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下文旅集团财务风险管控探讨  ——以H集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公共危机下文旅集团财务风险管控探讨  ——以H集团为例

周攀

湖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文旅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其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新冠疫情对文旅行业冲突谈起,以H集团为例,在分析其公共危机前后财务情况变化后,对文旅集团降低财务风险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文旅集团  财务风险 公共危机

一、引言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文旅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景区、酒店、餐饮等客流量、营业收入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资金链甚至出现了断裂的情况,企业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彼得德鲁克在《在动荡时代的管理》指出,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思维。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企业迅速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财务策略,顺利的生存下来,是必需要面对的选择。

本文以文旅行业的龙头企业H集团为研究对象,考察在外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制定财务策略助力企业顺利渡过财务危险期的经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关于公共危机下财务风险管控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财务风险方面的论文、著作,是十分丰富,但研究公共危机下财务风险管控的学术成果不多。林浩(2020)建议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可以从坚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财务管理机制和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四个方面入手。王竹泉等以上市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经营活动资金效率显著优于投资活动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赵华、朱瑞(2020)研究指出,通过去杠杆等手段,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财务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郭复初,郭悦瞻(2020)研究认为,在重大公共事件(新冠疫情)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把企业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王艳艳等(2021)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研究发现:危机情境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创新等财务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削弱了企业融资、投资和创新的能力。袁广达等(2022)从海底捞财务经营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研究指出,公共危机的突发性、持续性、公共性、相互关联性影响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持续经营、期后事项及远程审计的三个方面的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研究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永恒的课题,在公共危机下,有效管控财务风险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文旅行业龙头企业在公共危机冲击下,通过疫情前后财务数据变化,对管控财务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三、 H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H集团成立于2009年5月,由省政府和宜昌等8市政府以及三峡集团、中建三局等共同出资。集团以保税贸易、特色小镇、产业金融为主业,发挥“龙头引领、资源整合、资本放大、品质提升”四大作用,聚焦整合省内优质资源,致力于打造成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运转规范、核心竞争力强、风险可控的全国文旅行业龙头企业,已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旅游集团20强”。

公共危机影响下,H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为深入了解企业在面临公共危机时所采取的财务策略是否合理、有效,需对企业疫情前后的财务数据变化分析、总结。

表1 2018-2021年H集团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债务结构情况表

年度

财务指标

2018

2019

2020

2021

资产负债率

0.69

0.69

0.68

0.68

净资产收益率

2.40%

3.13%

1.07%

0.79%

短期借款(一年到期借款)/负债总额

26.23%

20.5%

29.93%

20.10%

长期借款/负债总额

53.68%

62.5%

53.35%

49.18%

从表1可以看出,公司2018-2021年资产负债率维持在70%以内,企业整体财务风险可控,符合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的要求。但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2020年出现明显下降,印证了疫情对集团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在企业债务结构中,有息债务占总负债比维持在80%左右,2020年短期债务占比出现了急剧上升的情况、长期借款占比也出现了一定上升的趋势,债务结构出现了恶化的情况。2021年,企业迅速做了一些调整,通过发行债券、调整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债务结构有所改善。

2  H集团2018-2021年现金流结构表   单位:亿元

        年度  

项目

2018

2019

2020

2021

年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09

8.55

4.11

6.66

6.60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66.35

13.42

89.58

198.01

91.84

投资性现金净流

-46.49

-45.90

-68.18

-48.29

-52.22

从表2可以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年均为6.6亿元,但是企业每年偿还债务所需要的资金年均为91.84亿元,同时企业投资性现金流出年均为52.22亿元,短期偿还借款压力很大,扣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后,资金缺口仍有很大。为了保持正常发展,集团主要通过外部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

3  H集团2018-2021年部分资产占总资产比情况表

     年度

各资产占比

2018

2019

2020

2021

应收款项/资产总额

8.54%

6.33%

10.89%

9.17%

存货占资产总额占比

25.63%

23.52%

19.62%

18.61%

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占比

10.75%

12.15%

12.65%

11.92%

在建工程占资产总额占比

13.02%

16.00%

14.34%

17.58%

*应收款项指企业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合计数。

从表3可以看出,存货占总资产比一直维持高位,一直维持在20%左右,整体处于下降趋势。通过进一步了解,企业存货主要构成为房地产开发,虽然近年通过压降“两金”的方式处置存货,但是2020、2019年下降的幅度趋缓,疫情影响比较明显。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持续增加,表明疫情期间企业投资持续增加。疫情影响下,应收款项/资产总额占比出现了上升,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明显降低。存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含其他应收)三项资产总额占比维持在50%以上,因这些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却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财务风险。

