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

王堂凤

320925198811122026

摘要:景观生态学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景观相互作用、彼此交叉形成的研究学科,是生态学的分支。在中央提出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之后,各个地区和城市都在加大自己绿色建设的力度,对于园林的设计以及景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逐步在生态学中衍生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也为生态学的发展以及生态学领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其中一项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设计出可持续的景观,在提升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做到资源节约和低碳环保。所以本文针对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和改进。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可持续;景观设计

前言: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借助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因素,得到了大幅度的经济提升。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城市人口提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绿化提升进行辅助,所以部分大城市产生了热岛效应,气候环境逐步恶化。所以中央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部分高耗能行业也在逐渐从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精细化的发展模式。但是人民对于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丰富的需求,仍旧与土地的有限性之间存在冲突。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最初起源于对于土地使用的研究,主要指的是在土地演变的过程中,对于土地的规划和使用,与局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作用。当下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仍旧与土地规划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是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其中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对可持续景观进行设计。所以基于景观生态学设计可持续景观,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景观生态学简介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仍旧是对于土地规划和分配的研究。以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为核心出发点,通过不同的空间结构设计,结合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化趋向,找寻最为科学合理的土地配置方案。由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环保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重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也成为了当前学科的研究热点。景观生态学所涉及到的交叉学科非常多,包括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工程、土地规划等方面。

2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

2.1景观结构的相关理论

景观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重点部分,分别是基质的设计、斑块的设计以及廊道的设计。基质是整个景观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体、生命体、能量等概念。斑块指的是在机制设计的基础上,局部的单独设计。廊道则在整个背景机制中扮演衔接关联的作用。当下对景观结构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人文历史方向和地质地理方向。地理方向是景观生态学的传统方向,指的是从地理环境、水文情况、气候情况等方面入手,对区域土地的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以此来作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依据。人文历史方向则是在地理方向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相关因素融入到景观结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整体的景观设计工作。综合来说,景观结构的相关理论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不仅包括地质和人文,随着逐步的发展,还要考虑到景观结构设计的艺术审美,景观建设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2.2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

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两项重要理念。生态整体性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中,有多项构成因素,但各个因素并不是独立的因素,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了统一整体。而且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还具有多项特征,是整体性的具体表现。第一,景观生态系统具有等级结构。在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中,各项因素也有等级划分,彼此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第二,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连续性。景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不体现在物质层面,而体现在功能层面。第三,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系统提升性。系统提升性指的是在景观生态系统中,各个部分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总和大于各个部分的简单加总,在单个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中,会存在质变提升,侧面体现了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空间异质性与生态整体性从表面来说对立,但是空间异质性是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进行纵向分析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在一个景观生态系统中,会存在物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包括物种多样性、有机物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等方面,这些复杂情况加总所形成的多样性内容即为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存在两个主要特征,在空间异质性更强的景观生态系统中,有利于多样物种彼此之间的共生,但不利于稀有物种的生存。在空间异质性更弱的生态系统中,所体现的特征刚好相反,不利于物种之间的生存,但是有利于单个物种的发展。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是共存的,在空间异质性体现的同时,各个物种之间彼此仍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3等级尺度理论

等级尺度理论指的是,对于景观生态系统来说,也存在等级划分。每一个单独的景观生态系统都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更小系统的加总有机体,在整个等级尺度中都能找到划分区间。景观生态系统的等级尺度理论有以下几个具体表现。第一,每一个等级的景观生态系统都会受制于所在等级的范围。等级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景观生态系统的发展上限。第二,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景观生态系统通过自身发展突破了等级范围,那么则会产生等级跃迁,成为更高一级的景观生态系统,容纳更多的子系统。第三,在开展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时,利用等级尺度理论可以从纵向进行延伸。在对土地问题进行研究时,需要从小块土地农田入手,之后从耕地问题扩展为城市土地规划,再将城市范围提升至省份和国家,最终拓展至整个生态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等级向下延伸,从田地角度研究景观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内容。也可以将等级向上延伸,从生态系统整体角度研究宏观层面问题。第四,等级尺度划分是人为作用。由于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土地科学合理的划分,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促进局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而助力人类社会更好的进步。所以在对景观生态系统进行等级划分时,会存在人为的等级尺度,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展开。但是在探究基本问题时,需要对等级尺度进行打破和灵活变化。

