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王姗姗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250002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多彩,计算能力也一直伴随其中,如今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分析可知,其计算能力存在诸多的问题,许多教师也发现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相对于数学其他专业知道来说较弱。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所含的知识具有综合性,所以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将对未来的学习技能受一定的影响,这会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将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高计算  有效策略

   正文: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采用一些教育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突破的关键性课题。由此可见,我们还可以看到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分析如今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现状

    1.1课堂上教师以讲练为主,使学生产生厌恶心里

    如今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讲练结合为主要内容,一堂课40分钟,老师清楚地解释了教学内容,向学生解释了计算方法,为学生们设计了大量的练习。虽然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由于练习过多,它导致学生的过度负担,往往让学生感到无聊厌烦。当然,我们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1.2教师过分强调算法多样化

    过分强调算法的多样化不利于学生掌握简单易行的方法,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降低每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此外,对概念和规则的理解不清楚也会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进 行人教版四年级 上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的教学中,在计算结束时计 算末尾有0的乘法时,学生忘记在计算结束时写0。虽然算法 相对多样化,但它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3学生的积极性不足

    首先,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处于好动、积极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自律能力较弱。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讲,他们的专注力最多能够维持二十分钟,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对他们而言过于漫长,很难从始至终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在小学生眼中课堂就是一个规范纪律的存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导致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们大都会对数学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其次,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性的差异,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一部分孩子理解能力偏弱,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所以面对这部分孩子,教师还需要通过某些干预行使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许多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太严格了,这样只会加大孩子对数学课堂的厌恶情绪,使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和潜能

    小学生的年纪一般偏小,对未知的事情非常好奇,如果他们可以将数学计算问题插入到他们喜欢的东西中,这样可以刺激他们对做题的兴趣,因此他们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例如,同学们在学校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比赛,有两名学生可以扮演大灰狼,五名学生可以扮演小白羊,三名学生可以扮演小灰羊,请问一共有几名同学参与这场游戏。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数学中的计算问题让学生们感到很有趣,学生也愿意参与其中并努力去解决老师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计算教学能力。

2.2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先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什么是数学,然后再传授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我们以“25×55”这道计算题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三个步骤进行计算,首先计算“5×55”的结果是多少;之后计算“20×55”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将所得的两个结果进行相加,这样便得出了“25×55”的计算结果。通过逐步的计算,学生了解乘法分配法是如何使用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3加大混合运算的训练力度。

随着小学年级的逐渐增加,数学计算问题的难度也将逐渐增加,混合运算则是数学难度较大的其中一种代表类型。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门不断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通过强化学习来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们要想对混合运算的正确率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习题训练,进而培养学生们快捷的解题思维,教师可以在每天下课前进行几分钟的课堂小测,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对学生思维的培训,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2.4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在计算的教学中,因此,老师在进行教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应该将计算问题与身边现实生活的故事所串联起来。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册《小数加减法》 的教学时,以“3.5+9.5”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元、角、分”与小数点相联系,由此可以这样引导:“老师到商店买了一支黑色签字笔花费了3元5角,然后又买了一个笔记本花费了9元5角,请问老师一共花费了几元几角?”事实上,总共花费的钱数计算也是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采用这种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2.5通过笔算训练提高计算精确度。

口算和估算适用于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一般都会比较复杂,所以教师还会采用列竖式笔算的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在进行人教版 五年级上 册第三单元 《小数乘除法》 计算时,学生们普遍对于这个计算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5分钟时间内进行列竖式的计算检测,在这个过程中计算难度要适中。学生们都存在着激励比较的心里,所以教师应该奖励计算快速又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应该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学生或让他们准备错题本,记录他们的错误问题并反复计算它们,以便有效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首先我们应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变完善,以及改善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我们还应注意学生个人差异带来的不同。第三,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只有这样他们的数学思维才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才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白银.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7-117

     [2]谢春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