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参与危急重症临床经验培训班意愿的内容与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护士参与危急重症临床经验培训班意愿的内容与效果研究

邓筱梅

桐梓县中医院,贵州桐梓 563200

摘要 目的:以培训具有丰富危急重症应对经验的护士为目标,结合学习和讲授特点,设计桐梓县骨干护理学员学习的培训方案,采用危急重症课程培训、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等工作方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分析指标有三,分别为:(1)课程的听取形成性评价;(2)课程的讲授形成性评价;(3)课程的安排形成性评价。 方法:上述三种指标满意度均较高,护士愿意接受危急重症临床经验培训的占大多数。结论:护士培训需要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融合听取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以人为本,促进护士认识改变,达到提高危急重症应对能力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护士;危急重症;培训方法

急重症临床经验护士的培训,其目的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团队努力更新经验护士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打造极具高质量的护理团队,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真正促进医院护理品质与安全。本次培训班由桐梓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于2021年7月10日正式举办,历时2个月,经过168余学时的理论培训、情景案例技能演练及考核,最终以理论占40%,技能占60%总成绩,47名护士全部取得我院此次培训结业证书,其中1名护理人员因疫情原因放弃考试,全员培训合格率达98%。所有学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能准确把握学科定义,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胜任现代的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患者,明现提高了护理操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增强医护配合能力[2]。本文就桐梓县骨干护理学员培训班的完整案例进行描述性研究,阐述危急重症护士培训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本着推动本次危重症临床经验护士培训工作高质高效,桐梓县人民医院在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院、保健院、民营医院6家中精心筛选培训对象,具体有确保培训对象能够在所在护理领域具有代表性,能够在本次培训中代表各自护理领域学有所获并传道授业解惑。培训对象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备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年以上;二是学历要求大专以上;三是护理人员要热爱护理工作,有良好职业素质。本研究采用危急重症课程培训、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等工作方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分析指标有三,分别为:(1)课程的听取形成性评价:从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编排的合理性、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等9个方面打分;(2)课程的讲授形成性评价结果: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表达能力、亲和力、等11个方面打分;(3)课程的安排形成性评价结果:从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现场服务培训辅助工具的准备等3个方面打分。

2 实施过程

2.1 明确培训方式及时限

为推动本次急危重症临床经验护士高质量培训,桐梓县人民医院采用脱产培训方式,培训时限为2个月,采取脱产学习方式主要是为了通过聘请护理领域专家及副高职称医师及科室主任现场示范教学,互动交流学习,有利于护士全身心投入培训中,能够系统性学习,促进护士全面素质的提高。

2.2 精心编制培训内容、选好培训教师

为推动本次急危重症临床经验护士高质量培训,确保培训对象学有所获,桐梓县人民医院组建培训课题组围绕培训目标精心编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危急重症的紧急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康复过程等护理措施。

2.3 编制好课程教学服务

(1)采取理论与技能体验相结合方式教学(上午理论培训、下午技能体验式情景案例演示)。采用1小时教学课程制度,其课程包括 50 分钟的授课内容和10分钟的学员互动环节。

(2)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教学。所有的课件和课程表均上传授课老师公共钉钉群。采取钉钉线上和线下同时授课,方便学员有疑难问题可以回顾学习。

2.4 编制好学员守则

    (1)要求热爱护理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有一定临床护理实践经验。

    (2)要遵守纪律,每次培训采用签到制,除突发情况外一律不准请假。

(3)学员完成规定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桐梓县卫生健康局“急危重症临床经验护士”合格证书。

(4)要求学员培训结束后要保持联系,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在病区主动督导培训科内人员,提高急救应急能力。

2.5 明确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成效

    为有效评估本次培训工作,检验培训成效。桐梓县人民医院坚持理论考核(问卷星推送考核)、操作考核(每组自由组合,3人1小组;案例模拟考核)、体验式教学模拟演练(以小组为单位,分 3 组,选出一人为组长,根据准备案例进行模拟抢救配合。)相结合方式开展学员学习成效检验。 采用理论(占60%)+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占40%)评判方式,并结合平时课后提问回答分值综合评比选出优秀学员10名,颁发个人荣誉证书; 评选优秀老师3名,颁发个人荣誉证书。

2.6 编制好学员守则

    (1)要求热爱护理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有一定临床护理实践经验。

    (2)要遵守纪律,每次培训采用签到制,除突发情况外一律不准请假。

(3)学员完成规定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桐梓县卫生健康局“急危重症临床经验护士”合格证书。

(4)要求学员培训结束后要保持联系,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在病区主动督导培训科内人员,提高急救应急能力。

3 结果

3.1 课程的听取形成性评价

如图1所示,本课程的听取满意率为:95.83%。

图1 课程的听取形成性评价结果

3.2 课程的讲授形成性评价结果

如图2所示,本课程的讲授满意率为97.91%。

图2 课程的讲授形成性评价结果

3.3 课程的安排形成性评价结果

如图3所示,本课程的听取满意率为:93.75%。

图3 课程的安排形成性评价结果

4.讨论

本次培训明显取得的良好效果,我院将继续致力于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3],为夯实基础、提高急救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不断努力,持续不断完善更新的急救技能和知识培训,快速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加强与各医疗机构急诊护理人员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桂芳,杨丽娟,米光丽,等.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工作现状分析及思考[J].全科护理,2018,16(01):94-96.

[2]何晓璐.院校合作进行重症监护室专科护理培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6,14(04):337-340.

[3]宋捷梅.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02):123-125.

作者简介:邓筱梅,女、(1975-)、汉族、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人、本科、现任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主持了县科技项目导乐分娩镇痛,填补了桐梓县在导乐分娩方面的空白;近年来为了提高全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护理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举办了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加强了基层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主要工作方向产科护理及基层医院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