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孙婷婷

32090219920428602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设工程中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跟踪审计,这样不仅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工程的施工情况,还能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很好的规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建筑的质量,还掌握了施工工程的进度,所以说建筑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造价咨询;建筑工程;跟踪审计;造价审核

一、相关概念

1.1工程造价审计内涵

工程造价审计是指按照国家或行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的对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的方法。工程造价审计是贯穿全过程的,因此工程造价审计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工程造价审计的工程相比于其他的工程,质量更高、成本更节约。但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比较繁杂、工程量相对较大,工作不易进行,工程造价本身具有的一系列的特点使得工程造价审计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风险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并针对风险作出提前的预测。

1.2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内涵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和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的周期都比较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因此审计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周期长、工作量大的特点。造价审计过程中的审计对象十分的繁杂,包括生产项目和非生产项目,而且每个工程建设都有不同的投资点,这就使得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再就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在工作中需要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决策。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这些特点,就造成了审计工作风险的存在,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人们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审计工作的失误。

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因素

2.1项目成本欠缺管理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目的在于为企业尽可能多的获取经济效益,所以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在项目预算统筹等方面对建设成本进行集中性的约束,这就会造成对项目成本的限制。然而,在现阶段,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外因。其中,内因主要表现在: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对于项目施工中的具体工作细节不能加强成本监控,工程建设由于各种不可控原因导致了出现较大的收支出入,工程项目建设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制度规范性不强等。而外因则主要表现为:随着建筑市场价格的变化规律,工程项目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这会让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包含了更多不确定冈素,如工程材料供货源发生问题,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物价由于市场规律而产生的上下波动,这都会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浮动。综上,如果欠缺对于项目成本的管理,就会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同预算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产生。

2.2审计人员业务生疏

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政策理解透彻,对业务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反之,如果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差,责任心不强,该详细计算的部分得过且过,无疑就会增加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使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而有的审计人员,则是欠缺责任心,在审计工程中即便是发现了问题,也置之不理或是知情不报。这些都是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给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带来风险。

2.3资料分析存在风险

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由于一些工程的特殊性,只能在事后进行分析。主要依赖于送审资料,偏重于事后审计。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报审资料存在缺漏或是不真实,例如,出现造价数据重叠或基础的审计资料不完整、不正确、不规范、不合法的情况,那么所得出的审计资料自然也面临失真的结果,难以准确。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审计人员把握好对送审材料的审核环节,对于一些涉及工程造价的重要条款进行仔细地把关,严格审计签署的施工合同和工程单位的具体造价。在这其中,尤其是要注意材料价格的票据和取费,通过计价方式和索赔处理等具体条例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为以后结算审计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针对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提出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管理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力度

随着不断开展审计工作,工程造价审计已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工作。因此,应有效预防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此同时,依据审计部门特征,选择合适的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提升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规章制度虽然逐渐完善,但在具体判断工程造价审计现状时,若关系到法律案件,审计部门会处于败诉情况。针对现有情况。我国所制定的工程造价审计法律需具备完善性,从而在社会上提高审计地位,进而减少发生审计风险。

3.2实现自律性管理建筑行业

工程项目建设时,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合理协调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由于审计部门所涉及到的区域较广。因此,在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时,无法保证其全面性。针对现有情况,想要长远发展,需强化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能力,积累经验,同时要了解经济、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完善自身的技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确保造价审计中的风险逐渐降低,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建筑行业为了保证自身具备良好社会地位,就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协会管理制度,确保从客观角度对自身工程审计成果文件质量进行评价,防止在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出现风险。

3.3执行前准备好相应的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招标期间的主要工作是修改招标单位所提供方案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实现科学性、合理性、紧密性的建筑工程施工,审计人员还应合理查看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合同,保证完整性、严谨性。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发生价格变化,可依据工程施工合同,做好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审查施工单位的相关工作,保证施工单位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接工作,对施工项目中是否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加以明确,基于保证工程建筑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保证准确性的审计结果。

3.4提升防范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风险的意识

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根据审计项目的专业及特点,应严格选择审计方法及审计人员,挑选具备专业技术水平高,审计经验丰富的优秀审计人员,针对工程造价审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可根据不同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降低出现审计风险的概率。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单纯的审计行为无法规避审计风险。因此,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工程造价审计全过程,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审计风险测试、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理体系,时刻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迅速高效化解审计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专业基础技能,爱岗敬业、公正、公平、不循私情,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和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依法审计,就一定能够辨别、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从而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