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惠芹  ,刘凡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 要:高压氧治疗为脑外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高压氧治疗对于环境的要求以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极高,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危险因素,例如护理水平不高、治疗环境较差以及患者不予配合等,都是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子,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在高压氧护理中引入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极其重要。从这点出发,完善高压氧护理,提升风险的识别意识,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事件的产生。本文将进一步探究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中的应用,并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护理   风险管理   高压氧护理   应用分析

一、高压氧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随着高气压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高压氧治疗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治疗方式。高压氧治疗护理相较于其它治疗护理而言,由于其设备的特殊性,因此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高压氧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医学发展,高压氧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为患者提供高压氧治疗护理服务时,需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具有上岗证的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护士的护理技术和知识不仅包括对加压舱技术、生理监护、技术操作、生命支持、急救设备使用管理,而且还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健康教育的技术。从这点出发,高压氧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治疗护理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2、设备因素

医用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关键设备,也属于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高压氧舱不但承受气体压力,而且还有较高的氧浓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那么可能成为风险因素,从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3、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在这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患者自身对配合高压氧治疗程序不了解,没有遵从医嘱积极进行治疗,这样在入舱后极易发生风险事件;另一个方面则是患者心理因素,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入舱后导致不良情绪产生,那么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就会极大提升。

二、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风险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风险的提前预判和管控,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可能影响护理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将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本文将从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应用。

1、制定完整管理方案

针对高压氧护理治疗,制定完整管理方案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险管理应用方式。要针对高压氧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紧急避险,这个管理方案是需要从上至下进行参与的,要就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患开展头脑风暴,这就和制定患者治疗方案的路径是一样的道理,要就常规高压氧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就其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将讨论的问题形成记录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2、严格高压氧治疗全程管理流程

要严格高压氧治疗全程管理流程,首先负责操舱、高压氧舱内技术操作和护理以及消毒工作,其次掌握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相关禁忌症、不良反应和处理,再次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做好岗位责任制,不擅自离岗,如暂时离开,需有人顶岗。遇到抢救危重病人时,做好进舱抢救与护理病人的一切准备。

3、实时监控并提高质量

高压氧治疗护理是一项持续性的过程,尤其是在患者入舱后,需要在舱外实时监控,并通过相关设备提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做好一切应对准备。

三、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在高压氧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得到了加强,不仅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也维护了医院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护理人员意识提高

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护理要求。尤其是在高压氧治疗护理中,需要进一步转变挂念,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摒弃了只是简单一起操作工的片面观点,开始主动为病人进行服务,不仅全面掌握说护理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而且还善于运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去引导病患,风险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强化。

2、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

我们知道,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其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可疑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氧舱起火、氧气加湿罐破裂、测氧仪示值偏差大、主舱加压阀失灵、对讲系统失灵、氧舱开门受阻等。但是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后,由高压氧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量减少,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率也极大降低。

3、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和强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风险因素,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改进护理质量,使得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满意程度不断提升。

四、结论

从上述总结分析来看,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高压氧护理中是十分有必要且有力的,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安全,最大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病率,而且也能够规范护理流程,进而提高护理效率,因此值得广泛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英.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185-187.

[2]莫正霞,马金栋,路云清.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3):6-7.

[3]马莉,高静,张得兰. 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7,24(05):415-417.

[4]郑丽波.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