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课程故事:枇杷成熟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大班课程故事:枇杷成熟了

何晓颖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幼儿园 江苏吴江 215225 

在我们幼儿园的果园区栽种着六七棵枇杷树,每次果园区活动,孩子们都会跑过去看一看。在发现枇杷树结出果实后,孩子们就更上心了,每次饭后散步都要拐进去看一看,果子有没有长大、有没有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一天天变热,枇杷在孩子们的期盼中一天天生长着,五一假期过来后,枇杷终于变黄了。

一、首次尝试酸掉牙

发现枇杷变黄后,孩子们兴奋的来到果园区,跳着、喊着枇杷成熟了。宸宸转过身,眼里发着光,向我询问道:“何老师,枇杷黄了,可以吃了吗?”我回答道:“我先帮你们尝一个,甜了说明可以采摘了,酸的说明还没有成熟,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采摘。”于是我摘了一颗,拨开外皮咬了一口,一阵酸味深入味觉,刺激得忍不住眯起了眼,孩子们认真的看着我,从我的表情中找到了答案,宸宸扶着我的手说:“何老师,很酸吗?”我回道:“是的,很酸,还没有熟透。”宸宸跃跃欲试道:“我也想试一下。”说完便跑过去自己摘了一颗,拨开尝了一小口,瞬间,宸宸的五官便扭到了一起,忍不住把入口的枇杷吐了出来,说道:“真的好酸呀!”我提议道:“我们下个星期再来采摘吧,到时候应该就变甜了。”孩子们满口答应了。

在这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带领幼儿来到果园区进行探究,在幼儿想要动手探索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尝试,了解枇杷变黄并不代表已经成熟,深入了解了水果的相关知识。

二、枇杷高高我来摘

在等待的一个星期里,我们也没有闲着,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着采摘枇杷时需要用到的材料。首先,枇杷树对孩子们来说长的太高了,想要采到高出的枇杷,毋庸置疑,我们需要用到梯子,梓豪说:“我们可以摇树,让枇杷掉下来。”浩浩指着屋外说:“那边操场上就有梯子,我们玩游戏一直爬的。”“对对,那边有好多个梯子呢,高的矮的都有。”欣欣也举手回答道。经过孩子们的商量,我们还准备了剪刀、篮子,另外,我们还请徐师傅帮我们制作了几根长钩,这样,远处的枇杷我们也可以勾过来采摘了。

预定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拿着准备好的工具,戴好遮阳帽,再次来到果园。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拿着剪刀爬上梯子摘枇杷,有的挎着篮子接枇杷,还有的举着竹竿钩枇杷,采摘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一个个顶着大太阳,汗水流过脸颊也不觉得累。希希认真的摘着枇杷,鬓角的头发已被汗水浸湿,他抬手用衣服袖子一擦,继续采摘。浩浩跨坐在爬梯上,剪下一颗大枇杷转过身问道:“你看我这颗大不大!”“好大呀!”琪琪抬头回答道。苗苗和安安两人一起爬在一个梯子上一起摘,欣欣站在下面拎着篮子,扶着梯子接枇杷。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采摘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孩子们拎着沉甸甸的枇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回到了教室。

在本次活动前,我引导幼儿对采摘枇杷时需要用到的工具进行讨论,让幼儿根据经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采摘工具。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亲自采摘,保护幼儿在采摘过程中的安全。幼儿通过活动前的讨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在采摘过程中,体验了收获的快乐,并且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大小枇杷酸又甜

回到教室后,我们就对枇杷进行清洗与品尝。每一组的小组长负责清洗枇杷,姚姚端着阿姨分好的一盆枇杷来到水池边,把果盘放入水池里,然后一个一个挨个清洗,姚姚拿起一个枇杷对着旁边的小颖说:“你看,这个枇杷上有点毛毛的,要把它都洗掉的。”小颖也拿起了一个进行观察:“真的诶,有好小的毛毛。”说完,两个小朋友继续低头认真清洗。