3如何基于景观生态学设计可持续景观

3.1保护生态系统并维持生态均衡

    基于景观生态学设计可持续景观,首先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并维持生态均衡,具体工作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两个方向的工作,分别是对现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体现为物种多样性、环境多样性和系统多样性等方面。在多样性产生破坏时,要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修复,例如对珍稀物种的立法保护和基因培育等。第二,在景观设计时要选择优良的植株。植株的优良并不在于其珍稀性,而是体现于植株在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力和作用。所以设计人员在可持续景观设计时,需要对景观生态系统的施工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水文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确保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植株符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可以直接采用当地植株、生命力较为顽强且对景观施工地不存在生物入侵问题的植株等。第三,比植株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动物选择。在可持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动物的选择十分困难,即使选择当地存在的动物进行设计架构,在动物数量以及分布上需要进行生态学计算,否则仍旧可能存在破坏系统多样性的问题。

3.2选择绿色环保的景观建设原材料

    在可持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从要素本质角度进行考虑,则可以将设计要素分为有机组成部分和无机组成部分。有机组成部分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植株和动物,无机组成部分则指的是景观的其他建设原材料,例如道路铺设原材料,小型建筑原材料以及其他人工景观的制作。在这一部分景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选择绿色环保的原材料,降低环境污染。第一,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进行建设。在建设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养护工作的开展,可持续景观能够更好地维持原本的设计面貌。第二,对新型绿色原材料进行利用。由于当下技术革新速度较快以及可持续理念的贯彻落实,在可持续景观设计以及建筑建设领域,新型绿色原材料层出不穷。设计人员在可持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这类新型绿色原材料进行尝试利用和反馈,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景观设计。

3.3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力度

    由于可持续景观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大,在设计过程中的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所以需要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对每一个设计阶段进行明确。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景观设计期限,侧面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期限完成后,要对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明确设计方案的质量以及实践性,确保设计方案在后期能够顺利落地。最后,对于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案,在一轮检查验收后,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二轮验收,确保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培养可持续景观设计人才

所有的景观设计工作都需要靠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完成,但是当下人才市场上,可持续景观设计人才十分匮乏。所以园林企业、建筑建设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培养可持续景观设计人才,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开展。第一,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大部分园林企业中都有景观设计人才班底,但是设计人才对可持续景观以及景观生态学的了解并不够全面。所以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完善人才的知识储备,了解景观生态学以及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前沿经验。第二,在招聘新人才时,要全面考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确保人才具备可持续景观设计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包括生态整体性、空间异质性以及等级尺度理论。基于景观生态学设计可持续景观,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并维持生态均衡、选择绿色环保的景观建设原材料、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力度,以及培养可持续景观设计的人才。未来在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方面,仍旧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和景观生态学学者不断的研究和积累,不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我国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贡献。

结束语

[1]周森泉. 景观生态学理念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思路[J]. 中华建设,2021,(07):78-79.

[2]程新宇.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分析[J]. 明日风尚,2017,(16):33.

[3]段高阳.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 吉林农业,2017,(14):85.

[4]李鑫蓉.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探究[J]. 山西农经,2017,(11):82.

[5]吕宁. 以景观生态学为向导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J]. 门窗,2015,(02):109.

[6]唐滔.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HASSELL事务所设计理念探讨[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8):47.

[7]赵文武,房学宁.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 生态学报,2014,34(10):2453-2459.

[8]贾秉玺,孙明.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