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冯严 ,史洋洋【通讯】

西安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70疗腹部损伤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研究组,对照组单独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研究组加以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指标恢复时间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积极进行损伤控制,并在同时加以护理配合,能够帮助患者损伤快速恢复。

【关键词】损伤控制;急诊外科;护理配合;腹部损伤;应用效果

近几年随着意外事故频频发生,腹部损伤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在急诊外科中,腹部损伤作为常见病症,当发生腹部损伤后,患者常常会伴有脏器损伤与出血,甚至可能发生休克,病情十分危急,所以急诊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具体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有效治疗,是确保患者得到治疗的重要途径。这些年以来,在医学模式持续改革变化下,损伤控制技术不断提高,在腹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手术进行干预,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为了保证患者预后得到良好恢复,在损伤控制过程中,需要积极进行护理配合,促使患者预后效果提高,缩短恢复时间。基于此,下文专门选取急诊外科接收腹部损伤患者,探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联合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是腹部损伤患者,均是我院急诊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病例数70例,将患者分组,分组资料见表1。

表1患者资料

组别

n(例)

男女比重

平均年龄(岁)

受伤到检查时间(h)

对照组

35

19:16

50.13±2.56

3.08±1.05

研究组

35

20:15

50.24±2.61

3.11±1.04

X2/t

0.0579

0.1780

0.1201

P

0.8098

0.8592

0.9048

1.2方法

对照组:当急诊外科接收患者后,必须第一时间观察患者伤势情况,明确患者具体受伤区域,并给予受伤区域有效止血,将紧急伤口做好有效处理,根据患者出血程度,选择针对性止血手段,并给予伤口清洁与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做好腹腔清洗工作。这时需要给予患者胃肠造瘘,并进行引流管正确留置,防止胃肠内容物流出。当急诊相关处理完成后,需要将患者转送到重症加护病房,给予患者持续干预,构建静脉通道,结合患者伤势与身体情况,给予补液输注,同时进行抗生素干预,预防感染。

研究组:损伤控制如对照组,接着进行护理配合,具体有:(1)在手术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迹象,不能让患者着凉,也不能用输液来缓解体内的酸碱和血压水平,以保证平衡酸碱平衡。(2)当患者处在复苏期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补充,给予一定的营养,定期测温,确保患者的身体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定期做一次凝血,确认患者的血液循环没有任何问题。(3)预后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需要,尽量的去迎合患者的需要,尽力改善患者的建议,以排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护士可以向患者讲述医院医疗方面的成就,让患者对医院更加的信赖,提高患者自信心。护士要鼓励患者家属,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不要让患者心理上再次受到伤害,而是要让患者可以尽快从病痛中解脱出来,让患者真正体会到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关爱。

1.3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观察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随访调查后,B组生存期均高于A组,P<0.05。

2比较临床恢复指标

组别

n(例)

体温恢复时间(h)

PT恢复时间(h)

乳酸清除时间(h)

APTT恢复时间(h)

对照组

35

4.85±1.63

5.39±1.28

23.41±3.16

15.52±3.69

研究组

35

3.01±1.14

10.71±4.22

15.37±2.88

7.28±1.53

t

5.4726

7.1371

11.1251

12.203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预后效果

预后情况见表3。

3比较并发症与死亡率(n/%)

组别

n(例)

并发症发生率

病死率

对照组

35

6(17.14)

4(11.42)

研究组

35

1(2.85)

0(0.00)

X2

3.9683

4.2424

P

0.0463

0.0394

3 讨论

这些年随着社会快速建设与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而在生活节奏不断增快下,腹部损伤发生率越来越高,急诊外科每年往往接收大量腹部损伤患者,由于腹部损病情较为严重,并可能会伴随其他损伤存在,直接给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以往急诊大多选择传统手术方式进行干预,但是并发症较高,患者病死率高。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损伤控制手术逐渐得到应用,该方法其实就是结合外科问题开展的应急分期手术,通过有效求证,并加强低体温干预、酸中毒以及凝血机制等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损伤,保证疗效。但是因为腹部损伤和其他疾病不同,病情严重,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痛苦,且恢复时间较长,在恢复期间可能会发生其他并发症,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在腹部控制期间,积极进行护理配合能够发挥出巨大优势。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通过交谈来消除患者和家属内心疑虑,恢复生活信心,勇于正视疾病,积极的与医生开展医疗和护理干预,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到最好的水平。另外,护理人员加强术后康复干预,指导患者药物用药方法,并进行术后注意问题讲解,预防并发症,保证药物正确按时服用,如果患者身体存在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以避免不良后果出现。

综上,损伤控制与护理配合联合干预,能够改善腹部损伤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石秀花.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330-3331.

[2]段艳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应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93-194.

[3]刘尧.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