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许友浩 ,何亚琼

宁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724400

宁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724400

要:伴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下食用菌栽培成为了林下重点经济模式之一,二者不仅能可以实现空间互补,还能够在光照、气候和水分等条件下实现互补互惠与循环协调发展,成为了各地区发展乡村经济和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满足了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对此本文将主要介绍林下食用菌的种类与林地选择,并提出具体栽培模式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林下食用菌栽培;覆土栽培;病虫害防治;温度与湿度

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食用菌栽培方式具有技术成本低和管理简单的特点。而我国地域十分老阔,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十分辽阔,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森林种类具有多样化特点。所以不同地区的食用菌种和管理技术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食用菌生长条件的菌种和栽培管理模式,与休闲观光条件结合在一起,推动该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林下食用菌种类与林地选择

从整体来看,我国食用菌种类十分丰富,很多食用菌都可以采取森林人工栽培的方式,包括香菇、草菇、双胞蘑菇、灵芝、灰树菇和茶树菇等等。另外,还有很多可以人工驯化的野生菌,也适合采取林下人工栽培方式[1]。在林下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要求其林地周边水源和空气都不能出现严重污染,保证林地生态环境的优良性和产品质量安全性。而为了解决水源不充足的问题,可以采取管道安装的方式引进自来水或抽取地下井水,确保水质能够满足食用菌栽培管理需求。另外,林地在栽培食用菌之前还要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做好排水沟和残枝废料的清理工作,保证畦床的长宽都符合菌种在撇具体要求,畦床在做好之后要晾晒几天,随后在表面上铺撒一层石灰进行杀菌与消毒。
、林下食用菌的重要栽培模式
(一)林间露地栽培

林间露地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林木之间的空地,将菌棒放置于体表的一种出菇方式,适合地表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秀珍菇和平菇等等,主要是利用林地理想的出菇环境减少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的成本[2]。同时,为了避免地表环境受到污染,还可以提前铺设一层膜或利用排架摆放菌棒,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好,还可搭建拱棚或覆盖草帘的方法实施管理。
(二)林下播种栽培

此方法就是在林下修整出满足规格条件的畦,随后将食用菌直接铺在畦上进行栽培,适用于羊肚菌、蜜环菌、姬松茸以及双孢蘑菇等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同时,采用林下播种栽培方式的食用菌培养料可以是发酵料也可以是生料,要结合食用菌栽培品种和当地实际情况具体选择。如果气候环境温度较高,那么最好是选择发酵料栽培方式,因为生料在高温环境堆放环境中,会在微生物降解的作用下释放大量热量,播种之后的菌种会被烧死。此外,播种之后要覆盖一层树叶,部分菌种需要在菌丝长满料层之后才能够正常出菇。为了能够对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还可以在畦上覆盖塑料膜或搭建拱棚。
(三)林下覆土栽培

林下食用菌覆土栽培方式就是在林地开挖或开畦,在其上方覆盖土层。此技术适用于长根菇、灰树菇和平菇等菌类栽培[3]。从技术角度来看,林下覆土栽培方法要求连片栽培的菌棒必须要在排列整齐的同时留出一定空隙,覆土厚度要保持在2-3cm左右,可以结合不同菌种进行合理调整。在覆土之后要采取一次性浇水的方法,在土层上覆盖麦秸或者树叶,确保土层内的菌丝保持良好透气状态,防止出现土层板结问题,获得保持水分的良好效果。另外,为了方便调节温湿度,还可以在畦周边开挖排水沟,栽培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不规则布局,充分利用小环境来生产优质食用菌产品,以此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措施
(一)合理贮藏与运输

在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过程中,采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掌握好采收时机十分重要。对此,必须要遵循适时采收的原则。因为采收过早将会影响产量;过晚也会降低食用菌产品的商品性。并且在每次采收结束之后,还要在第一时间去除床面上残留的老根和死菇等残留物,针对采菇留下的空洞也要用覆土填盖。通常情况下,食用菌在采收之后会在短时间内变色,商品性会大打折扣,如果在采收之后无法及时卖出,那么就要将其在冰箱中储藏7d左右。在食用菌运输途中也要做好低温处理,避免出现挤压和相互碰撞问题。
(二)温度与湿度管理

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主要是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的自然温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完成的,与室内人工栽培模式相比,成本投入响度比较多,温度控制也采取了覆盖地膜、秸秆和拱棚等方式[4]。常见的菌丝生长温度会控制在20-26℃范围之内。令爱,适度调节管理需要结合食用菌生长需水来决定,在菌丝体生长期内,大部分食用菌都要求培养料保持在60%-65%的含水量,控制湿度也要控制在70%左右。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最好是以潮湿环境最为理想。
(三)病虫害防治

与温室和大棚栽培模式相比,林下食用菌栽培模式发生病虫害威胁的几率较小,常见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一是要重视栽培环境卫生管理,在播种以及摆放菌棒之前应当彻底清扫畦床,对枯枝烂叶与杂草积水进行及时清除。而是要在畦床周边喷洒石灰进行杀菌消毒。三是要在畦床上方或周围环境做好蚊蝇捕杀措施,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小范围污染问题,还可以在感染部位撒上石灰粉,清除遭受污染的菇体,确保污染源能够得到有效减少。另外,在发生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威胁时,还要控制好农药喷洒量,使其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农药使用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是一种生态友好型产业,充分发挥了空闲林地和农林生产剩余物的优势,在栽培过程中不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管理起来也十分便捷,特别是在仿野生栽培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节省劳动力,还能够获得理想可观的收入。
参考文献:

[1]郑德平.竹林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模式探索[J].绿色科技,2022,24(03):110-114.

[2]韩明臣.延安市林下食用菌栽培模式浅析[J].陕西林业科技,2021,49(02):53-55.

[3]贾宝光.野生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23):65-66.

[4]刘萍,耿军,徐刚,刘新浩.山东省常见林下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09):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