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对比观察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对比观察调查研究

田志竺

湖南省吉首市龙凤妇产医院 妇产科 4160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抗生素使用和不使用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筛选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0例,按照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将其分为参考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参考组不使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实施术后管理,研究组使用甲硝唑行抗生素治疗。通过两组盆腔炎等不良事件例数比较应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效果,统计两组术后用药花费并比较。结果 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宫颈管,宫腔粘连,分泌物增多等不良事件例数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花费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不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安全可行。

关键词:人工流产手术;抗生素;不良反应

人工流产是一种女性终止妊娠手术,属于污染——清洁手术,该手术对宫腔存在一定侵入性,会造成机体屏障机制破坏,机体抵抗力减弱,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机体康复[1]。既往临床多采用全身性抗生素使用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近年来关于抗生素用药选择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中,选择何种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尚未达成一致意见[2]。我国一项指南中明确指出,甲硝唑、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是临床较为推荐的抗感染药物。基于此,为了提高本院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术后管理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对应用抗生素(甲硝唑)的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0例,按照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将其分为参考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参考组年龄区间16-39岁,平均年龄(28.35±3.27)岁;研究组年龄区间16-38岁,平均年龄(28.24±3.05)岁。先对参考组、研究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且两组基本资料符合研究要求,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管理方案。参考组术后常规服用益母草颗粒(广西北部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792),用药剂量:每日2次、每次1袋,温水冲服,配合肌肉注射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取甲硝唑(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092)治疗,用药剂量:每日3次、每次0.4g,口服用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药物平均花费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术后盆腔炎、宫颈管、宫腔粘连,分泌物异常等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均属标准差表示计量平均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宫颈管、宫腔粘连,分泌物异常等不良事件例数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花费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参考组、研究组术后药物花费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例数

平均药物花费(元)

盆腔炎[n(%)]

宫颈管、宫腔粘连[n(%)]

分泌物异常

[n(%)]

参考组

100

95.25±10.04

3(3.00)

5(5.00)

6(6.00)

研究组

100

99.59±25.25

0(0.00)

0(0.00)

0(0.00)

t值/χ2

1.5972

3.0457

5.1282

6.1856

P

0.1118

0.0810

0.0234

0.0129

3  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即通过手术的方式帮助孕妇终止妊娠,现阶段主要包括钳刮术、负压吸引术两种方式[3]。受女性生殖道生理、解剖结构等因素影响,人工流产手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对于健康女性而言,其生殖道内虽然存在微生物菌群,但在总体上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可有效抵御感染的发生。然而,人工流产手术对阴道菌群的总体平衡造成一定破坏,加之手术过程中的子宫内膜创伤,阴道定植菌在术后发生上行性感染,导致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022年版妇产科荟萃指南中明确指出,现阶段,对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而言,抗生素类药物仍是其术后感染预防的最佳途径。人工流产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要覆盖病菌,在同等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单一用药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国外一项研究指出,早孕期给予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风险,40%以上的患者能够经治疗避免发生术后感染。胡建平等[4]研究以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对象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分析对宫颈粘连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抗生素类药物应用后,患者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然而,石艳等

[5]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临床应谨慎使用,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及指南推荐,给予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甲硝唑口服抗感染,结果可见: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宫颈管、宫腔粘连,分泌物增多等不良事件例数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药物花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在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预防中是有一定必要的,配合常规护理也能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感染的有效预防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甲硝唑价格低廉,也不会给患者治疗花费造成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不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 俞琼. 人工流产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及探讨[J]. 母婴世界,2021(9):83.

[2] 么小爱,赵岩,王宇. 优质护理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价值和护理质量观察[J]. 健康必读,2021(11):115.

[3] 武彩霞. 重复人工流产术后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J]. 系统医学,2020,5(21):134-136.

[4] 胡建平. 浅析重复人工流产术后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J]. 饮食保健,2019,6(25):51.

[5] 石艳,范湘玲. 人工流产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