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学生内务自我管理的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农村寄宿学生内务自我管理的培养途径

郭春模

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星朗小学  558204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根据生源、居住地远近、学校规模等具体情况都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改革试点,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虽然寄宿生生活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小学生似乎并没有适应这样的制度。怎样利用一带一来帮助低年级学生提高内务管理能力,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寄宿生;内务管理

寄宿学校的出现,一方面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一些家庭距离学校较远,在上学过程当中防止出现意外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无暇照顾的学生,寄宿学习制度由此而生。平时学生都是放学之后即刻回家,家里的一切都是由家长准备妥善了。但是现在却要学生自己决定在校的生活节奏,一些学生的自理能力不足,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且还出现了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关于寄宿生内务自理能力的相关问题解决,显得十分迫切。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什么是内务自理能力和习惯

内务自理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社会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年少时候形成的习性,称为经常性的习惯。内务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感。

二、寄宿生的内务管理现状

一些学生来到学校寄宿之后,过段时间走进宿舍,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被子杂乱摊在床上,个人物品杂乱不堪,寝室卫生打扫不彻底等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的甚至不能自己脱衣服和穿好衣服。还有的低年级学生,甚至不能自己刷牙洗脸。本学校采用的技术方式是一带一的方式,比如六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同寝室,五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同寝室。用高年级的学生去带动低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内务管理,自我成长。管理的目的是要启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欲望,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管理训练。让高年级的学生除了要自我管理以外,还要能带动低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在离开家庭之后,能快速的适应集体环境。这种一带一的管理模式,能够减轻学生的管理负担。农村学校教职工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利用一带一的模式,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由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起好带头作用,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快速的适应技术,生活做好自我管理。

三、低年级学生内务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有的家长对学生过度的溺爱认为学生年纪还小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做不了,比如,吃饭穿衣服这些长大一点自然而然就自己会了,不用急着教。有的家长虽然有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内务自理能力的意识,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忙只能由老人带,没办法落实到实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学生自理能力。长久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能力。所以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

四、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好习惯

(一)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独立的重要性

《学校工作规程》指出:“学校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因此,通过组织家长一起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园地、网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意识改变家长一些教育观念,共同商讨培养学生内务自理能力的方法,配合学校共同来培养学生的内务自理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教育培养

在培养学生内务自理能力时,家长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床边贴穿衣服的步骤图片;在洗手间贴七步洗手法的图片、刷牙的图片等;平时家里可以经常播放贴近生活具有教育性的歌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形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包括家庭每位成员之间教育的一致性。

(三)以表扬鼓励为主进行激励自信心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级里开设了“光荣榜”每周请学生来评选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及时的对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在班级里树立好的榜样。

(四)心心相系,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记得学生们刚刚来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学校非常的好玩。三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往往是学生们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学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回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觉得比较熟悉。但是当他们进入到寄宿生活的时候,过了几天,大部分学生就开始出现了唉声叹气、情绪低落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想念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晚上在被子里哭,或偷偷跑回家去,甚至一些学生在长期的这样低落情绪当中导致了自闭,有了孤独感。应该怎么解决呢?首先,教师在平时要多关注学生们,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情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绪来跟学生们进行不同的交流,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只有当学生们把教师当作朋友,才是迈出了帮助学生自理能力提高的第一步,学生们不会觉得孤单。

(五)多些呵护,让学生们沐浴更多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所以说,要想做好寄宿生的工作,另外一点就是要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爱。学生们离开自己的家,将会长期的住在学校里,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就会感到孤单。教师要让学生们知道,这里也可以很温暖,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在这些寄宿生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特别的留意他们。尽管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基本上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但还存在一些学生没有很好的自理能力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多些呵护,从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引导他们提升自我管理和内务自理能力。

(六)学校管理层面保持重视

学校领导在新生的卫生成绩取得进步时,及时予以激励,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并且,将新生的宿舍内务表现与他们在校综合成绩进行挂钩,提高学生们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带头作用

一是对高年级学生更为严格要求,使其始终保持高年级学生的带领性;二是发挥高年级学生的辐射作用,积极帮助督促宿舍卫生落后同学一起保持宿舍环境整洁。给低年级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并帮助他们逐步独立起来。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带领低年级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寝室的内务大家一起做。

(八)联系家长,形成家校合力助学生成长

教师及时联系相关同学的家长,深入了解他们入学之前的生活习惯,以更全面的理解学生并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请家长也多多监督学生提高自理能力。

(九)举办活动,实践育人

在学校积极举办有关宿舍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宿舍风采大赛、宿舍收纳大赛、“宿舍是我家”主题征文等各种活动。

总而言之,在农村寄宿学校中,内务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本校开展一带一的方式,由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做好内务自理,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靳军.谈农村小学寄宿生内务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63):122-123.

[2]杨丕信.浅谈新时代农村中学寄宿生自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64):106-107.

[3]杨海燕.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生如何精细化管理[J].家教世界,2019(4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