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为本,以劳立身,筑梦青春——溧阳市第五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以勤为本,以劳立身,筑梦青春——溧阳市第五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吕敏,吴艳

溧阳市第五中学   213300

摘要:2020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抓住关键环节,灵活运用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方法,强调学生全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以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并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劳动小达人、小裁缝、小木匠、小工人、小菜农

一、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

20214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其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抓好。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不要养成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

《指导纲要》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在中学生头脑中扎根、交融、固化、升华,从而发挥劳动教育在立身、立心、立德中的基础作用。为响应国家号召,科学落实劳动教育的政策,溧阳市第五中学决定积极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活动。

二、融合统整,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生活是教育的根基与土壤,教育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方方面面。过什么样的生活,便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只学习书本上的文字知识,而不从真实生活中感受触碰真实,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假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教育。聚焦于的教育就是尊重、丰富、完善人的生命,而劳动是我们从猿类进化为人的重要标志,这是人类进化适应生存和发展的本能活动。但反观现实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群体性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未成年人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尊重他人和劳动果实、不拼搏奋斗指望坐享其成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或许脱口就可吟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诗句,或许也早已在网络世界中畅行无阻,但却因为课业忙”“没时间”“不重视等原因,越来越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也正因此,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视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凸显着劳动教育被淡化、被弱化的现实。

结合近几年青少年学生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重视劳动,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尤为急迫。除了生命、生活、生存三生教育的缺失,还面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匮乏,流于形式,城乡二元结构学校生命关怀缺少等问题。特别像我们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家庭条件复杂、认知层次不高、生命关怀缺少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我校结合校园实际,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指向的是劳动意志、劳动品质、劳动能力的培养,在新发展阶段,劳动教育的关键在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工匠精神的人才。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不愿亲身实践,不愿出力流汗,是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劳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造了人,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永远无法脱离劳动。

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用掌握的规律和技能指导劳动实践;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束条件,制订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发展基本的设计能力;能使用常用工具与基本设备,采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中国人自古就以勤劳著称于世,勤劳是劳动者最基本且最可贵的品质,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味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品质、珍视劳动的价值。使学生想要涵养劳动情怀,培育劳动品质,劳动者要做到自觉自愿地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体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协作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无论社会分工如何变革,脚踏实地、用心学习、潜心实践是永远的主题。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即: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塑造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的积极愿望;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发扬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

三、开展系统性劳动教育,细作劳动小达人培养途径

劳动教育核心在教育,关键要劳动。不论是生产性、生活性,还是服务性劳动,都必须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劳动,是出力出汗的真实劳动。而想要在亲身劳动实践中深刻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那就必须提供给劳动者劳动的场所和实践的空间。在长期劳动教育实践中,溧阳市第五中学基于国家领导人指导思想,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并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角度,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为重点,设计了小裁缝布艺、小木匠木作技艺、小工人生产实践、小志愿者劳动服务、小菜农农场体验等多类劳动小达人培养课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劳动经历,获得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裁缝”——布艺课程培养艺术素养

布艺即指布上的艺术,是古时期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我校结合布艺艺术特点和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设布艺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由学校美术老师指导,已在我校开设了几个年头,并且还获得过综合实践项目大奖。本课程重点在学习布艺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等,用废弃的布料等材料进行再利用而创作一些简单的家居和日常装饰等,既环保又实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同时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育和劳动教育发展。

(二)小木匠”——精细木作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精细木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技艺特征提倡坚持三项原则,一是木材不作现代化处理,以最大限度保持木材的自然属性;二是图纸不标公差,以提高作品精准度与整体形态的艺术效果;三是鼓励学艺者以传统经典作品为范,在实践中领会并掌握核心内涵与技艺精要。精细木作技艺是我国历代从艺者千年智慧的结晶,成就突出。2021年,我校邀请两位此项目的代表性传人杨金荣和章正一,给学生们开展非遗文化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不仅使师生们体会到了国家非遗项目(精细木作技艺)绝佳的技艺,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更有效拓展了我校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是我校进一步开展非遗文化(精细木作技艺)活动的保障。我校现已准备好了木作工艺教室,将引进这项非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地跟随精细木作技艺老师学习这门手艺,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自身生产劳动技能的提升,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小工人”——工厂劳动服务社会生产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实践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江苏百思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立劳动实践校外和校内基地。该公司是一家集模具制造、维修,注塑产品、厨房用品、卫生洁具的研发、制造、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企业法人杨建才也是一位社会爱心人士,多次与我校合作,设立百斯福奖学金,奖励助学优秀学子。我校与其初步合议:公司提供部分流水线工作岗位给学生实践,在校内开设百思福装配小车间,并给予认真实践、做出劳动成果的班级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作为班费,学校也将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懂得

劳动创造生活的生存观念,让学生学会一些劳动生产技能,让学生体会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从而获得成就感,真实感受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自身价值,珍爱生命,好好生活。通过小工人生产实践活动,可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立体教育网络,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四)小志愿者”——社区服务弘扬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将继续与社区、村委、与敬老院等单位合作,创设有意义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既能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又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弘扬志愿精神、践行劳动教育。

(五)小菜农”——校园农场体验农耕文化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而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生产,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需要了解学习农耕文化,必须担起传承文明的使命。我校开辟了一块校内蔬菜种植基地,精心打造校园农场,开设耕读课程,植入农耕文化,让学生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深刻体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这块校园农场既成为生物课的课外实践基地,又是学生劳动课程的内容,还是学校食堂的蔬菜供应源。通过校园农场的体验式学习,不仅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锻炼协作劳动能力,启发思维,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劳动收获的快乐,提升生活幸福感,领悟劳动的真谛。

(六)劳动小能手”——劳动周活动培养生活技能

日常生活劳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会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是一个人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学校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后,开展劳动周主题德育活动。一方面,通过黑板报、手抄报、作文等形式,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劳动、班级劳动和家务劳动,通过照片、视频、美篇等形式展示学生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这些方面的生活技能。最后,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任务要求,设立培养目标和奖励标准,评选最优劳动小能手。从而激励广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培养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爱家庭的主人翁情感。

劳动教育不只是一课”“一个活动,而是信仰和传承,具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也不是让学生受累的压力和难题,而是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做奠基。青少年学生们劳动的习惯、能力,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在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的摇篮,不仅要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行为及品质的初步养成,而且要追求学生在社会责任、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劳动教育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校将继续坚持以育人为导向,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课程,让劳动变成学生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作用,让劳动之花开遍学校的每个角落,开遍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