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过程中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与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静脉输液过程中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与护理研究

全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过程中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抽取150例,给予水胶体透明贴对穿刺处贴敷治疗,治疗配合过程中按不同护理措施分成2组,常规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观察组),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预防静脉炎,同时还要配合优质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有效方法;护理措施;

    患者临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尤其是连续性输液,极易引起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患者的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疼痛和触及有索条状等症状表现[1]。据统计,输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率达25-80%,加剧医患矛盾,同时还会影响临床输液治疗效果。静脉输液期间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2]。鉴于此,为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静脉输液中控制静脉炎的优越性,与常规护理各项指标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抽取150例,按抽签法将150例患者分2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女比41:34;年龄12-70岁,均值(42.87±5.44);观察组:男女比43:32;年龄10-71岁,均值(43.38±5.29);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排标准: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主要使用四类药,其中有10%氯化钾、9%氯化钠、氨基酸、脂肪乳;患者补液量在2500ml以上,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不能配合输液,精神障碍不能正常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皮肤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静脉输液穿刺后给予相同治疗方式,选择水胶体透明黏贴于留置针穿刺部位,以医用透明薄膜固定,在将静脉留置针拔除时,移除胶体透明贴。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口头宣教指导,监测患者穿刺部位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如下。

(1)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对患者静脉输液时要选择具有回流通畅度顺利,血管充盈度佳,血管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注意远离静脉瓣和关节、疤痕炎症等处,尤其是成人穿刺忌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连续输液要根据先细后粗的原则,从远向近设计静脉的使用,确保肢体正常的活动状态。在穿刺处进行局部热敷的方式,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顺利帮助患者血管扩张,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前无菌生理盐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成功后,输入特殊药物,按药物性质稀释、减滴速、加温等处理,做好穿刺部位的保暖工作。

(2)完善输液使用的工具。临床多用普通输液器,受细菌污染、热源反应等因素影响,会加重输液时的污染。输液前,易引发静脉炎,对患者血管产生刺激性作用的药物,可选择营养精密过滤输液器,经由终端对装置进行过滤,能将不溶微粒及时过滤,减轻对患者血管造成的刺激反应,以此控制静脉炎发生率,保证输液治疗安全。

(3)加强输液巡视。以责任制护理模式为连续输液患者加强护理管理,责任护士负责现场巡视,做好交接班。尤其是输注高危药品时,要定时巡视,确定输液管道通畅,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加强护患交流,安抚患者紧张物情绪,稳定患者情绪配合输液治疗。通过播放健康视频的方式,及时告知患者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静脉炎知识的了解,增加患者对输液治疗正确的认知[3]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分级情况,同时发放问卷统计患者对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SPSS22.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2.1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静脉炎发生率与分级比较[n(%)]

组别

静脉炎分级

静脉炎发生率

1级

2级

3级

4级

观察组(n=75

1(1.3)

0(0)

0(0)

0(0)

1(1.3)

对照组(n=75

6(8.0)

12(16.0)

1(1.3)

1(1.3)

20(26.7)

χ2

19.988

P

0.000

2.2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组别

完全掌握

部分掌握

未掌握

掌握度

观察组(n=75

52(69.3)

22(29.3)

1(1.3)

74(98.7)

对照组(n=75

37(49.3)

23(30.7)

15(20.0)

60(80.0)

χ2

13.712

P

0.000

3 讨论

     输液治疗易引起静脉炎,加剧患者的痛苦,也会使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大。发生静脉炎主要是输液时药物化学刺激、静脉导管插入等刺激引起的血栓、炎症反应。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积极预防静脉炎,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加强对护理穿刺技术、输液巡视等方面的管理,使患者得到安全的、可达到预期的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5]

【参考文献】

[1]滕晶.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122-123.

[2]王东峰.基于精细化护理在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08):875-876.

[3]赵淑霞.循证护理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6):145.

[4]刘凤.循证护理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6):183+185.

[5]薛小妹.优质护理在静脉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