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陈琳

尤溪县埔山幼儿园  福建省三明市365100

摘要:幼儿期是情绪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性格形成及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情绪主题绘本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资源之一,对幼儿积极情绪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运用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运用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几种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情绪主题绘本,进行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积极情绪能力的发展等,利用上述方法幼儿以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优化自己的心态,最终推动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情绪主题绘本;幼儿;情绪教育

幼儿期是情绪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启蒙和发展的基础阶段,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幼儿的知觉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对事物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情绪,及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逐步培养良好的情绪品质。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呢。我们利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各种情绪,认识各种情绪在身心中的作用,进而使幼儿了解培养积极情绪的意义,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主题绘本在幼儿情绪教育中的价值

(一)帮助幼儿理解情绪

绘本是幼儿教育最常见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接受程度大、接受范围广的教育资源。情绪主题绘本插图细腻精美,情感结构丰富完整,里面的故事有内容,也有意境,各种情感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富有真实和互动的背景故事效果,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情绪主题绘本所表现的场景、人物、故事脉络、故事结局以及对故事的反思,容易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幼儿阅读后能引发思考,带动情绪变化,在情绪调动、情感变化、情绪调节过程中促进情绪能力发展。此外,情绪主题绘本故事还可以帮助幼儿产生快乐的感觉,这些快乐的感觉可以让幼儿更专注于情绪主题绘本的阅读,与教师主动进行交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不断的情绪调适和变动中幼儿适应情绪变化,丰富自我情绪,进一步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因此,情绪主题绘本对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也非常有价值。

(二)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影响

情绪是情感的重要表现,同样也是个人的精神活动。对幼儿来说,积极情绪能有效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国内外教育学者对如何激发幼儿积极情绪进行了研究,发现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表达、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运用、情绪调控等都有促进作用。在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开展情绪情感教育中,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感知体验也更加丰富,他们从情绪主题绘本中吸取相关知识,与绘本中的故事产生反思和共鸣,从而获得更多快乐的情绪体验,对消极情绪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从而逐步激发自我情绪,丰富自己的内心活动,学习如何控制和表达不良情绪,进而在具体场景下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消除负面情绪,学会构建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情感,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

二、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关注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情绪主题绘本

幼儿年龄不同对情绪的认识理解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情绪主题绘本。首先,在选择情绪主题绘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绪发展特点,仔细斟酌、比较分析,选择适合幼儿情感发展经验和特点的绘本。如小班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地分清各种情绪,对情感的认识不够,我们可以选择《情绪小怪兽》、《谁快乐?谁伤心》、《我不随便发脾气》等情绪主题绘本,通过绘本阅读、互动体验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让幼儿了解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对身体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知道通过调节情绪慢慢培养良好的性情。中班幼儿对情绪有一定的认识,但情绪控制能力不强,遇事易受外界影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选择相应的主题绘本,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如《我不会乱发脾气》、《我不会哭,说清楚》、《我大声喊的日子》等。大班幼儿情绪发展显著提高,但不能理解和有效调节嫉妒、沮丧、害羞、恐惧等复杂情绪。因此,可以引导幼儿阅读《不怕被嘲笑》、《失败了也没关系》、《生气、沮丧与难过,哦不!冷静下来》《悲伤走开》《不要随便排挤别人》、《雪莉羞答答》、《胆小鬼尼克》等绘本,帮助幼儿了解复杂的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其次,绘本的选择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包括尊重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绘本情绪内容丰富、关注绘本质量等。兴趣是行动的驱动力,为了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欲望和能动性,因此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图画书。再次,选取的情绪主题绘本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易于被幼儿理解、体验,要能提高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使幼儿在不同的故事情节和故事角色中获得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情绪体验,能巩固幼儿对不同情绪的认识,并能与以前的情绪经历产生共鸣。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

情绪主题绘本是静态的,对幼儿的吸引力有限,很难持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因此,在确定合适的情绪主题绘本后,教师应创新情绪主题绘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1.引导幼儿“阅读”情绪主题绘本,让其认识情绪

