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6
/ 2

浅谈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

修建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古城镇为农服务代理中心   黑龙江克山 1616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不断开展,农业种植模式转换为现代化农业种植模式,这就使得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以及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提升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对于各类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鼓励农户进行自动化机械农机设备的购买,推动农业生产种植规模的扩大,形成系统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方法,随着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农机补贴的力度,提高了农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基于此 ,有必要接纳可持续发展特有的视角来解析农机补贴,摸索农机推广必备的新路径。

关键词:农机补贴;农机市场;相关研究

一、新形势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重要作用

    1、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农机补贴惠农政策主要是在对农机具更新换代以及购置时,所给予的相应的补贴。通过对农机购款的补贴,使更多的种植户买得起农业机械,加大了种植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同村的村民在看到他们的成功之后,纷纷参与到了农机的购买队伍中,促使农机实现了快速推广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有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

2、促进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农机补贴惠农政策为农民购入农机提供相应的补贴,这就能够促使农民大范围的实现新型农机的购入和更新换代,使得耕地抛荒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以及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并为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随着实施购机补贴规模的扩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兴趣,解决了具有高效率特征的农机与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规模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农机合作组织,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3、拉动了农机工业发展 促进农机市场壮大

农机购置补贴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销售呈现出持续火爆的局面,整个农机市场启动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大型收获机械、大中型拖拉机成了抢手货,特别是最近几年,在补贴政策的驱动下,农民抢购适用农机具的现象随处可见。通过补贴农机的导向作用,优化了农机产品结构,形成了以质量、服务和规模取胜的良好运行机制,提高了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也极大地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进而达到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4、加快农村金融

农机购置补贴拉动农村经济的流动, 与其金融体系是密切相关的,可使农民集资渠道得到明显拓展,并致使农村企业发展和创建资金来源不断扩大,使得农村生产经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进而促使农业生产经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使得农村社会市场经济不断的优化。

   二、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程度的不够

     重视程度的不够可以分为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资金的支持不足,第二个方面是农机的示范基地没有建立。对于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基层政府的财政大多相对比较紧张,但同时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其他的产业发展中去,这些有效的资金被投入到了其他的重要的产业,农业中的农机推广需要的资金就不能到位,不能进行良好的农机的宣传推广工作。对于示范基地没有建立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没有充足的资金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就是一个空中楼阁,这严重的限制了农机的推广宣传。

   2、传统的推广体制不适应现阶段农机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不高,存在没有充足的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的一系列的问题。这导致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整体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 在进行农机的推广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推广模式,传统的农机推广模式的主体是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推广部分结合当地的实际的情况,对合适的农业技术和农用机械进行引进工作,这种模式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机在农村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自动化的不断的加强,农用机械的种类和作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推广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改变农机的推广模式是当前的选择。

 三、农机补贴利于农机市场,开展农机推广策略

     1、 扩大补贴范围 加强推广工作开展

    当前,为了扩大农机推广工作范围,首先,要根据当地相关政策,对农机补贴进行汇总,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当地土地情况,将小型农机划分在农机补贴范围之内,保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运行。定期根据当地土地政策研发新型农机,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保证农业生产准时安全地完成。通过扩大补贴范围,加强农机推广,使更多农民意识到农机应用的重要性,打造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并缓解农民对于农机的资金投入压力。同时,有关部门可采用租赁的方式,帮助农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打造新型农村生产趋势,努力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向,提高农民对于购置农机的热情。

2、加强宣传工作,优化工作内容

    为扩大农机推广范围,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定期进行宣传,将农机作用与效果更加形象地进行展示,保证农民对于新型农用机械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农民对于农机的使用热情。在农民购买后,要扩大售后范围,简化售后流程,保证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委派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为更好地扩大农机宣传范围,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机械回收,通过提供上门服务,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完成生产工作,通过扩大售后范围,提升农机购买的服务质量,形成产业链条,扩大农村就业范围,多层次的进行农机推广,切实解决农民购机的后顾之忧。

    3、要保证农机市场产品的质量

    由于部分农民并不具备相关农机的操作知识,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机售卖的监督,保证农机补贴能够切实落在购机农民手中,并且保证农民可以安全的操作各类大中型农机设备, 在了解农机操作特点的情况下,更好地将农机应用于农业生产工作之中,建立起农机应用与维护的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农机进行定期检查,设立购机监督体系,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透明性,通过定期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排查其中的非法售卖情况,保证农机市场产品的质量,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监管工作,维护农机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重视,农机补贴政策的制定,使得农业生产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使得农机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为农机设备的推广工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有力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各项协调能力;有力地振兴了农机事业的发展,激活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民的消费,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并使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大大提高农业收入

参考文献

   [1]周振,崔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19,(08):62-65.

   [2]陶海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No.222(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