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俊杰

463200

确山县盘龙街道罗岗小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与完善。在应试教育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口耳相传加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式及目标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犹如一台学习机器,面对“冷冰冰”的数学知识只能疲于应付,导致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非常低,学习目标非常浅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开始讲究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情境教学法因为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也因为内容丰富、过程生动,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课堂带来勃勃生机,让学生感受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将知识与技能高效率获取。此外,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向好的方向改善,教育教学的趋势也会在该教学方法的落实下取得良性发展。而对数学这样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而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更具有价值。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分子,要有将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的心,本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发展全面着想的态度去发挥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价值,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期待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得极好的发展。

1小学数学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

小学数学被比喻为思维上的体操,同时教材中的知识点以“数字游戏”为主,需要学生记忆、联系,从表面上看毫无美感、乐趣可言。再加上应试教育时期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口耳相传加题海战术为主,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热情,很多时候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助力下,知识点不再是“硬邦邦”地传递,而是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渗透,教学氛围不再是死气沉沉,而是在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全身心参与表演等情境的助力下变得活跃和谐。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更愿意和教师的教学共舞,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有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增强

过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做题得分能力,教师希望通过反复做题来帮助学生获取高分,这种教学目标是短浅的,忽视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是学生能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认识和改造生活,获取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情境教学法的助力下这一目标可以有效实现,尤其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学生能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积极意义。因此,利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答疑解惑,最终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

2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2.1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很多小学教师已经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过,部分教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单一的形式,而且长时间使用一种教学情境,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实际情境教学过程来看,部分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一般会采用生活类、游戏类等相关情境形式,但是并没有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没有将多媒体技术与游戏情境进行结合,也没有将游戏与生活情境进行结合等,这就使得情境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对于教学情境内容的重视度也比较低,在创设情境时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教学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也会降低情境教学的质量,无法达到实际教学目标。

2.2情境教学的趣味性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增加教学趣味性,促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形式化严重,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充分考量。还有部分教师则是因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缺乏时间以及精力,最终导致教学趣味性不足,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

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运用直观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事实上,数学学科学习难度较大极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有一颗好学之心十分关键。不过传统时期,教师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利用,所接触的教育理念较落后,在课堂上教学策略又充满了单调性,学生难有学习兴趣。而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分子,应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已经走进了现代化时期,若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以该资源为教学工具,并通过努力学生使自身展开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提升,运用直观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意愿,再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指导,就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3.2多元化数学情境,巧妙学习新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也就是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或者在虚拟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的创造,可以使用生动的展示方式构建情境。教学情境是通过多种直观的方式,教师的直观教学方法更注重教育引导的创新性,从而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联系的方式探究的更加细致,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学氛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创设数学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掌握,又能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的情绪,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因此,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内容,创造出特定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使其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3.3创设游戏教学环境,实现寓教于乐效果

所谓游戏场景,是把某一特定的数学知识作为一个主题,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展示其教学活动。游戏场景是活泼的、有趣的、生动的,学生喜欢这种方式,而且也符合学生发展的天性。学生可以在没有约束的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提高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也知道学生都喜欢学习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因此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和谐的教学体验。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体验。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把握学习知识的自觉性,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学生们不会坐等着被传授,而是会积极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从而真正地掌握自己学习知识的方法。

结语

情境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的好处,帮助甚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当成自己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并且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之下,细分情境教学的类型,而在多样化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学生怀着对数学学习的渴望,自己愿意探索更多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和道理蕴藏在个人身边,并能利用不同的理解方式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莉.浅谈有效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中旬),2021(5).

[2]胡志艳.浅析以故事情境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连加”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3]王玉华.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