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张涛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出发,并根据铁路运输系统的特殊性,对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应始终坚持以长期激励为主,短期激励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要适当调整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效相容,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铁路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引言: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造成铁路事故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人为因素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而加强铁路内部的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输系统平稳运行的有效措施,铁路安全的关键在于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主要对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设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措施,强调物质刺激与非物质刺激合理运用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铁路安全文化氛围是实现铁路运输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

一、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一)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根据激励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也可以根据时间期限,将其分为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短期物质激励,主要是指工资、奖金等物质福利;而短期非物质激励。则是指社会对所从事工作的尊重以及社会声誉和职业声誉等;长期物质激励,是劳动者对劳动成果所拥有的剩余分享比例;长期非物质激励,就是在这项工作中可能收获的个人长远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或精神上的需要等。

铁路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在工作中所能收获的一些物质或精神报酬的期待与评价。职工获得的激励或报酬是体现了企业对他的投入,当监督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职工会根据自身所获得的报酬或激励来决定未来的工作努力程度。在过去得我铁路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过于偏向短期物质激励,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职工的生存需求,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却无法提高职工的努力程度,并且短期的物质激励具有较强的效用递减效应。这种激励机制若是演变成单一的物质福利膨胀机制,将会助长平均主义,使得物质激励与劳动绩效相脱离,从而严重打击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1]。近几年来,铁路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让那些在安全生产主要环节的一线职工的奖金收入比较少,这样就会容易造成职工出现抵触情绪,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代替了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致使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样激励机制阻碍了职工工作的努力程度。

短期物质激励与长期物质激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作用。短期物质激励能够起到短期的刺激作用,而长期物质激励则是职工对企业的投资期限较长,能让职工关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长久的利益。两者相比较来说,后者的激励效果会更好,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能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因此,对于激励形式的选择上,铁路企业应始终坚持以长期激励为主、短期激励为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在满足职工需求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铁路企业的经济实力还十分有限,并不能完成依靠物质激励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经济利益并不是影响职工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唯一因素。因此,适当调整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使得两者之间相互结合、有效相容,成为改善职工薪酬结构的重要措施。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首先,要充分了解其真实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薪酬资源,薪酬资源的分配要与他们的工作绩效相关联。其次,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依据其对运输安全产生的影响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重要岗位的奖惩力度要高于普通岗位。利益是职工激励的有效动力,接着才是觉悟和责任心,而观念惯性和惰性则是阻碍职工发展的因素[2]。关于利益机制的制定,应对其保持系统、有效的监管,这样才是通过动力消除阻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管理者来说,高层次需要的程度会偏高一些。管理人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就需求与权利需求,所有高层次管理者都需要从工作本身得到满足。管理人员通常会具有强烈的实现事业价值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个人价值的认可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物质激励往往不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直接生存需求,而是一种被当做是对自身价值实现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可和回报。但是,物质需求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管理人员以及基层的管理人员而言,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激励条件[3]。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物质激励,关键在于经济报酬的结构问题,也就是管理人员的薪酬应与管理绩效相关联。

二、铁路安全管理约束机制设计

采用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促进铁路企业收入结构制度化、多元化。物质激励约束机制的创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关于激励约束的时效方面,应处理好短期激励约束与长期激励约束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短期激励约束与长期激励约束有效结合[4]。当前,重点需要解决长期激励约束不足的问题以及短期激励约束造成短期行为的问题,努力做到短期收入与长期收入结构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其次,关于收入的性质方面,企业应处理好股权收入、年薪收入以及非持股红利分享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对规范的年薪制度下,积极探究完善经营者参与铁路企业“剩余分享”的途径,使得企业经营者与出资人真正成为利益的共同体。第三,关于分配制度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方面,应确保新举措是配套使用,避免出现一方面提高公开收入、一方面又进行着灰色收入。一边取消经营者的行政级别,一边又出现规划经营者物质待遇跟不上,从而造成职务消费行为失控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解决分配上制度化的问题,增加规范性,减少随意性。最后,就是提高货币收入,准确区分经营者劳动与职工劳动之间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劳动的效率性以及责任性,只有货币收入提高了,才能强化激励的约束制度

[5]

结束语

在铁路系统内部,应加强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铁路系统的各级干部职员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保持高度警惕,处理好安全与效率、安全与发展以及安全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并树立良好的是非观。与此同时,还应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企业员工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工作上的失误,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铁路安全管理需要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建勇. 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A]. 中国铁道学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铁道学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铁道学会,2016:540-542.

[2]匡敏,胡思继,何伟. 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7):55-57+84.

[3]古健,李平.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实现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基础[A]. 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 2012

[4]谢秀英.加强班组群体安全激励 提升铁路安全管理质量[A]. 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 2012

[5]龚海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铁路安全管理水平[A]. 快速提升铁路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论文集[C].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