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信训练途径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学生自信训练途径和方法

胡文辉

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510000

[摘要]新木桶原理的出现,讲解了木桶的容量不再由“短板”决定,“板”可以理解为“多元智能”,而自信可以是来源于对自己“智能”的肯定,作为教师能否以新木桶原理为基础,从学生的“长板”和“短板”入手想办法,建立出培养学生自信的途径

[关键词]木桶原理;自信;方法;

1解读“木桶理论”

1.1“新木桶原理”刷新了对“木桶理论”的认知。

第一,木桶能够装水多少,可以取决于长板而不是短板。

第二,木桶能够装水多少,可以取决于木桶倾斜的角度。

第三,木桶能够装水多少,可以取决于板的组合。

第四,木桶能够装水多少,可以取决于木桶倾斜时候的支点多少。

1.2“长板”和“短板”的理解

  “长板”指的是学生擅长的,“短板”指的是学生不擅长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教授将人天生的智能分为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八种,而学生的各智能擅长程度因人而异。

1.3“板组合”的理解

  基于不同的智能组合,学生对于同一种事物的处理是可以有不同组合的解决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采用多元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衡量和引导。[1]

1.4“倾斜角度”的理解

  木桶装水多少是跟“倾斜角度”有极大的关系,倾斜角度可以看作是对学生的衡量方式,传统对学生的衡量是以成绩论英雄,重结论轻过程,并不符合“以人为本”,应该重结论更重过程,这需要“倾斜”对学生的各个智能进行衡量。

1.5“支点”的理解

  “长板延长”固然能增加水量,但还需要支点的存在,支点多,“板”才可以增长,支点可以理解为提供的平台,教师需要合理提供多点平台给学生,学生的智能才能有展现和增长的机会。

2可以产生“自信”的来源

2.1“自信”的建立来源于对自身“长板”的肯定

“自信”是来源于自己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和突破,从而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层次或成绩,而这取决于“长板”,所以对“长板”的肯定会给学生带来自信。

2.2“自信”的建立来源于对自身“短板”的有所进步的肯定

通过长时间观察身边或自身,不难发现每个人肯定有“短板”,很多人会因为自身的“短板”而感到不自信,但假如能在“短板”上面有所进步,自信会不会也能增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克服了困难后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快感,信心就能增加。

3 自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3.1 缺乏自信最主要的是对自身的不认同感的存在,可以归类两种,第一种是对自己先天所拥有的条件不认同,第二种是对自己后天所拥有的条件不认同

3.1.1 先天条件不认同主要是自己的身体条件,这是很难改变的,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样貌、身高、皮肤颜色等,其次是家境,这属于客观条件。

3.1.2 后天条件不认同可能有多种,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知识等,学生主要表现在学习、当众表达、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等。

4 针对先天条件自信缺乏可以采用的方法

4.1 属于先天条件,基因决定了人的样貌,肤色等,有些学生会对自己的先天所拥有的条件产生厌恶,作为教师要传递意识给学生,他们能在这个世界上都属于胜利者,因为个体只有6000万分之一的机率来到世界,一定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对自身的好感,自我爱护。

4.2 健康的身体让人变得自信,虽然肤色、样貌不能改变,但是可以通过锻炼身体达到健康的身材,拥有健康身材的人会变得自信自爱。

4.3 家庭条件是父母创造的,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可能因为察觉各个家庭不同导致消费能力不同而会产生不自信,作为教师除了树立一种在学校不能攀比家庭的风气,还要要教导学生,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是伟大的,家庭条件因为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所以不能同等比较,以后学生将来成就是靠自己,树立一种要自立自强的观念

5 针对后天条件所造成的自信缺乏可以采用的方法

5.1 基于“新木桶原理”,观察学生和询问学生家长来将学生的智能进行“长板”归类。不只针对擅长的智能进行训练,而是将智能搭配起来训练,如学生擅长的是身体运动智能,可以将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搭配起来,具体让学生担任体育委员,或鼓励其加入某个体育小团队,参加多点体育比赛。如学生擅长的是语言智能,则选择自然观察者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搭配,可以让学生担任科代表,加入语言类兴趣小团队。如学生擅长的是数理逻辑智能,则选择数理逻辑智能+自然观察则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进行搭配,可以参加数理研究学习小团队,如果学生擅长音乐智能,则选择音乐智能+自然观察则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进行搭配,让其参加音乐小团队。

