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李静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重庆401320

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方法:2021年02月~2022年06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进行问诊的120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所致药物的分布情况。结果: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是皮肤系统共计52例,占比43.33%,呼吸系统次之,共计30例,占比为25.00%,神经系统共计28例,占比23.33%,其它共计10例,占比8.00%,临床表现为肌肉酸胀、关节疼痛、口腔溃疡、视力降低;从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来看,发生不良反应品种中,奥美拉唑最多,为54例,占比45%,雷贝拉唑38例,占比31.67%,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占比较低,分别为8.33%、15.00%。结论: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用药风险,应在临床用药中做到合理用药,但若在使用中尽早检查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规避不良反应,提高其临床用药价值,降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生素;合理用药;用药效果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近些年的消化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质子泵抑制剂生广泛应用于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胃酸的分泌[1]。但质子泵抑制剂这种强抑酸剂非常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运转人体功能的各类系统造成损害,并且受到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导致质子泵抑制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时要科学、合理[2]。本研究主要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效果,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选取于2021年02月~2022年0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问诊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2.35±1.24)岁。所有患者均无慢性疾病,病例完整,且知晓本次实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质子泵抑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症状等方面,对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所涉及系统或器官做出分析和总结[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所致药物的分布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20.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使用(±s)来表示,,而临床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等计数资料则使用(n,%)来表达,给予χ2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是皮肤系统共计52例,占比43.33%,呼吸系统次之,共计30例,占比为25.00%,神经系统共计28例,占比23.33%,其它共计10例,占比8.00%,临床表现为肌肉酸胀、关节疼痛、口腔溃疡、视力降低,具体见表1。

表1 120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n(%)]

所累以及人体系统

临床表现

例数

占比

神经系统

烦躁易怒(6例)、头晕或头痛(7例)、乏力(4例)、精神错乱(6例)、其他(5例)

28

23.33

呼吸系统

咳嗽剧烈(6例)、哮喘(11例)、呼吸困难(8例)、其他(5例)

30

25.00

皮肤系统

过敏性紫殿(6例)、红肿(10例)、皮疹(22例)、瘙痒(10例),其他(4例)

52

43.33

其它

肌肉酸胀(3例)、关节疼痛(3例)、口腔溃疡(4例)、视力降低(1例)

10

8.33

合计

120

100.00

2.2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

从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来看,发生不良反应品种中,奥美拉唑最多,为54例,占比45%,雷贝拉唑38例,占比31.67%,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占比较低,分别为8.33%、15.00%,具体见表2。

表2 120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n(%)]

药物

例数

占比

奥美拉唑

54

45.00

兰索拉唑

18

15.00

雷贝拉唑

38

31.67

泮托拉唑

10

8.33

合计

120

100

3讨论

质子泵抑制剂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效果良好的药物,其应用较为广泛,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居多,并且与抑制胃酸作用的强弱有关。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此来控制不同不良反应症状,提高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效果[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是皮肤系统共计52例,呼吸系统次之,共计30例,神经系统共计28例,肌肉酸胀、关节疼痛等其它临床表现,共计10例,占比8.00%;从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来看,发生不良反应品种中,奥美拉唑最多,为54例,占比45%,雷贝拉唑38例,占比31.67%,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占比较低,分别为8.33%、15.00%。综上所述,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用药风险,应在临床用药中做到合理用药,但若在使用中尽早检查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规避不良反应,提高其临床用药价值,降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淑玲,姜葵,陈鑫,等.质子泵抑制剂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病例回顾并可能机制分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9):852-856.

[2]张鑫,孙锐,蔡季辰,等.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病例资料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25(3):36-37.

[3]马静.我院2019~2020年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4):225-227.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1.14.086.

[4]王宏琴.临床药师干预对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北方药学,2017,14(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