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和使用传统低温冰箱制备冷沉淀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3

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和使用传统低温冰箱制备冷沉淀效果对比

肖金花

龙岩市中心血站 福建省 龙岩市364000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和使用传统低温冰箱制备冷沉淀效果对比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血浆袋数为86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3袋,对照组采取传统低温冰箱,实验组采取平板血浆速冻机,对比两组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速冻情况下的温度、血浆制备效果以及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结果:实验组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冷沉淀的FVIII、Fbg,实验组更好,比较两组制备血浆效果,两组血浆蛋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Fg、FⅤ、FⅧ指标均为实验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速冻时间更短,结论:临床上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效果更好,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速冻所要求的温度标准,还可以保障制备血浆效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平板血浆速冻机;传统低温冰箱;冷沉淀效果

随着当前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冷沉淀制品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以血浆为例,血浆作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当中可以起到运输维持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当人体失血量超过体重的30%,极有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这类患者需要输注血浆,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效果。血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才可以使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速冻,在速冻期间可以保障血浆中不稳定凝血因子的活性,确保血浆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将血浆放入血浆速冻机中可以达到良好的速冻效果,这类医疗仪器具有冻结速度快、温度低等优势。以往通常选择采用传统低温冰箱对血浆进行速冻处理,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因此,找到一个更加有效的医疗速冻仪器就显得尤为重要。平板血浆速冻机比之传统低温冰箱传热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不仅可以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可以保障血浆制品的品质,具有制冷时间短、速冻效果好、量大、操作方便等多重优势。接下来,本文将就传统低温冰箱与平板血浆速冻机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血浆袋数为86袋,将其按照不同的医疗仪器类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袋。

1.2仪器与材料

选取全自动全血成分血分离机(生产厂家:德国LMB);平板血浆速冻机(生产厂家:多美达(深圳)电子有限公司;型号:MBF21);传统低温冰箱(生产厂家: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型号:MDF-U53V);促凝活性测定试剂(生产厂家:希森美康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全自动血凝仪(生产厂家:希森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00mL 采血袋(生产厂家: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温度计(生产厂家:浙江微松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

采集400mL 全血 86袋,对采血袋进行检查,确保其中无凝块、无异物,检查血液的质量、比重等符合要求,采集过程小于6min,在全血采集后8h内离心处理,时长为10min,温度为4℃,经过两次离心处理,确保其中无残留红细胞,随后将其制成200ml新鲜冰冻血浆。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

(2)对比两组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

(3)两组速冻情况下的温度对比。

(4)对比两组制备血浆效果:Fg、FⅤ、FⅧ、血浆蛋白。

1.5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 28.0进行数值调研,本实验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s)、[n,(%)]进行表示,为证实此次实验的统计学意义,分别进行t以及X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样本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对比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样本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FVIII(u/ 袋 )

Fbg(mg/ 袋 )

对照组

43

40.43±5.12

121.45±8.46

实验组

43

53.46±5.54

127.12±10.21

t

-

2.766

2.737

P

-

0.007

0.008

2.2两组样本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极大差异性,据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样本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对比[n(%)]

组别

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袋

正常(袋)

合计(袋)

发生率(%)

对照组n=43

8

35(81.4)

43(100.00)

8(18.6)

实验组n=43

0

43(100.00)

43(100.00)

0(0.00)

x2

-

8.821

-

4.195

P

-

0.003

-

0.041

2.3两组样本速冻情况下的温度对比

实验组速冻时间更短。见表3。

表3 两组样本速冻情况下的温度比较

组别

平均温度(℃)

对照组

实验组

起始

25.1

25.2

5min

4.2

5.7

10min

1.7

-0.8

15min

-1.1

-3.1

20min

-1.5

-15.5

25min

-2.5

-30.1

30min

-10.3

-40.0

35min

-20.1

-40.0

40min

-27.7

-40.0

42min

-30.0

-40.0

45min

-34.2

-40.0

50min

-40.0

-40.0

60min

-40.0

-40.0

2.4两组制备血浆效果对比

两组血浆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其它指标,显示实验组更好,具有较大差异性,据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制备血浆效果对比(±s)

