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在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创新管理在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胡晓东

温州市鹿城区德伊贝格幼儿园325000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科教兴国和教育创新是我国的发展战略。关注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运用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整体教育水平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当前,农村小学管理受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方面都较为落后,很难农村学校治理提供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村现代化深入发展,农村教育管理亟待改革,在此形势下,农村小学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管理。

【关键词】:创新管理;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引言

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生在此时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时期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效的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学习,促进智力的多元发展,还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基。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视学校管理工作重视,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学校管理办法,更好地满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落后

就当前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小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学校就只是学知识的场所,过于关注文化课,提高教育要求,布置繁重的作业,教育观念非常落后,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这与“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也是极为不符的。不仅如此,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教育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经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日常教学中只关注理论知识讲授,却忽略了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这种利用过去方法面对现代教育的模式是非常不正确的,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二)教学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现阶段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而言,内容过于传统,再加上之前实施的教学管理体制对教育管理者影响颇深,所以,当前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依然沿袭的是最初的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多,涉及范围大。首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务工作人员存在执行力不强的情况,认为教学管理“差不多”就行,不必较真,没有统一的规范;其次,在相关管理制度上,形式化现象非常严重,制度实施缺乏连续性,也正是因为缺乏制度的约束,教师很难定期参与考勤,听课评课也不够积极,学校很难对教师进行准确的教学评价,更无法体现在教师平常的绩效考核中。在长期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日常教学比较随意,最终只会降低学校的师资水平,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够理想

在平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备课时出现抄教案、全盘照搬PPT的情况,上课也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布置更不合理,只一味地要求学生抄写,缺乏探究性的作业,毫无意义;另外,从师德建设方面来看,教育学生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发挥出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职业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够。而学校又不够重视这些问题,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差异大,尤其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存在很大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

二、创新管理在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优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深化管理改革,优化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是最关键的环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也一样,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应该是完善的制度体系,再加上人性化的人本治理相结合。传统管理背景下学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创新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平均分配制度下,工作人员认为自己端着铁饭碗,无法激发工作人员为教书育人的进行创新探索的积极性。教学管理改革,就要用制度规范学校师生的言行,再结合人性化的服务和激励机制调动参与教学人员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要把学校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内部管理岗位全员竞聘,只有把竞争机制融入学校管理中,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要全面的涵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客观地反馈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动态地对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完善内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对一个民族而言,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同理,创新对学校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懂创新,学校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进,就很难满足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需求。作为一名学校管理工作者,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掌握学校教育、管理的最新理念和知识,创新学校管理方法,在提升课堂效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更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要想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的思想模式,紧紧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开展学校管理工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融入人文和科学教育,促进其道德、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整体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要想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第一,对有关小学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稳定的教师队伍的形成是以高素质教师为前提的,因此,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师招聘工作,聘用教师前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其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和教育理念,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优先选择综合素养高的教师。第二,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可将校内培训和校外学习结合起来。校内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为主,邀请专家开展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校外学习主要就是引导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沟通互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了解更多的教学情况,丰富教学视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学校更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各类教学方法的讲授和对学生心理的解读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师德师风教育,因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

结束语

总之,农村小学创新管理机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磨合、调整和完善。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创新管理是农村教育事业迈向新征程的第一步。作为一线的农村教学工作者,需要坚定不断开拓创新的信念,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与时俱进优化管理理念来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行宏.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4):333.

[2]颉瑞斌.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学校管理质量[J].家长(上旬刊),2020(6):97-98.

[3]马安超.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