清洗完后的枇杷一端上桌,孩子们就忍不住动起手来。吵闹的声音一时间就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专心的剥着枇杷,不一会儿便响起“我的枇杷好酸啊”、“我的很甜”、“我的怎么没什么味道啊”的声音。子文说:“我这个枇杷很大、很黄,就很甜。”小富邹着眉头说:“我的也很大,但是好酸啊。”阳阳咬了口枇杷,闭上了眼睛:“啧,我的也好酸。”希希剥了一颗小的枇杷,旁边的小熙说:“你这颗肯定很酸。”希希咬了一口说:“很甜,这颗小的一点都不酸。”

自己采摘的枇杷,吃起来也多了一分味道,不管是酸还是甜,孩子们全都吃完了,大部分孩子吃完就直接去洗手了,而希希则用餐巾纸把小朋友吃剩在桌上的枇杷皮抹进果盘里,自己组抹完,还不忘把隔壁组的也一起抹干净。可以看出,希希小朋友平时在家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吃完东西就把桌子收拾干净。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亲自参与清洗,并指导幼儿清洗干净,给每组幼儿分配的枇杷都有大有小,有黄有青,让幼儿通过对比品尝枇杷的大小、颜色与酸甜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每位幼儿吃枇杷时的情景,活动后让幼儿说一说吃后感。幼儿在清洗枇杷的过程中发现了枇杷的表层有一些小绒毛,进一步加深了对枇杷的认知;在剥枇杷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在吃枇杷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味觉的对比,深入了解什么样的枇杷酸,什么样的枇杷甜,使新旧经验整合在一起。

四、分享喜悦皆快乐

孩子们采摘的枇杷非常多,吃不完,于是我们决定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我和徐老师用彩纸折叠了几个纸盒,然后把枇杷分别装好,放入篮子中,又选择了三个比较外向的孩子,拎着篮子,出发送枇杷。

孩子们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送枇杷的路程。首先,我们给园长妈妈送上了第一份快乐,收到快乐的园长妈妈特别开心,还蹲下身来询问了小朋友采枇杷的过程;接着,我们把第二份快乐送给了顾老师和倪老师,顾老师特别热情,还蹲下身来与小朋友聊了会儿天,非常开心;最后,我们还把快乐送到了办公室、保健室、食堂和保安叔叔那,他们都很开心的说了“谢谢”,还问了小朋友的名字。

在此过程中,我们制作纸盒,组装枇杷,带领幼儿分享喜悦,引导幼儿勇敢送枇杷,积极回应各个问题,并让幼儿说一说分享喜悦后的感受。幼儿在送枇杷的过程中,体验了分享的快乐,知道好东西与人分享后会获得双倍的快乐。并且与人交谈,还锻炼了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五、噼里啪啦枇杷核

    在吃枇杷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枇杷里面有好多核,便不由自主的比了起来,梓豪吃了一颗枇杷,把核吐在手心,数了数说:“我吃的这颗枇杷有四个核呢!”“1、2、3、4、5、6”欣欣用手指指着枇杷核数着:“我的有六个核呢!我比你多。”计佳成也在数:“我的只有三个,但是我的核大!”孩子们比完枇杷核的数量后,又开始比大小了。于是我们把吃出来的枇杷核收集了起来。装在纸盒里放在阳台上晒干,准备投入区域游戏中再来数一数、比一比。另外,我们还从中取出几颗,尝试种植,几颗用于土培,几颗用于水培,看看哪种方式的枇杷核先发芽,期待能长出一棵小苗。

教师提前准备容器,让幼儿把吃出来的枇杷核装在纸盒里,晒干,投入区域游戏中;并且引导幼儿把枇杷核放入泥土和水中,观察枇杷核的变化。幼儿在吃枇杷时通过对比,了解每颗枇杷的核都是不一样的。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锻炼了幼儿数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程感悟:

幼儿园的果园区里栽种着四五种不同种类的果树,其中枇杷树的数量最多,五月,正值枇杷成熟的季节,我便根据幼儿的兴趣,从此入手,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水果还是特别感兴趣的,从等待到采摘,从品尝到分享,每位幼儿都积极的投入了活动中。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顶着大太阳的采摘活动,每个孩子都很兴奋,没有一个喊热、喊累的,都非常棒!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还是要依赖于实践活动,在幼儿感兴趣的实践中,幼儿会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各种能力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光靠教室里的集体活动远远不够,在幼儿之后的活动中,我会积极组织幼儿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