组别

Fg( g /L)

FⅤ( IU/mL)

FⅧ( IU/mL)

血浆蛋白( g /L)

对照组n=43

2.12±0.54

0.12±0.21

0.42±0.34

63.49±5.29

实验组n=43

2.85±0.52

1.45±0.46

1.84±0.88

64.57±5.68

x2

6.385

17.247

9.870

0.912

P

<0.001

<0.001

<0.001

0.364

3讨论

血浆当中的冷沉淀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血浆成分,主要包含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FⅧ、凝血因子xⅢ等。根据临床上相关报道表示,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温度、时间以及速冻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等,均会影响这些成分[1-3]。因此需要着重关注这方面的医疗速冻仪器,从而保障血浆能够完全符合标准,避免患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浆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我国医疗行业逐渐发展,对于这方面已经有了明确规定,根据发布的相关政策条例中,在制作新鲜冰冻血浆时应当注意缩短速冻时间,控制在60min内将中心温度降至-30℃以下[4-6]。平板血浆速冻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速冻机,通过金属压板可以直接接触到血浆,传热性能良好,并且整体降温速度更快,内容量大,一次性可以冻结多袋血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在运行过程中噪音声较大,仪器价格更加昂贵,散热量比之传统低温冰箱更大。因此研究合理、效率高的血浆速冻机对于医疗行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多名专家学者对于平板血浆速冻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各类实验证明了其中的优势,表明这种速冻机更加符合血浆制备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速冻效果,对血浆内的各类活性因子影响较小,更具有可靠性与有效性[7]

以上可以看出血浆速冻机的功能会对血浆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找出更为有效的速冻方法,本文选择抽取86袋血浆制品作为研究样本,应用传统低温冰箱为对照组,应用平板血浆速冻机的为实验组,依据上述表格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样本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速冻过程中,实验组对血浆的影响更小。对比两组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实验组正常袋数为43袋,占比为100.00%,而对照组无法使用的血浆袋数为8袋,占比为18.60%,正常袋数为81.40%,两者差异巨大(P<0.05)。将两组速冻情况下的温度进行比较,实验组速冻在30min时温度就已经到达-40.0℃,对照组则在50min才可以到达-40.0℃,这说明平板血浆速冻机速冻效果更好,在短时间内就已经达到了理想温度,更加符合血浆速冻的各项需求。将两组制备血浆效果进行对比,在血浆蛋白指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其它指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平板血浆速冻机效果更好。本次研究存在不足,由于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时间不够长,所以研究还存在欠缺。研究结果的验证,还需要在未来继续深入,加大样本数,并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研究,不断完善研究的内容,才能让研究结论更加全面。希望以后深入研究后,为临床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案,提高血浆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提升我国医疗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平板血浆速冻机在临床上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在30min内达到速冻效果,更加符合国家标准,对于血浆的影响较小,速冻后仍然可以保证血浆能够正常使用,与传统低温冰箱对比,优势更加明显,相信随着未来不断进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完善,从而促进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前旭,陈营莹.血浆制备时间及速冻方法对冷沉淀质量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01):37-39.

[2]张秀娟.平板血浆速冻机对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4):74-75.7.

[3]王安敏,蒙乐臻.医用低温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48(05):1243-1246.

[4]夏文龙,张一,杜文新,等.风险管理在血浆速冻机技术审评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03):3

[5]张健,姚勇.两种速冻机速冻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03):271-273.

[6]汤旭光,傅奇.装盒血浆采用两种速冻方式速冻效果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9):1285-1287.

[7]黄艳华.血浆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01):161-163.

作者简历:肖金花出生年月:1979.12.09女籍贯:福建长汀民族:汉学历:大专毕业学校:福建省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职称:主管护师专业研究方向:血液成分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