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试论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李春兰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摘要:自然保护区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物栖息地等保护对象划分的海陆空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功能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划分进行探究,明确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管理对策,确保自然保护区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策略

自然保护区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丰富,一草一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各种设施的建设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在同一时期内,所有的活动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尽管自然保护区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是,它却是一件惠泽子孙后代的社会公益事业。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种社会公益组织,为人类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同时也是区域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一、自然保护区划分

(一)以保护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有些生物有其特殊的生境,这些生境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栖息地遭到破坏,将会造成这种生物的灭绝。必须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的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某些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1]。比如,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为珍贵鸟类提供活动空间,比如丹顶鹤;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则保护稀有物种,如大熊猫,福建文昌鱼类自然保护区则以文昌鱼为主要保护对象。

(二)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最佳结构,对其所处地区或流域的经济与生态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自然地理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和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已受到损害但可以修复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例如长白山地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山区植被垂直分布区,长白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关系到全国、东北亚和世界的生态安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就是为了保护好这个生态系统。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重点保护对象;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以沙地植被为主要保护对象;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是以湖泊为主要保护对象的。

(三)以保护某些特殊景观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某些风景名胜区因其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特殊的重要性而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在这些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荒漠地区,应该设立自然保护区。其中有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台湾玉山自然保护区等。

(四)以保护特殊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在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温泉等自然遗产地区,也要设立自然保护区。以湖南张家界森里公园为例,以砂岩峰岭景区为重点;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是以火山地质地貌为主要保护对象的。

二、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

(一)缺少能够在任何时候精确掌握动态评估系统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技术还不够完善,同时保护区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2]。由于没有一个精确、详尽的评估系统,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态。为此,必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与评估。

(二)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力,管理水平低

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人员构成不科学、合理,难以深入开展保护区的业务活动,给保护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各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调,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不能充分发挥保护的作用。

(三)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导致日常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的资金十分有限,交通、通信设备等方面的一些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同时,由于保护区与村舍的交界处较大,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致使保护区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设置界碑、警示牌,也很难进行全面深入地巡查。

三、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调控

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和功能区划的变更,对已经批准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撤销。确需经国家批准的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控制保护区及其核心区、缓冲区的规模;对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由国务院批准,并报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备案。

(二)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监督

有关部门对涉及保护区的开发和建设,要严格加以控制。严禁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不应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对保护区的功能和保护对象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的保护,避免因开发建设活动而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增加投资

各级政府要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区的建设、经营资金纳入相应的财政年度预算,并对保护区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区内的资源使用者征收专项资金,以进行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以达到下游对上游和保护区外、开发经营者对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内的保护者的补偿;其次,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借鉴林业生态补偿基金的模式,建立草原、海洋、湿地等重要地区生态补偿基金,既要进行基础管护,又要投入到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征收管理、生态移民、社区发展、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区能力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

[3]

(四)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度

要根据国家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对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进行综合协调;以河流、湖泊、海洋、草原、地质遗迹和小型种群为重点;推进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空间布局的优化,保护和管理应当保护的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在空间规划上,由于部分区域发展较早,人口密度大,难以建立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未来要大力发展小型自然保护区,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争取形成“自然保护区群”。

(五)树立保护意识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防止违规撤销和调整自然保护区,严格控制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做到“不欠新账,快还旧账”。二是要加快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由于一些非法的、非法的开发、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使自然保护区的生境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必须进行相应的恢复,但要因地制宜,以自然恢复为主,防止人为的不当干预对栖息地的二次损害。三是全面实施划界立标,明确自然资源产权;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用地使用、产权制度,并对填埋界碑、界桩进行补充完善,并对保护区边界进行研究。在出入保护区内的公路上设置了边界,并在地上做了醒目的文字标识。

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加强对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维护是我国生态环境研究的重中之重,加强其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亚楠,赵永强,李征浩,陈浩.新时代加强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0(14):28-31.

[2]阿依江·叶尔肯,程鲲,宗诚,戚英杰.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威胁因子及有效管理限制因素分析[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04):995-1000.

[3]罗晓敏,陈孝斌.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17(05):94-9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