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

/ 2

探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

张敏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广东省茂名市  525200

摘 要:本文基于营销基础管理、客户服务、业务转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政策落地与属地政策支持、以人民为中心、机制创新与精益求精、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营销管理,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营销智慧。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电力营销;管理

1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骨干电网为支撑,具有多源协同互补、多网柔性互联、源网荷储智慧互动等特征的新型系统,其构建方式和具体技术细节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电源侧,随着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发电、氢能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要从常规电源配置、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协同发力,推行“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实现由“传统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互动”转变。在电网侧,大力发展特高压,提高通道、电源利用率,促进大规模的新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营;提高负荷预测及调度能力,支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与消纳,实现削峰填谷。在用户侧,电能替代、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蕴含巨大潜能,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建立新型用电方式与供需协同机制,利用数智化手段帮用户做出需求侧响应决策,实现供需互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于江苏、浙江等典型的受端电网,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问题,二是外来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于甘肃、青海等典型的送端电网,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克服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的同时,将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地输出到东部缺电省份。

2 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营销基础管理仍需加强

营销经营管理还不够精细,风险防控机制还不完善,各类业务差错时有发生;计量资产全寿命、全过程质量监督不到位,“量价费损”管理、电费风险防控不健全,部分营销项目管理精益化不足,立项、实施、评价等环节管控亟待加强;精准营销、风险管控、标准体系构建方面仍显薄弱。

2.2 客户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广大客户对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品质和供电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获得电力”的水平还不平衡、不充分,业扩“三指定”风险仍然存在。电力营销工作者缺乏主动上门、主动沟通、主动服务的理念和意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模式还未完全建立,服务手段和服务设施仍需不断优化完善,对客户需求和市场信号的响应速度较慢。

2.3 营销业务转型亟需跟进

需求响应、绿电消费、市场改革的机制尚未健全,屋顶光伏、“新能源+储能”、可调节负荷建设支持政策不够、用户积极性不高,综合能源对传统业务依存度高,能源服务产品种类少、技术支撑不足,商业应用模式尚不成熟。适应新时代供电服务、能效服务的技术、设备储备不足,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外部数据交互、内部数据融通还存在壁垒,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能力还欠缺。

2.4 营销队伍建设仍需强化

营销队伍“营配融合”“一岗多能”需进一步锤炼,用电检查、业扩报装等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断档,导致专业板块协同发展不够。员工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一些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工作状态与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不相适应,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规矩意识、忧患意识不强。

3 如何做好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都面临着系统性重塑,特别是面对上文四个问题,电力营销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

3.1 营销管理要立足国家政策落地与属地政策支持

电力营销工作要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紧抓政府“双碳”行动、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建设等有利契机,推动能源领域数据归集和综合分析应用,建立数据增值服务体系和商业模式,提升服务和价值变现能力,积极在属地外部支撑政策上寻求突破。强化政企协同,建立健全的“合署办公、联合执法”机制,促进市、县、区政府出台“新能源+储能”扶持政策、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等,为建立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提供政策支撑,推动被动无序用电向主动需求响应转型,有序开展充电桩建设和运营。

3.2 营销管理要立足机制创新与精益求精

营销工作要紧跟公司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不断革新突破、持续创新实践,树立新理念、新维、新办法,才能顺应潮流、积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推动营销工作走在前、作示范。针对重点难点、专项和应急工作任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建工作专班、柔性团队,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一对一”啃硬骨头、攻克险滩,形成攻坚破难的示范带动效应。在重点工作的推进方面采取试点方式,赋予试点地市公司主动作为的空间,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打造优势业务与品牌,形成良性竞争、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坚持强基固本,深化台区线损、反窃查违、计量管理、电费抄核收等传统业务精益化管理。坚持数智引领,有力推进营销系统、采集系统、网上国网升级换代,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挖掘大数据价值,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能源双控、高考保电、防汛抗台中的应用,精准支撑用户用电状态监测、灾后快速抢修。深化营配调贯通,推动实现“户-变-线”关系实时构建、保障拓扑关系、动态精准,做实营销普查、风险前移、营销业务风险数字化内控体系。

3.3 营销管理要立足队伍建设

营销工作要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理念超前、业务精湛、团结协作、执行力强的营销队伍,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谱写发展新篇章。重视新进员工入职培养,打造“菜单式”模块化培训,开展“导师带徒”、“基层实践锻炼”等活动,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机会。加强调研与需求掌握,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员工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培训内容进行规划、开发,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培训讲师既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更要有适应成人培训特点的培训开发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 [5] 。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参培人员精准、培训效果可量化。开展抄核收、装表接电、用电检查、窗口服务、营销项目管理等营销岗位轮训,全面提升全员营销服务意识、专业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满足供电所对“营配融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切实规范各类供电服务行为,从业务源头减少人为差错和服务投诉。

4 结语

“双碳”目标下,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随着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双碳”战略,国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特别是营销专业作为公司终端能源消费的责任主体,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服务模式、业务业态、质量效率、技术装备转型升级。电力营销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意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需求侧管理、分布式储能、能源消费电气化、新能源并网服务、营销服务数字化转型、新型供电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中开拓创新,充分彰显营销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阮鑫,阮洁,杨剑,吴慧.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措施的探究[J].农电管理,2020,20(1):56-57.

[2]黄嘉健,任龙霞,谭伟聪.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智能化模式探析[J].新型工业化,2021,11(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