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研究

李光

河北地质大学

摘要:“四史”学习教育主要内容指的是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将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作为研究背景,将推动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作为研究目的,围绕党的“四史”学习教育将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具体内容作为参照针对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四史”;党建;高校;学习教育

引言: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同志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做出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提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1921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征程,为中华人民打造了和谐、稳定、富足、幸福的生活,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高校作为国内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输送的关键要地,有必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是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党史与新中国史到现如今的“四史”,高校应紧紧跟随党中央的历史新起点,通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新的政治面貌革新办学,优化办学,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助力。

一、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分析

(一)党史学习教育内容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中党史的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高校整体教职工成员将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将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所以党的历史与党的成功经验就是高校方式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果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比作一部书籍,那么在翻阅这部书籍的过程中能够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始终贯穿着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执政党建设、改革事业以及执政党领导国家开展各项工作具备重要意义。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重视党史的学习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明确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内容,在珍惜当下的基础上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致力于自身社会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从而从内心层面上切实的实现高举旗帜。

(二)新中国史学习教育内容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中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至今的历史,具体而言高校应从开创历史、开辟新篇、重大事件、重要发布、卓越成就五个层面展开新中国史学习教育。具体内容见下述:新中国的开创历史主要涵盖小康社会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等内容。开辟新篇主要涵盖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当代世界的两个问题“和平、发展”、改革开放、“863”计划等内容。重大事件主要涵盖天网追逃、奥林匹克运动会、1977年恢复高考、澳门回归、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金砖国家峰会等内容。重要发布主要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扶贫、和平统一、可持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等内容。卓越成就主要涵盖“蛟龙”探海、高铁复兴号、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辽宁号”航母、载人航天工程等内容。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内容是强化高校教职工对中国发展历史认知的关键学习内容,同时对于高校教职工感悟与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具备重要意义,使高校教职工能够在思想上更为坚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激发高校教职工推动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实践的勇气与意念。

(三)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内容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已有43年,对于改革开放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具体围岩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一方面具备传统和内核的性质,而另一方面又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那么在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中融入,教师工则需要在明确传统内核形式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任何理论的发展均是从一个初始阶段发展到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而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精神动力可驱动着主体逐步去完善与创新,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主体”就是高校整体教职工,而精神动力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完善与创新的目标则为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模式优化与教育新格局的形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于高校开展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内容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中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追根溯源”,明确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够明确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发展,才能够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独立的走出具备自己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倍加珍惜当下高举中国社会主义旗帜。同其他三史相比较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时间跨度较大,需要从不同的时间段去认知与学习[1]。本文就不同的时间段简要的叙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内容,具体见下述:第一阶段高校教职工成员需要了解1516年至1848年时间段所存在的空想社会主义内涵与发展过程;第二阶段高校教职工成员需要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时间、创立内容以及创立的人物;第三阶段高校教职工应学习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第四阶段,高校教职工需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初步形成的时间及相关内容;第五阶段,高校教职工应明确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始终保持信心持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六阶段,由1978年至今明确43年来改革开放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于中华振兴所存在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结合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分析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强化高校内部党员、教职工对党情与国情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帮助高校内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思维,知史励行以更好的应对新时期下教育领域的大变局。其次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通过在“四史”学习教育内容中汲取智慧、获取力量使高校教育事业在新时期下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最后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保证高校能够与时俱进仅仅跟随中国社会特色主义发展步伐,知史爱党强根铸魂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去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二)意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高校深入贯彻“四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重要意义[2]。首先学习“四史”是党员与教职工正确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明确党和国家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教育实践始终具备生命力,从本质上实事求是认清国内经济发展对教育领域所提出的需求,趋利避害懂得利用历史的眼光把握住教育事业的前进方向。其次学习“四史”是高校党员与教职工应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条件,而学习“四史”后高校党员与教职工通过教育实践可“有理有据”的剔除校内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纠正或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与精神形态,使高校学生走出没有硝烟的战场培养高校学生的历史观。最后学习“四史”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提高高校教育实践治理能力水平的必要手段,一个成熟的政党团体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的团体,就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而言,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遵循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经验,以持续的学习、动态的完善、全面的革新壮大高校教育事业。

三、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途径

通过上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四史”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且不同历史跨越着不同的时间点,所以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校党建部门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体,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本文建议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四史”学习教育实践。

第一,考量“四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加之校内教职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存在理解与认知上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建议高校党建部门利用信息设备,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相贴近的学习教育案例素材,将其作为教育资源,透过实际的事情、从生活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党建部门可利用VR技术,将各个历史的发展脉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优化学习教育场所的氛围,给予党员或教职工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使党员或教职工“走进四史”、“走近四史”[3]

第二,考量“四史”学习教育的严肃性,加之校内教职工与党员的工作任务,高校党建部门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重视活动形式的优化。所以本文从红色故事、红色革命与红色精神的视角提出,高校可开展红色教育故事活动,组建一支“四史”宣讲队伍,党员与教职工不仅是受教育主体,同时也是宣讲主体,一方面重视“四史”学习教育内容对手教育主体的输入,另一方面强化受教育主体“四史”学习教育内容的输入能力,使其在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感染高校学生。

第三,考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需求本文建议将“四史”学习教育内容纳入到高校学生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之中,同时还应重视在学生受教育整个过程中的融入,例如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内容鼓励各年级组开展班级板报评比,引导学生自主接纳“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或组织学生参观和浏览当地或周边城市区域的党史馆、红色革命纪念碑等,在减缓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四史”学习教育内容的感知[4]。此外本文建议高校将“四史”学习教育内容与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相融合,潜移默化的规正和强化学生的历史观、家国意识与价值观。从思政的角度上看新时期下学生对“四史”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报国意识,促进学生社会价值的发挥,使学生能够有勇气有责任心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内容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蓬勃发展具备重要意义,本文从内容、目的、意义、途径四个方面对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内容进行研究,总体来看“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应是高校党建部门的责任,也是新时期下高校整体成员所必须为之努力的一项任务,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参与学习者应重视内涵与思想的领悟,并将其融入至办学实践与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为开辟高校党建新格局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庄越,陈燕.高校学生党支部“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1):35-38.

[2]唐壮东. 将“四史”教育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N]. 广西日报,2021-01-04(006).

[3]庾向芳,秦淑娟.“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6):113-118.

[4]穆标.关于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J].文教资料,2020(33):119-120.

作者简介:李光、讲师、河北地质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