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宁梦婕,赵海,王嘉祥,杨炳乾,崔璐鑫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山西 朔州 036000

摘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安全自然因素包括煤矿生产环境中的隐患。其中以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矿井五大灾害为主要内容。由于这些隐患具备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人们不容易预防和察觉,因此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直接性的巨大威胁。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安全事故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可以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管理;有效路径

近些年来,煤矿事故发生的次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煤矿生产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这得益于中国制定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文件。政府和煤矿企业通过共同努力,有效防范了特大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由于中国煤矿情况的复杂性,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压力很大。因此,还有必要加强煤矿管理工作,从而预防煤矿安全事故。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安全管理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工业机器环境等。人的因素包括人员构成、人员素质的达标状况、人的工作环境等。而从系统角度看: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器(含技术)、环境组成的并伴随着煤矿的动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系统的构成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机器的因素、环境因素等。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人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维持者、控制者和完善者,所以人的素质及安全管理观念是这一系统的核心。虽然煤矿的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安全事故仍有发生的可能性。经过大量现场实践统计,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形式主义严重、人员流动性大、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及安全专项资金匮乏等。下面将分别对这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1.1形式主义严重

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在这个系统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在这中间,对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目前,很多煤矿安全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虽然煤矿企业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开会,但是仍有管理人员对一些规章制度缺乏理解,这导致在管理时很多制度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a)煤矿工人的素质不高,对一些规章制度缺乏深刻的理解。很多规章只是给出了一些准则,并未给出一些具体的实施细节。b)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很多煤矿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矿工放松了警惕,在执行一些安全规程时存在敷衍的行为。此外,由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内容过于烦琐,工作人员难以深入地理解一些细节,为了应付煤矿检查,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长此以往,很多安全问题被忽视,必然会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1.2人员流动性大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不安全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造成煤矿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突发性失衡,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从煤矿环境的自然要素定义,包括煤矿工业的自然地理状况、工业场地的环境状况等。它包括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固有的环境、工作面的隐患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从煤矿生产的主体——人的角度定义的在生产中出现的危害安全的行为总和。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井下生产的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流动性大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安全培训压力大。煤矿企业为了生产,必须要使员工上岗,为了保证上岗的安全性,需要对员工进行生产培训。由于培训的内容很多,很难在短时间内使新来的工人掌握一些安全的技巧,这使得安全培训压力大。b)井下不便于管理,而新来的工人不懂得一些安全规章制度,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违规操作行为,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据大量煤矿生产管理情况总结而来的,多是一些原则,并未给出一些实施的细节。这导致煤矿企业存在不同的理解,在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煤矿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井下管理人员相互串通修改数据等。因此,现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安全专项资金匮乏。随着煤矿现代化的进行,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管理,需要购买一些设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安全设备购置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a)煤矿企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购置安全设备;b)煤矿企业不愿意拿出安全专项资金,主要是因为用于安全设备的资金量很大,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煤矿安全管理的加强

以上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加以解决。经过大量的现场实践总结,应建立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关键岗位人员流动性,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加大对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考虑到要进行安全管理的地方比较多,而且项目比较烦琐,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管理很难保证管理效果,为此,需要建立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采用信息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整个矿井安全状况的全面检测。采用地面显示系统,使相关人员对井下的生产状况一目了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在地面指挥中心及时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引起的后果。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有:a)实现了管理的集中化,通过传感器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实现了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b)实现了减员提效,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对井下管理人员的需要,很多数据实现了自动化采集。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对于防范煤矿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煤矿安全状况虽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着形式主义严重、人员流动性大、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及安全专项资金匮乏等问题。为此,应从建立现代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控制关键岗位人员流动性、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及加大对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等方面来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梁昊.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1(10):180-181.

[2]张广锋.探索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