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冷系统不制冷故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汽车制冷系统不制冷故障分析

皋顶峰,王雷,白双,高进耕

65367部队、31692部队

摘要:汽车空调能够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以及通风速度进行调节,还具有除霜的功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坐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保证汽车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冷系统;故障分析

引言:汽车制冷系统不制冷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故障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等判定故障。但因目前汽车制冷剂浓度有很大差异,如果用其他方法不能消除故障,则必须进行专业维修;若使用其他方法都能消除故障,则可根据故障部位、因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初步判断和排除。本文对制冷系统不制冷故障可能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确定故障原因                                                                       (一)检查汽车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确定故障部位后,首先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彻底检查。一般汽车制冷剂不足应检查循环泵与压缩机。检查循环泵是否正常,检查其风扇电机是否正常。检查制冷系统管路中是否有水或其他物质存在,并对管内有异物的部位进行清理以及对蒸发器进行清洗。如果排除蒸发器问题,还应从检查制冷剂管路系统开始,具体做法如下:将制冷剂滤清器拆下并用油壶对其进排气管进行清理,同时要对蒸发器部件进行检查。检查后把冷凝器拆下发现其进气管有异物附着导致回气阀不能正常开启。从排气管中可看到较多粉尘,说明冷凝器内部有积炭并堵塞。在排除上述原因后进行最终维修,确定故障部位及具体检查方法即可。                                                                       (二)检查冷却系统有无泄漏

用电子检漏仪检查冷却系统的冷凝器有无泄漏。一般情况下,制冷剂冷却液不应超过规定的标称值。对于不同品牌、不同压力的冷却液,应按其标称值选用不同型号的冷却液。在制冷剂冷凝器管路上应安装节流阀。节流阀一般采用弹簧压力开关式或油压开关式。当调节节流阀时,可使节流阀从空气口排出,也可将节流阀安装在冷却系统的出口处。如果冷却液没有进入节流阀就会有泄漏。若制冷剂进了节流阀就会造成冷却系统的堵塞而导致制冷器循环不畅,所以节流阀不能有效地堵塞管路中的空气或水分也会导致制冷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要定期检查节流阀。                                      

 (三)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先把车停在室外,打开发动机盖,用手去触摸气缸盖体和汽缸盖,感觉是否有压力。如果有压力升高,说明汽缸盖已经损坏或气缸盖有漏气现象。如果没有压力升高但仍有制冷剂在气缸里却没有循环流动,说明管路中有堵塞现象,需要更换制冷剂或维修。同时要注意把气缸盖拆下重新安装。如气缸盖下的压力值超过低压限值或压力不足时,应对压力进行检测并维修。如仍不能正常工作时,应更换压力控制元件或维修。

二、  判断故障类型

(一)制冷系统内部泄漏:制冷剂管路内部发生泄漏,导致制冷剂压缩空气量不足,导致制冷剂不足。(二)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循环泵漏气:导致制冷系统不制冷剂泄漏。(三)制冷剂管路压力不够:造成管路系统中制冷剂管路压力不够,使制冷剂不能循环,这类故障属于“缺缸”。(四)制冷系统中有水或其他物质存在:造成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泄露。由于水蒸气和氧气混合物在制冷系统中存在,会严重影响制冷剂在制冷机系统中的流动,导致循环不良,甚至产生冰晶,这类故障属于“缺缸”。(五)制冷剂循环泵过脏或损坏:导致制冷剂循环泵过脏而造成循环不良而“缺缸”。(七)制冷静剂不足:造成制冰系统不制冷而“没缸”,这种故障属于“缺液”。由于制冷剂中有一定的冰晶和杂质,会导致管路膨胀而“缺缸”,造成制冷剂循环泵过脏而不能正常工作,最终导致制冷剂循环不良而“无缸”。因此在维修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冷却液的颜色、气味和粘度等因素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是否属于“缺缸”问题;如果冷却液有异味或有气泡则表明属于“缺液率”问题;如果机油量过少或不正常则意味着属于“缺油率”问题。                                                            三、确定故障部位

确定故障原因时,应先确定制冷剂循环泵出现故障后是否还存在问题。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应怀疑:首先,在制冷剂管路系统中,有可能存在制冷剂压力不足的现象。如果循环泵运转正常,那么,排除泄漏可能;若循环泵运转不正常,那么就要考虑以下因素:1.制冷剂循环泵外部因锈蚀、金属等因素而损坏。2.循环过程中压力不够引起制冷剂循环不足。3.回收制冷剂的管路出现异物。4.循环泵管路内存在堵塞情形。

(一)制冷剂泄漏

如果检查到制冷管路内有制冷剂泄露,那么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就是制冷剂管路出现泄漏。如果不进行处理则汽车将启动不了。在车辆启动后应首先检查车辆是否正常运转,若正常运转则检查管路内是否有泄漏现象存在。如果汽车启动后制冷剂压力并不下降但仍保持在某一位置的话,那么说明管路内存在泄漏现象并不严重。这时可拆下制冷管路及控制管。如果发现管路内没有制冷剂泄漏(即使泄露也不会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运转),则说明管路中未发现制冷剂泄漏现象存在(这点一般是由于管路中存在异物而造成的后果)。此时应立即将管路中的异物清除掉或更换管路内堵塞的杂物后再继续行驶;也可以向车辆的蓄电池加入少量蒸发器来补充制冷剂。如果车辆仍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时但行驶中发现汽车怠速不动并且车速较快(一般也没有泄漏)且发动机仍在运转就应考虑是否为制冷剂泄露引起的故障了。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后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判断并排除故障后方能继续行驶,以防发生危险事件。

(二)控制管故障(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制冷剂是否充足的装置。一旦它发生故障,则制冷系统会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汽车无法继续行驶。因为制冷剂不足时,空气的湿度会增加;而制冷剂过量时便会造成制冷性差,因此必须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查。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若只有空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发生就应考虑温度传感器的故障。因为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环境原因所导致的。当发生以上4种情况时一定要考虑温度传感器是否损坏(有以下几种情况除外),如果检测到控制管存在故障则可断定为“水温传感器故障”。如果气温很低时控制管却没有任何动作或只是偶尔有“水温检测器信号”(如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发出且不消失(即不工作)的话,则必须检查控制管的内部。在制冷剂不足时应及时检查控制管;但如果温度传感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时也应该查找原因才能排除险情。当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存在泄漏或出现大量高温气体时首先应检查空气过滤器和制冷剂管路,若无问题可将冷却系统中液体全部排出;但也要排除管路破裂和制冷剂泄漏引起的低压压力下降等问题,因为如果有高压气体从管道破裂漏气也会导致低压压力降低。在对控制管进行检查时一定要注意其周围是否存在可疑物体并且将其盖住防漏口。一般情况下不应拆卸维修控制管的金属零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制冷剂不足时,如汽车发动机怠速时压缩机不工作,或空调未正常制冷,需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消除故障。如冷机的蒸发器或冷媒循环泵已损坏,可更换新的冷凝器或蒸发器,必要时更换冷媒(一般在5万公里左右)、蒸发器上的铜片。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发动机转速不稳和发动机运转时有异响等现象,都是因为制冷剂不足引起的。

参考文献

[1]赵春鑫.汽车空调系统不制冷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时代汽车, 2022(16):3.

[1]高彬.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与处理措施探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000(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