4 H集团2018-2022年收入结构、费用结构情况表

   年度

财务指标

2018

2019

2020

2021

投资收益/营业总收入

1.43%

4.61%

2.06%

2.64%

营业外收入/营业总收入

2.28%

0.49%

0.18%

0.55%

其他收益/营业总收入

4.68%

1.23%

3.91%

6.29%

营销费用/营业收入

2.32%

1.66%

1.47%

2.01%

从表4可以看出,企业投资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三项收益合计占营业收入年平均为7.59%,其他收益占比一直增长,最高年份为6.29%。进一步了解发现,其他收益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文旅项目开发奖励。在费用占比当中,疫情期间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占比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2021年之后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反弹。

5 2018-2019年H集团各产业板块收入、利润对比表

年度

板块

2018

2019

2020

2021

收入占比

利润占比

收入占比

利润占比

收入占比

利润占比

收入占比

利润占

保税贸易

74.46%

-31.81%

75.92%

4.96%

89.04%

45.98%

91.65%

-114.09%

特色小镇

24.31%

83.05%

23.68%

77.27%

10.89%

25.48%

8.29%

30.41%

产业金融)

1.23%

48.76%

0.40%

17.77%

0.07%

28.54%

0.06%

183.67%

为了分析企业收益质量情况,需对集团各产业板块收入情况分析。从表5可以发现,2018-2021年各板块年度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块为保税贸易,年均收入占比超过了74.5%, 2021年度到达了91.65%,其次为特色小镇,最小的为产业金融。但是从板块利润占比角度,对企业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为产业金融,最少为2019年度,占比为17.77%,占比最高的年份为2021年度占比为183.67%,而保税贸易利润占比最高年份为2020年,占比为45.96%,2021年出现大幅度亏损。因三个板块存在一定互补性、协同性,这样企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形成持续增长的态势。

公共危机下,加强集团财务风险防控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公共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1.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随着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数据资产在企业发展中显得格外重要。文化旅游产业先天和数字产业融为一体,聚焦国家战略,打造文旅大数据平台,将数字资产转变为企业战略性资产、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持续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是提高企业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举措。

2.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在公共危机冲击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六稳、六保”、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加专项债额度等,为市场主体输入持续资金。在企业存量债务规模大、且新增债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运用疫情防控专项债、绿色债等创新融资工具,置换即将到期的债务,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3.压减项目投资规模,管控非战略性投资节凑因文旅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在新冠肺炎冲击下,项目的回报率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可行性面临极大的挑战,但存量项目对资金的需要大、新建项目对资金需求增加,直接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增加集团的财务风险。在此情况下,压减非战略性投资规模、控制投资节凑,注重资金平衡,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4.全面重塑管理模式,强化开源节流。在疫情影响下,公司为了正常开展各项工作,适当增加疫情防控等管理费用是必要的,但是压缩非经营性管理费用支出,审视成本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有效性,深化资金集中管理、统筹融资管理和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显得格外重要。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开辟新的收益来源,要体现在提高资产效益,特别是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等占用大量资金、不能产生效益的低效资产或无效资产,激活资产的“造血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持续的收益来源。同时还需关注财务报表外担保、抵押、诉讼案件等重点事项,防止表外事项表内化、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5.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考核。全面落实财务风险防范的工作,关键在于将理论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存货去化率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强对所属子公司财务风险管控手段,防止财务风险迅速向投资方聚集,避免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定期考核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子公司财务风险的动态管控,全面落实企业风险防范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风险防范与指导工作、强化日常财务风险指标的“黄色警戒区域值”监督与管理。

、结束语

文旅行业是幸福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公共危机下,本文从这个角度,建议文旅企业从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新兴产业等方面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刚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十大误区[J] 财会月刊(2020)24:98-101;

2.杨松令,刘亭立,石倩倩  以“现金保障天数”作为疫情期间企业健康预警器[J]   财会月刊(2020)9:41-44;

3. 郭复初,郭悦瞻  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中的财务实践与理论发展  财会月刊[J] (2020)19:80-81;

     4.王竹泉等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调查: 2018  会计研究[J] 2019.11:56-63;

5.王艳艳等 新冠疫情与危机的财务影响效应研究:综述与展望  财会通讯[J] 202124:3-6;

6.袁广达等 新冠疫情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 风险与应对  财会月刊[J] 2022 .2.6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