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策

何华明

巴州航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   841000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跟随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相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产量的不断增长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城市垃圾处理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挑战。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量显著增加,带来处理困难,引发系列环境问题。国家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垃圾处理取得重大进展,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的发展明显滞后,需采取有效措施。

1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1.1污染土壤

生活垃圾分散堆积会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场建设也占用了大面积露天土地,垃圾有害成分不仅会在雨水入渗和地表水径流的共同作用下迅速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结构,扰乱土壤的正常施肥和节水灌溉功能,甚至在干旱时还会使土地作物无法正常耕种。

1.2污染大气

生活垃圾中含大量的有机物,其被消化降解后,会产生氨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散发的恶臭气味会引起人体不适,且含有多种致癌、致畸的有机挥发物,有害气体随着风扩散,污染大气环境。当垃圾随意裸露堆积时,会出现黑色恶臭的污染场景,造成蚊、蝇、鼠等四害滋生。

1.3污染水体

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容易造成水污染,其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中,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当白色垃圾被扔到海、河、湖中,会污染水体,甚至让不小心食用垃圾的生物丧命,造成生态失衡。

1.4危害人体健康

在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中,大气、土壤和水体都是有害物质的传播渠道,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将会直接引发各类疾病。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策

2.1垃圾填埋技术

垃圾填埋技术分为传统填埋和卫生填埋。传统填埋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将垃圾堆积在一起,不进行科学处理,会造成土壤及水体污染,被卫生填埋法取代。卫生填埋法是根据生活垃圾自然降解机理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特性,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手段,控制垃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技术方法。首先要科学选址和合理设计,其次运维管理要标准和规范,最后封场仍要维护和监测,直至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止。

2.2垃圾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应用在人口密集、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稀缺的一些发达城市,但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的烟气可能含大量有毒污染物,会对城市环境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焚烧与填埋相比,具有占地小、场地选择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及可回收余热等优点,是一种节能低碳和高效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近年来焚烧烟气处理受到重视,烟气处理技术不断进步,余热利用和尾气处理系统逐步完善,焚烧炉取得新发展,因此,我国将继续改进焚烧炉装置,开发一种新型垃圾焚烧炉,使其向高效、节能、低污染的国家战略方向稳步发展。未来垃圾焚烧将成为处理垃圾的主流工艺。

2.3垃圾堆肥技术

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垃圾生化堆肥技术已作为减量、回用、无害的途径之一。垃圾堆肥又称生化垃圾处理堆肥技术,适用于处理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废物,主要以厨房废物、花园废物等可降解生化垃圾为原料,利用自然微生物进行生化降解,并按不同工艺生产有机肥、饲料、沼气等。该技术有利于对特定生化厌氧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垃圾处理采用此技术,可减少农村垃圾填埋场的储存空间,延长农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此外,有机肥料也逐渐为更适合农村居民生活使用而开始投入工业生产。

3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对策

3.1垃圾处理设施应重视建设、强化管理

垃圾末端处理设施是垃圾管理体系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其安全运营是垃圾有效处理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终端分类处理设施齐全,才能保证垃圾分类有效开展。垃圾处理设施属于环保项目,从项目选址、前期建设到建成投用需要科学设计、严格评审、规范施工,不可一蹴而就,需消耗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针对上述垃圾设施处理能力不足问题,第一,应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做到垃圾源头减量,暂时延长现有设施使用寿命。第二,应科学谋划垃圾处理设施的项目建设,可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模式,采取BOT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管干分离的模式使垃圾处理体系运行得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且相邻的县市,条件具备的可由上级一盘棋规划,避免各自为营、资源分散。针对上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产能偏低问题,第一,减少渗滤液产生量,通过对雨水沟的排查修整及新增临时雨水明沟的方式,保证雨污分流效果明显;雨季阶段,减少填埋区垃圾暴露面积,做到填埋区域全覆膜,防止雨水直接进入垃圾堆体,渗滤液调节池采取浮动膜永久覆盖的方式杜绝雨水直接降入。第二,增加渗滤液处理量,可引入移动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根据渗滤液存量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设备规模和处理工艺,全量化处理工艺无浓缩液回流,相对浓缩液需回流的工艺处理费用较高,移动设备可与渗滤液处理站实现两条线共同处理、达标排放;还应合理定期更换处理膜等核心耗材,保障渗滤液处理站运行能效。针对上述垃圾产生量不足的问题,可将已填埋垃圾返采,协调采用卫生填埋法的周边县市清运垃圾,城市、农村垃圾应收尽收等方式保障垃圾焚烧项目正常运行。

3.2加强公民环保意识,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而是一个科学体系,综合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民众的素质高低。第一,应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一把手要亲自抓,各部门要承担职责、齐抓共管。第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全方位宣传,并多层次、多形式的宣讲,广泛发动宣传,全面教育培训,先期突出激励引导,可采取积分换奖品等形式,充分调动市民积极性,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三,全流程把控,严防“源头分类、中端混运、后端混处”的问题,保障分类垃圾有效分类处置。第四,全节点攻坚,起步阶段抓知晓率和参与率,推开阶段抓示范引领,全面铺开阶段抓盲点,巩固阶段抓考评执法。第五,全方位保障,加快立法进程,为垃圾分类提供法律保障,设立举报奖励制度,赋予居民督导权,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智能化管控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妥善解决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是提高居民公共生活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使人们更加重视垃圾管理,强烈希望通过顶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等具体对策,科学管理城市垃圾,实现最大限度减排、综合回收利用、完全无害化处理,为人类健康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邰旭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9):99-101.

[2]闫博源,罗辉辉,周光艳,史宏俊,骆振海.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发展方向[J].绿色科技,2021(10):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