆建于阳江“南国风筝竞赛场”旁,风筝场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名观众。作为技艺传承与作品展出的重要基地,阳江风筝馆也是开展该系列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场馆共分三个区域,一个为阳江特色传统风筝展示区,一个为风筝制作培训区,一个为市民群众与风筝传承人近距离交流互动的工作室。馆内设备工具齐全,本土风筝文化氛围浓郁,为学生实地考察学习风筝制作创作了良好的条件。

(二)工匠指导,提升学生技艺水准

技艺工匠、传统手艺人、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传承事业的灵魂载体,在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传授手工艺制作方法、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阳江风筝非遗技艺省级传承人有梁治昂、梁玉泉、阮权等,几位传承人是阳江风筝技艺保护、延续和开拓创新的中流砥柱。S大学艺术类专业师生的阳江风筝社会实践活动由梁治昂、梁玉泉等老师为同学们组织教学实操。制作阳江风筝要通过扎、糊、绘、放四个步骤,对于许多参与活动的同学来说,风筝的选材、制作、放飞等各个环节都极具挑战。风筝制作的每个部分都是大家锻炼动手能力的一部分,同学们既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也可从实操学习中积累经验,最终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经过非遗工匠的亲身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动手制作的实践中有效地提升了工艺制作水准,建立起与非遗及其传承者的情感连接与共鸣,从而在易获得感中感悟工匠精神,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精髓。

(三)作品展出,助力非遗推广传播

一方面,参与非遗实践为学生开展科研田野调查或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想法和素材;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加强了非遗的传播效果。在日益激烈的文创项目竞争中,优秀的非遗项目亟需社会大众的关注。参与项目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从个体层面对非遗项目进行宣传,这种间接宣传对于非遗项目而言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参与阳江风筝实践的学生以阳江风筝的创意设计及文创产品开发为题开展艺术创作,其代表作品包括濒临失传的“孩雀仔”风筝DIY套装设计、南海一号3件1套风筝设计、灵芝风筝官方礼品包装设计等。多套作品参加了深圳市创意十二月活动,并受到多方媒体的好评。大学生的助力为非遗宣传效应的增强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五、思考与总结

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无论是对个人的提升,还是对地区的发展,甚至对文化的传承,都体现了它积极的意义。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参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丰富,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不仅能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也能丰富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实践习惯。参与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提前具备就业竞争力,对于艺术类同学来说,走进非遗文化与自身专业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多个类型的非遗文化均是民间艺术,参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一个渠道。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园考察时谈到:“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在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举足轻重的内容;中国文化组成部分丰富多彩,汇集了由古至今人民群众的智慧,而非遗在其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亟需得到我们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说,非遗保护与传承是在意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推进和实现的。在实践中,人与物、人与“术”、人与人通过接触和互动形成情感感知和价值共鸣,并不断增进理解,逐步进阶,形成更为理性的认知和更为系统的理念,最终以更新、更完善、更高层次的意识反作用于实践。在政府、高校、社会、工匠、学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下,一方面非遗为社会实践开创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非遗的多元性和影响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非遗续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江克宁,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6(12),66-76

[[2]] 郝卿、陈振兴、薛建航,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高教学刊[J],2021(4),6-15.                                                                                   基金课题(项目类别,课题号,项目名称)

      类别: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辅导员专项)

      名称:“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广东非遗传承有机结合路径探析——以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和广东省非遗‘阳江风筝’为例”

      课题号:JG20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