5.2观察学生和询问其家长学生的“短板”,对于学生不擅长的智能,要单独锻炼,哪怕是提升一点,在学生肯定自己是有所进步,对于学生提升自信心是有极大帮助。

5.2.1身体运动智能的不足,学生不是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加强身体锻炼身体机能是可以有所提升的,跑步是有效的运动途径之一,跑步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加心肺功能和促进脑部释放多巴胺释放压力。

5.2.2数理逻辑智能的不足,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意识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学生具备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数理逻辑智能锻炼应该善于运用这一特点展开工作。教师不应该是简单地讲授式教学,而应该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正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过程。[2]

5.2.3视觉空间智能的不足,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促进学生创造力及多元智能的发展,一是以观察为核心的训练。例如美术课上强调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这些都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观察与赏析。二是以想象为核心的训练。美术课强调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对事物形象的想象,也包括对其颜色、状态等方面的想象。想象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世界。[3]

5.2.4自然观察者智能的不足,自然观察者智能主要是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动物,种植小植物,学会关爱有生命的物体对物体进行辨别和分类、把握其特征的能力。[4]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一般都是自然观察者智能不足,可以采用的锻炼方法是多亲近大自然,例如:郊游、野外训练、野外活动。

5.2.5 音乐智能的不足,利用身体做打击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捻指和拍腿等四种形式表现动感的节奏,或者通过演奏铃鼓、木琴、双响筒等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技术、节奏感强的乐器,使孩子们学会体验音乐的结构。这种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从做中学,从玩中学,有利于将音乐智能的发展与语言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促进音乐智能的提升。[5]

5.2.6 语言智能的不足,以语文为例,立足于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读”不但能促进理解,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途径。[6]对范文的模仿和在课堂表达自己思考出来的思想内容。

5.2.7 人际交往智能的不足,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简单来讲,针对交往的认知非常清晰,能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想法、动机和行为。其次,能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采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培养策略有鼓励学生主动与身边的人交往,为他们人际交往只能的发展创造机会,细心观察学生所结交的对象,一旦发现交友不慎,要及时耐心劝导分析利弊,多开展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助性活动,从而为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7]。

5.2.8 自我认识智能的不足,自我认识智能,是人们对于自我的内心世界的认识:了解自己的欲望、目标、了解私人的感情生活与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标识这些感情,体验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形成关于自己的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8]自我认识智能不仅包括我们的思想,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感受,锻炼策略有,1: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环境,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2:设计一些富有冲击力的活动,适当刺激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长期沉睡已久的自我唤醒。3:利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内在感受与体验,让学生接近和发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意义世界。

6 学生的所有积极的行为必须及时适当鼓励和肯定,充分肯定其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教育对象的成长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还他们自尊自信,以此撞击他们的心灵,使其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9]。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是被尊重的需要,就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肯定。所以,在面对学生在“短板”有所进步时候,一定要大力赞赏和肯定。

[参 考 文 献]

[1]赵冉冉 张磊.新木桶理论对中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启示[J].《中学物理》,2015(1):5

[2]蓝霄霞.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杂志》,2021:121

[3]胡显强.以视觉空间智能促进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培养的策略[J].《体育艺术教育与学生成长》,2020(12):74

[4]李生兰.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然观察者智能[J].《山东教育》,2003(9):8

[5]张怡.智障儿童音乐智能开发的策略与方法[J].《现在特殊教育》,2016(6)

[6]胡军.以阅读教学为例小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4(12)

[7]梁君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12):98

[8]郑琼琼.浅谈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践》,2007(27):116

[9]刘大军.班级管理中的肯定教育浅谈[J].《科教导刊》,20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