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5
/ 2

基于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分析

梁怀庆,杜金萍

重庆九略置地有限公司    重庆市永川区402191

摘要:当前全世界都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所提倡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查显示建筑业能耗在全社会能耗的占比高达30%,常用的建筑建材的能耗达到13.6亿吨。为了适应当前绿色发展和低能耗建筑的要求,装配式的建筑由于自身具有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等特征,广泛受到欢迎,同时也契合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所倡导的“四节一环保”理念。为了更好的在建筑施工行业推行绿色施工,国内外的现在学者对于建筑绿色施工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绿色施工评价;灰色聚类;装配式建筑

一、引言

绿色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建筑行业,绿色施工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学者Chang等人如立足于中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存储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建筑行业向着绿色方向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Scott B.G.则从企业提高自身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行研究;Liao 等人侧重于研究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建筑装备使用效率;Chen着重研究绿色建筑所依托的重点技术;赵金生等对如何选取优秀的施工项目以实现绿色施工以及对指标敏感性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采用向量夹角余弦的方法实现项目优选和指标分析;曹志成等侧重于对装配式建筑的环保程度即绿色度情况进行研究。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查询,本研究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度,并且构建了相关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模型。同时为了保证模型的科学性,本研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采用 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方法同时结合现实的相关案例,以保证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本文期望通过上述研究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

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之下,采用科学的管理和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以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色管理,效益与施工相互协调的,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方式。因此本研究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规范标准,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辅助一定的计算方式,构建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指标性质

资源节约T1

T1节水率

定量

T2废污水循环利用率

T3节能率

T4.....T18

绿色管理T2

T21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定性

T22构建吊装专项技术措施

T22....T24

生态环境T3

T31污水排放

定量

T32扬尘管理

定性

T33....T38

定量、定性

施工技术T4

T41创新技术

定量

T42BIM技术

定性

T43...T46

定量、定性

效益协调T5

T51项目选址

定性

T52周边文化

定性

T53社会评价

定量

三、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一)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

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在灰类边界清晰的数据评价中使用使用,此次研究使用避免出现专家评分主观性,同时按照实际数据与灰类划分分界展开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评价更加合理。

(二)绿色施工评价等级划分

本研究在对绿色施工的等级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参考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国内外相关规范文件和指南等。根据对文献资料的调查和总结。研究提炼出5个评价等级指标。

具体为:第一等级为优,该等级要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规范施工,绿色施工的等级和其他各个指标达到最高标准。高效低损利用资源。第二等级为良,该等级要求施工较为规范管理强化,能耗较低,绿色施工较为突出,各个指标水平较高。第三等级为中。该等级要求建筑施工较为规范,能耗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有一定的绿色施工成效,建筑施工的其他各个标准要高于一般水平。第四等级为差。该等级的建筑施工未能够全面突出表现绿色施工,仅有部分指标达到了规范要求的水平。第五等级为劣。该等级是建筑施工的最差水平,未采用绿色施工并且能耗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建筑施工的各个指标不规范。

四、绿色施工评价应用实例

(一)项目概况

本研究以湖南省某市的A安置区为研究项目。该项目的总面积为52.4万平方米。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绿色化、信息化施工方式,建筑的整体结构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并有地下室以及商圈、学校等配套设施

(二)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定量指标可以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确定。此外本研究共邀请了14名专家参与到定性指标的拟定中。其中包括住建部工程师和生态环境局工程师各2名。装配式建筑施工高级工程师和高校教授分别为4名和6名。由专家们采用五级标度法对,所提供的指标进行打分。并采用法 AHP-熵权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指标权重

准则层

指标层

权重

绿色等级

资源节约T1

T1节水率

0.2487

[20.50)

[15.20)

[15.20)

[5.10)

[0.5)

T2废污水循环利用率

[50.100)

[40.50)

[30.40)

[20.30)

[0.20)

T3节能率

[20.50)

[15.20)

[10.15)

[5.10)

[0.60)

T4.....T18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

绿色管理T2

T21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0.1895

[9.10)

[8.9)

[7.8)

[6.7)

[0.6)

T22构建吊装专项技术措施

[9.10)

[8.9)

[7.8)

[6.7)

[0.6)

T22....T24

[9.10)

[8.9)

[7.8)

[6.7)

[0.6)

生态环境T3

T31污水排放

0.2323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

T32扬尘管理

[9.10)

[8.9)

[7.8)

[6.7)

[0.6)

T33....T38

[9.10)

[8.9)

[7.8)

[6.7)

[0.6)

施工技术T4

T41创新技术

0.2013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

T42BIM技术

[9.10)

[8.9)

[7.8)

[6.7)

[0.6)

T43...T46

[9.10)

[8.9)

[7.8)

[6.7)

[0.6)

效益协调T5

T51项目选址

0.1282

[9.10)

[8.9)

[7.8)

[6.7)

[0.6)

T52周边文化

[9.10)

[8.9)

[7.8)

[6.7)

[0.6)

T53社会评价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

矩阵由求出的灰色聚类系数进行构造,并求出准则层指标评价结果。由于本次研究所设计的指标较多,并且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大致相同,因此本研究选取资源节约类指标对计算过程进行展示。

①资源节约类指标分析,Max(1)=0.0146,表示等级为“良”,该结果表示建筑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已经满足了“四节一环保”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能够降低能耗的器材。在材料回收方面实现了对旧材料的有效回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了自动控制喷淋系统降低灰尘并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该等级的建筑施工在绿色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优级水平。

②绿色管理类指标分析,Max(2)=0.0160,表示等级为“良”。采用了BIM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施工的情况进行了预演和优化排版,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绿色施工效果突出。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且以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为基本参考,通过咨询专家的意见并采用相关计算方法剔除不科学的指标,构建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装配式建筑的绿色施工程度提供了评价指标依据。

为了确保本次研究的指标体系和构建的评价模型的科学性,本研究采用案例调查的方式,对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实践应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指标体系获取项目的相关数据,并在模型中进行计算来判断项目的绿色施工程度。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该项目的实际绿色施工情况和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当二者的结果相同时表明本次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较为科学。

参考文献:

[1]李文龙,李慧民,裴兴旺等.基于结构熵权-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 53(5): 410-417.

[2]罗宁,陈露东,卢嗣斌等.基于聚类分析和改进灰色关联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53(7): 636-642.

[3]曹志成,刘伊生,李明洋等.基于 CRITIC 和 TOPSIS 法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J].建筑节能, 2018, 46(9):37-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