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意识的强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意识的强化探索

杏志勇

河北省中共大名县委党校 0569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带飞速发展,党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党校党政管理工作应当进行积极变革,适应新时代的党校管理要求。党校党政管理工作应当转变工作思路,党务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发挥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的作用,政务服务要进一步为学校的广大师生做好服务,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加稳固的内在支撑。

关键词: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意识;强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这就为党校党政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和挑战。而党校党政机关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依靠党政机关管理的服务工作来体现。因此党校党政机关要加强对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就目前党校党政服务管理工作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党校党政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的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如何强化党政管理服务意识的策略。希望对今后党校党政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党校党政管理工作现状

从事党校党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思想道德水平也比较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有一定的保障的。党校党政管理工作总体水平良好,基本上实现了对校内事务的有序管理,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党校党政管理工作人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思想上有时也存在一定困惑。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上服务意识大于对下服务意识。党校党政管理工作的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存在一定的官僚主义现象,主要表现为对领导的服务更加主动积极,以领导的满意为基本宗旨,相比之下,对广大师生的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偶尔存在怠慢的现象,对普通师生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主观上个人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可能存在工作积极性消退、思想观念僵化的问题;客观上,党校的党政管理工作岗位作为行政岗,在工资待遇上与授课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强化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意识的有效对策

2.1提升党政管理人员接受监督的意识

针对党校学院党政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提升党政管理人员接受监督的意识方面做起。对于党校学院党政管理人员而言,要能够明确认识到对自身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主要目的在于完善自我,这也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促使党政管理人员能够在岗位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并树立起服务党政管理部门、服务院校的工作理念。通过自我反省,全面查找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不断完善党政管理工作,突显党政管理工作在党校学院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效果。作为党政管理人员,要能够逐步形成自我监督的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指引下不断提升自律能力,从自身做起,形成良好工作作风。在党政工作实践中,一切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据,忠于职守,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始终以提升党政工作质量为出发点,积极投身到工作实践中。

2.2构建新格局

在全新历史时期,党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确保党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应构建有深度、有高度的新格局。首先,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应将党校姓党这一原则进行深入贯彻,深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坚持将党校办学的第一要求确立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将党校姓党以实际行动落实 。其次,应立足时代发展视角,将党校打造成强化伟大思想武装、强大政党建设、确保宏大蓝图实现的一所伟大的政治院校,并进一步将党校的发展指导思想明确,着力强化培养对象的党性修养及信念理想,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围绕培养国家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理念开展党校管理工作,以此适应全新历史时期党校的发展需求。最后,党校作为党的重要窗口,应坚持从严治党,从多元角度开展管理,应重点执行培训纪律,需要狠抓学风建设、完善反馈机制、建立党员档案,并在考核体制内纳入形成性评价,将党校学习情况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2.3优化党政管理模式,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党政管理是党校的行政中枢,对党校的有序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意识的提升是提高党政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条件,党校应该对党政管理服务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不断优化党政管理服务模式。党政管理工作大部分时间与“服务”打交道,党政管理中许多具体的工作职能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可以说,师生对党政管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是评价党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

2.4提升党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党校党政管理队伍科学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较高的管理队伍,从而实现一流管理。目前党校党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党校仅开展入职培训,而为在党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为改变这种情况,应为党政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平衡好日常工作与培训的关系,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培训质量。具体培训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培训、服务意识培养等各个方面,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检验党政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党政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工具对于党校党政管理工作的优化作用。

2.5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责任心

党校党政管理工作是繁琐复杂的,包含咨询,来访等多项工作共同组成,每一项工作中都有具体的流程,然而他们的共同点是需要强烈的服务责任心。这也是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对工作的刻苦钻研,对其他工作的一视同仁的责任心,公正执法,廉洁奉公均是党政管理服务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的素质要求。加强相关的建设,可以通过倡导爱国主义活动的开展或者其他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教育活动等方式,树立更强的责任心,不断检验自己的自律能力完善自己,促进服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2.6创新技术运用,强化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效能的技术支撑,党政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党政各部门之间管理服务信息的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党校在发展过程中,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的党政管理服务工作之间往往交叉重叠,党政管理服务人员疲于应付,很难有工作效率而言。而在多层级部门精简以及同级重叠部门职能归并的过程中,高新技术成为必须条件。例如,高新技术运用之前,很多党校后勤的电路、网络、维修部门设置往往分开,而后勤APP上线之后,后勤诸多部门合一,不仅方便师生生活,而且精简部门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党校行政管理服务经费支出。在信息技术运用之前,学生教师档案存档检索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当学生教师档案全部电子化管理之后,档案检索速度以“秒”计,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人员管理。所以,创新技术运用,强化技术支撑是提升党校党政管理服务效能的必然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服务意识在党校党政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通过转变思维、加强学习、领导带头等方式,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并不断提升党校党政管理的服务水平,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晏.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党校机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水平提升路径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174-175.

[2]王娟娟,李霞,曹晗.区级党政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基于郑州市中原区党政机构改革[J].行政科学论坛,2019(12):16-19.

[3]曾于弼.基于工作流管理的党校行政工作效能提升研究[J].教师,2019(0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