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课堂评价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军队院校课堂评价问题研究

张贝贝

武警警官学院法制研究中心

[摘 要]军队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在新时代,军校担负的人才培养任务更加艰巨。针对军校当前的教学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不足,军队院校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学员主体地位、创新教学形式方法、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以提高军事人才素质。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学评价;课堂评价

一、军队院校课堂评价的内涵

课堂评价就是教员在日常的教学情境中对学员学习的评价,主要就学员的学习情况以及收集学员学习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以此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改善现有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更大程度的体现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随着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评价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根本任务要求,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军事职业教育领域,学科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材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在落实“三位一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立足授课对象实际,实施有助于提升其学习能力的方法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

二、军队院校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第一,评价内容的单一性

在课堂中教员的授课内容多以书本为主,文字叙述性强,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枯燥。对于学科前沿知识以及最新研究动态也没有及时关注,部分教员只是在教学态度评价中出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等概念,但是并没有将价值引领要求贯穿在课堂教学各环节,对学员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关注度不高,这样做不宜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创新能力,也会改变学员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难以让学员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学员和教员是军校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如何教得好、学得好是摆在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当前军队院校的情况来看,现有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方式。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认为教员就是权威,教员教什么就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敢第一时间提出来。这样以教员为主导的教学,多多少少能让学员学习到一些东西,但其一方面限制了学员的思维,扼杀了学员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使得学员形成了对教员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员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能力,进而影响了课堂评价的效果,导致学员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也无法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缺乏有效的反馈

教学是向学员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信息能不能快速地、正确、全面地得到反馈,它就决定着一个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灵活地、及时地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从而使教学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适时性。

而课堂反馈又是评价与学员发展之间的桥梁,桥梁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价功能的体现是促进了学员的发展还是使评价流于形式,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因缺乏沟通,未及时反馈评价情况,致使评价的发展功能在实践中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及完成授课后与学员之间的交流较少,未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这就使得课堂评价最终流于形式。

三、军队院校课堂评价的完善措施

(一)在教育理念上,要突出“立德树人”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确定学员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过程中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不仅要放在“教”得怎么样上面,还要多放在“学”得怎么样上面,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关心学员的学习情况,将学员放在中心地位。

依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思想来重新设计教学体系。通过分析学员特点、学员任职岗位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岗位任职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新型军事人才应该掌握的新的指挥理论,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探索教学方法,切实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从而提高每名学员的综合能力。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明确“为战育人”理念

作为军校教员,在教学上要坚持“德育为先”,也就是要在课程实施中有机融入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明确“为战育人”理念。教员要将教学过程从“教书”转向“育人”,提高教学境界和水平,不能仅仅根据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多少来进行授课,也要根据学员学得怎么样、状态怎么样来调整自己的授课教学内容,这个过程要有信息反馈,形式灵活,符合个人特色需求、符合内因外因相结合需求、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除此以外,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应战场与部队岗位任职需要,严格按照实战化标准与要求针对性展开教学设计,遵循人才强军战略,使课堂教学与实战训练紧密融合。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要贴近实战;教学要求要参照实战;教学内容要突出实战;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及教学管理均要站在实战的角度来考虑。从而最终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养,实现与未来战场的精准对接。

(三)在教学手段上,要体现“新”的特性

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培养部队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军队院校需要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其适应学员的需求,调动学员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是创新教学形式方法。学员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当围绕学员来开展,将学员的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员群体,做到因材施教、点面结合,既有高效率的统一授课,也有重点突出的问题剖析,针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开展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授课、仿真实验等,以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尊重学员的个性,激发学员对问题的主动质疑、主动思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持续保持学员的学习热情,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员参与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在课堂之外,鼓励组织学员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巩固学员所学知识,在科技创新竞赛中提供他们需要的资源与帮助,让学员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对于竞赛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参考文献

[1]高峰娟.王元鑫.刘俊濠.嵇绍康.《现代职业教育》《军队院校专业课如何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2021

[2]黄艳.《江苏警官学院学报》《高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21

[3]庞楠.《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

[4]王娅.《钛学术》《“为战育人”背景下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探析》.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