情绪主题绘本生动有趣,内容丰富,每一个故事都蕴藏着深厚的情绪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阅读”各种情绪主题绘本,通过阅读绘本画面的细节、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了解故事角色的情绪变化,了解绘本的内容,从而识别相应的各种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阅读、自主阅读、亲子阅读、集体阅读等多种方式增加阅读趣味性。阅读后,让幼儿通过相互交流、小组讨论、阅读后分享等方式交流情绪主题绘本的感想,让幼儿在同伴、教师、家长中交流阅读后的体验,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和家长通过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积极正面引导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2.支持幼儿“画”情绪故事,进一步理解情绪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单纯。心理学表明,幼儿绘画反映了对世界的认识、知觉和头脑中的想法,是幼儿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画”情感故事可以通过幼儿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将阅读绘本时的心情定格为绘画作品,加深对情绪的感受性和维持。因此,在幼儿读完情绪主题绘本,充分了解绘本角色中的事件和情况,积累一定的相关经验后,教师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情绪绘本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和行为,让幼儿将情绪转换为图形和色彩,通过绘画促进幼儿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同时,阅读情绪绘本后,教师和家长可以开展相关的延伸活动,让幼儿开展“情绪绘画涂鸦”、“自制情绪绘本”、“心情日记”、“我的情绪变化图”等活动,通过这些“画”情绪故事活动,让幼儿比较情绪主题绘本的人物情绪与自身情绪,“哭”、“笑”、“高兴”、“开心”、“生气”、“开心”、“悲伤”、“害怕”、“害羞”、“沮丧”等情感,提高幼儿的情绪感受性和理解力,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3.鼓励幼儿“演绎”情绪故事,学习调节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的应用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让幼儿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种类、情绪管理方法,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解、转化,学习控制情绪,从而使不良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情绪主题绘本表演是一种通过动作、对话、表情等表现绘本故事的教学活动形式。在“阅读”基础上,我们创设“表演小舞台”,让幼儿根据情绪主题绘本中的情节,通过动作、对话、表情等,展示角色的情绪产生、发展过程。在表演过程中,幼儿不仅要体验人物思想、体会人物情感,还要模仿和学习故事主人公规范的行为过程,感受和理解情绪主题绘本中所蕴含的情绪主题,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情绪表达的能力,表演时幼儿在理解情绪发生背景的同时,对情绪有了进一步的识别和理解,知道哪些情绪好,哪些情绪不能长期维持,在判断过程中学会了情绪调节,促进了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例如,小班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地分清各种情绪,对情绪的认识不深刻,遇到事情容易生气。因此,我们开展了情绪主题绘本《坏脾气走开》的阅读活动,从故事中提炼哼哼乱发脾气的情节,让幼儿讨论乱发脾气的坏处,帮助幼儿理解同伴间要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幼儿阅读后,对故事中坏脾气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深有感触,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在“小舞台”中表演绘本故事,以音乐渲染、角色互动,让幼儿体验哼哼乱发脾气的坏处,并引导幼儿边表演边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能乱发脾气,乱发脾气有那些坏处?幼儿通过积极主动模仿、创造性表演,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内化,把认知转化为行动,对情绪的认识更加到位,加深了对《坏脾气走开》这个绘本的理解,同时,也逐渐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和识别情绪,为培养好情绪奠定了基础。

(三)家园共育,增强幼儿情绪能力发展

1.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积极情绪

在情绪情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水平关系到幼儿的学习成果。在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积极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情绪主题绘本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状况和情绪变化,对不良情绪的幼儿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为幼儿找到合适的调节情绪方法,进而帮助幼儿拥有积极情绪。

此外,由于幼儿的个人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情绪管理不够充分,在阅读情绪主题绘本的过程中察觉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限,甚至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和情绪反应,无法理解情绪主题绘本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情绪主题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了解和掌握幼儿隐含的情绪信息,及时对幼儿情绪进行引导。此外,教师应在幼儿充分把握情绪主题绘本内容的前提下,周密解读幼儿的深层情绪,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幼儿情绪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幼儿在情绪主题绘本阅读中有正确的情绪反馈。同时,教师要对幼儿情绪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肯定幼儿对情绪主题绘本内容的反思和情感的发泄,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按照幼儿的思路进行情绪主题绘本内容的重构和整理,鼓励幼儿表达自我情感,帮助幼儿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

2.关注家庭教育,防止“5+2=0”

5天的幼儿园生活+2天的家庭生活=0(全部回到原点),家庭教育不好,所有的功夫都白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幼儿要有积极健康的情绪,光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家长要做好相应的配合,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形成稳健的亲子关系,向幼儿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无限可能的过程,需要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培养,相互之间及时沟通协调,并制定目标一致的绘本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幼儿形成社会发展意识,培养积极情绪。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对“家庭共同教育”的教学方式有明确的认识,要牢牢把握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学地位的平衡,避免出现片面主导的现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建议家长定期带幼儿去图书馆阅读情绪主题绘本或在书店购买多种类型的情绪主题绘本书籍,在书籍的购买和出借过程中,让幼儿自己选择,提高幼儿的情绪自主能力。

其次,从幼儿园的角度教师为幼儿设置“阅读环节”,定期举办“我是故事之王”、“绘本童话剧秀”等活动,定期邀请家长陪同孩子阅读,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讲述掌握的情绪主题绘本的故事。幼儿在情绪主题绘本的阅读和表达中,不仅能增进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美好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幼儿心灵的成长、知识的丰富、使良好情绪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中建设阅读小天地,引导幼儿对情绪主题绘本进行分类、定期整理,营造全家一起阅读的良好氛围。教师要经常指导家长选择情绪主题绘本阅读材料,建立阅读材料轮换机制,引导家长在家中或朋友家庭之间共享和流通情绪主题绘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交流体系。在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下,引导幼儿对情绪主题绘本开展深入的学习,并因势利导引导幼儿识别各种情绪,和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积极情绪培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情绪主题绘本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教育资源之一,其在幼儿积极情绪培养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幼儿情绪教育中绘本阅读的重要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卡[1].用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情绪情感教育的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5):56-56.

[2]刘敏.幼儿绘本阅读在情感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20,017(001):263.

[3]运用绘本阅读开展3~4岁幼儿情感教育的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7(006):12-17.

[4]何晓花.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J].才智,2017(5):147.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2105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