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刘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吴忠支队盐池大队

摘要:日常生活中火灾的发生在所难免,火灾发生的原因虽各有不同,带来的损失都十分惨重。通过火灾调查,可依据火灾现场内采集的物证分析研究火灾事故的成因,降低和预防类似火灾再次发生。火灾调查中的物证既可以是火灾事故中的物品,也可以是火灾事故中留下的痕迹,它是确定火灾成因的重要客观依据。因此,搜集及保护火灾现场中的相关物证在火灾调查中至关重要。就我国当前的火灾调查情况来看,物证的损坏情况很严重,给火灾成因的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无法更好地还原火灾现场的真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火灾调查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文章着重分析了火灾调查中物证严重损坏的原因以及采取的防止措施。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原因;防范措施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火灾现场进行详细的火灾调查工作将会为后续火灾原因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因此在针对相关物证开展收集和保护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最大程度上公正、科学地做好相应的火灾调查工作,进一步全面提升火灾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火灾现场调查人员应当针对所有可能会遭受外界和自身因素影响现场痕迹、物品等火灾物证取证工作情况,开展相对应的保护工作。

1火灾调查中物证出现损坏的原因

1.1调查过程出现物证损坏

认真细致的火灾现场调查工作,对找出火灾发生原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现场中不同部位的燃烧痕迹以及燃烧状态进行查验,进而找到确定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有关痕迹和物证,这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步骤: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和专项勘验。在相应的调查过程中出现物证损害的基本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在环境勘验过程中如果现场外围并未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或是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来自外界的相关人员对火灾现场带来意外破坏。对出现在火灾外围的物证进行采集时,也有可能导致一些物证出现损坏,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则有可能会为后续的调查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阻碍。第二,在开展初步勘验过程中,相关调查人员可能会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忘记对已经确定的火灾痕迹物证进行相关标记,也没有在这些数据的周围利用粉笔、白灰等画上保护圈,这会导致存在于室外的某些物证、痕迹被意外破坏,同时因为没有应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也容易在后续过程中出现物证遗漏或是一些并不了解情况的人员将有关物证意外破坏。第三,在开展细项勘验和专项勘验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针对火灾现场重点部位的火灾痕迹物证进行进一步的收集和提取。在这一阶段过程中,部分调查人员可能不会完全遵循火灾现场调查的相关原则和流程,就可能导致火灾现场中许多关键性的物证被损坏和遗漏。

1.2物证提取不当

发生火灾事故时,当需要对此次火灾事故进行火灾调查,就要先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和原因,这就要求火灾调查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查收集火灾证据,这个过程中,对火灾调查人员在提取物证中的方法和程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一些火灾事故调查中,物证提取一旦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进而损害物证的完整性,在某些火灾事故现场,我们不能随意移动被烧毁的物品,在现场清理和清除一些物品时,需要了解物品的物证价值和相关作用,再三确定物品没有价值和相关作用时,再把物品清除到其它区域,但由于某些负责调查的火灾调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导致没有抓住物品的物证价值和相关作用,容易遗失和清理掉某些具有物证价值的物品。比如对于一些液体和密封类的物品,一旦丢掉,很容易因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影响火灾调查的过程和结果。某些火灾调查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在火灾调查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物证调查和取证程序,没有依据科学的方法,没有考虑到物体的火烧痕迹,导致了现场物证提取的不规范、不严谨和不科学,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针对每一起的火灾调查,在寻找物证时,必须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序进行,不能凭主观个人意识进行物证的提取。

2火灾调查物证损坏防范措施

2.1加大火灾现场的保护力度

从以上对火灾现场物证损坏原因的分析可知,由于缺乏保护火灾现场的责任意识,导致对火灾现场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重要原因。第一,火灾现场勘查在火灾调查中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复杂,所以要尽一切可能,而且要反复进行火灾现场勘查取证,多次进入火灾现场进行取样,而加大火灾现场的保护力度可以有效防止多次进入火灾现场对物证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例如尽量减少火灾现场内的物品移动和搬运,在清理无关的杂物时尽量小心,避免损坏其他物品等。第二,在火灾现场采集提取物证时,首先要锁定物证的相应区域,做好明确的标记,尽量缩小物证的提取范围,再进行拍照或录像等留底保存。第三,在调查人员清理现场内堆积的物品前,对即将移动或是采集的物品应进行多角度拍照、录像,以图像的形式保存火灾现场内的物证。在物证提取的过程中,精准、高效、全方面地进行取证,都要在有效保护现场的基础上进行,才能防止火灾现场物证的损坏,提取出精准、可靠、完整的现场物证,火灾调查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要在确保现场火情处于完全熄灭的状态下进行物证的采集、提取、保存,在优先保证火灾调查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取证的工作效率。

2.2注重物证的分装保存和运输保管

火灾现场物证的提取是集发现物证、提取物证、分装保存、运输保管为一体的一系列流程,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现场物证的损坏。对物证进行分装保存时,应根据提取物证的性质、差异、种类进行合理分装,选择科学、合理的保存方法进行存储,并对保存物证做出相应的记录,用清晰、简短、准确的文字标记出物证的名称、性质、种类、提取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在物证运输保管的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物证的理化性质性质、存续状态和种类等,针对其特性进行合理保管安排,以免影响后期使用。

2.3提取物证过程的保护措施

在开展火灾物证提取工作时,不论是对常规的痕迹物证进行提取,还是针对一些具备特殊性质的火灾现场物证进行提取,都应当全面提升在物证提取过程当中的保护措施。在提取工作开始前应当先对火灾物证的位置和具体表现进行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在物证提取过程中出现变动或是污染情况,以及尽可能防止在后续物证收集阶段出现记录错误的情况。例如,许多相关的物证提取中,火灾调查人员会直接对相关物证进行提取,并没有严格做好其中的摄像、照相以及笔录工作,这样就会导致火灾物证提取过程中的位置、时间和地点等详细资料无法被记录。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火灾物证的合法性受到一定质疑。所以,相关火灾调查人员在开展物证收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收集程序,先对物证进行固定,接着再进行提取,并将物证的提取时间、提取人姓名、提取时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这些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全都是其作为证据的一个充分而且有力的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每起火灾的发生都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火灾调查工作在预防火灾的发生和社会面的消防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火灾调查人员时时刻刻不忘责任,不负所托,做好每一起火灾调查工作,在火灾调查中调查取证时,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再查明火灾原因,防止类似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损坏物证会影响火灾的调查,降低火灾原因分析的可靠性和合法性等不良结果,因此,要认真分析调查物证损坏原因,进而采取措施保证物证完整性,为责任部门更好地分析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保障,有效降低和预防此类火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0):53-54.

[2]李海江.火灾调查中物证损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今日消防,2021,6(08):115-117.

[3]闫继明.关于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与防范路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2):64-65.

[4]何勇.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