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混合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混合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孙孝仁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医院外一科 福建福州 3505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混合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5月混合痔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两组术后3d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3d后炎性因子得到改善;观察组WBC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肛门狭窄、尿潴留、赘皮残留、大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4)。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能降低混合痔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手术安全性较高,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相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混合痔;炎性因子;并发症

混合痔是在肛门同一方向同时存在内痔与外痔的疾病,临床以肛门肿块脱出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便血、疼痛及肛门坠胀感等症状[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2]:混合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占全部痔疮的22.8%,影响居民生活及健康。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混合痔患者重要的手术干预方法,通过单纯切除痔核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手术治疗时对脱垂黏膜处理要求较高,且手术创伤较大。自动痔疮套扎术则能减少脱垂部位,有效的上提或复位脱出的肛垫,减轻患者手术创伤,但是该手术对混合痔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混合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5月混合痔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26-71)岁,平均(47.39±6.21)岁;体重指数(BMI)(18-29)kg/m2,平均(22.15±3.21)kg/m2;痔疮分期:III期28例,IV期11例;观察组39例,男13例,女26例,年龄(27-70)岁,平均(47.51±6.25)岁;BMI(19-30)kg/m2,平均(22.21±3.25)kg/m2;痔疮分期:III期26例,IV期13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3]中混合痔诊断标准,痔疮分期III-IV期;(2)病情稳定,能进行沟通与交流;(3)拟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且患者均可耐受。排除标准:(1)合并肛周脓肿、恶性肿瘤者;(2)中途放弃治疗或中转上一级医院者;(3)伴有精神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拟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充分暴露内痔。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在肛门镜辅助下精确的划分切除的痔核区(以降低肛门狭窄发生率)。采用组织钳将外痔向外牵拉,充分暴露内痔,并于外痔部分作梭形切口,逐步剥离外痔到齿线上0.3cm左右,以大弯血管钳夹内痔基底部后给予结扎,在距离结扎线0.5cm部位剪除痔组织。再次检查创面,对于未见活动性出血者利用纱布固定、压迫出血面,凡士林纱条置于肛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6h根据患者恢复进食。

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干预。将肛门镜常规置于肛管中,常规连接外缘连接的负压抽吸系统,置入套扎器枪管并对准目标组织,在负压抽吸下组织被吸入枪管内。拉动弹力线开关,使套扎环弹出枪头,反复拉动弹力线,直至弹力线没有进程。 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的组织,剪断弹力线。上述操作完毕后,观察手术区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再次检查内痔套扎情况,对于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常规采用缝扎止血,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术后3d评估患者效果。

1.4 观察指标

(1)炎性因子。两组手术前、手术3d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4];(2)并发症。记录两组围手术期肛门狭窄、尿潴留、赘皮残留、大出血及感染发生率。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两组术前炎性因子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手术3d后炎性因子明显降低;观察组WBC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组别

时间点

CRP(mg/L)

WBC(×109/L)

观察组(n=39)

手术前

9.38±0.63

14.39±1.63

手术3d后

4.32±0.41#*

7.45±0.81#*

对照组(n=39)

手术前

9.41±0.66

14.42±1.65

手术3d后

7.34±0.51*

11.42±1.21*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手术前比较,*P<0.05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围手术期肛门狭窄、尿潴留、赘皮残留、大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4),见表2。

表2 两组安全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肛门狭窄

尿潴留

赘皮残留

大出血

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39

0(0.00)

1(2.56)

0(0.00)

0(0.00)

1(2.56)

2(5.13)

对照组

39

1(2.56)

1(2.56)

1(2.56)

0(0.00)

1(2.56)

4(10.26)

/

1.526

P

/

0.891

3 讨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混合痔患者常用的干预方法,能切除痔疮组织,且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但是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会影响肛门功能,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自动痔疮套扎术则能最大限度减少脱出部位,可提升和复位脱出肛垫;手术过程中能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建立混合痔良好的血供,可支撑和固定肛垫,能促进肛门外观恢复到平整化状态,可剪除多余的痔核,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最大限度保护肛垫。本研究中,两组手术3d后炎性因子得到改善;观察组WBC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肛门狭窄、尿潴留、赘皮残留、大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4),从本研究结果看出,自动痔疮套扎术能减轻混合痔患者炎性反应,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自动痔疮套扎术能降低混合痔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手术安全性较高,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相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坚明,丁佳妮.自拟消痔汤熏洗辅助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4):623-624.

[2]许韵,严满红,袁保.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痔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老年患者的疗效[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3):696-701.

[3]谭正洋,高贵云,邓如丹.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减压术治疗老年嵌顿痔的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6):946-948,952.

[4]张坚明,丁佳妮.自拟消痔汤熏洗辅助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4):62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