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常识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公共卫生管理常识科普

刘育池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9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一个整体性提高,公共卫生源于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早期的公共卫生理念和实践源于人类对农业革命副作用的应急应对,而现代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则源于人类对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副作用的应对,并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今天,公共卫生已成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传染病的性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致病病原体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从人传播到环境,往往导致灾难性的鼠疫暴发。几百年前,黑死病夺走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共卫生缺乏关注。近代以来,人类通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等手段,结合细菌学、免疫学和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极大地发展了公共卫生。在我国,我们能够通过建立公共卫生系统根除天花和小儿麻痹症,并显著提高预期寿命。事实表明,中国的公共卫生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反思疫情爆发前后的问题,公众对公共卫生知识的忽视,信息互动机制的缺失,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缺乏,让我们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1.公共卫生管理常识科普策略

1.1建立社会公共资源支持机制

国内对于公共卫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医疗资源和护理服务开展,传染病患者是这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受益者,传染病患者长期居家治疗,传染病患者的管理需要家庭成员付出巨大精力,因此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会影响传染病患者家属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传染病患者管理的社会支持机制十分有必要。积极发现公众需求,鼓励邻里互助,鼓励发展社区服务,将传染病的管理纳入社区工作中,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加入力量。通过社区、团队、医院、上级专家的互通互融,为患者建立一个区域内庞大的医防结合护理体系,使社区传染病患者无论在社区还是医院都能得到全面照护。无缝连接的管理,真正把医防结合护理做精、做实。多方位的健康宣教,提高传染病患者的健康意识与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1.2利用信息化手段

相比传统的医防结合护理方式,社区需要与时俱进,采取“互联网+医防结合护理”模式,提高医防结合护理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采集患者的传染病随访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同时配合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实现区域内数据共享、汇总和业务协同,有效地提高医防结合护理效果。另外,借助信息化系统为患者建立了医防结合护理档案,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对数据趋势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传染病用药提供临床循证。对于需要长期静脉用药的特殊疾病患者,为了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进行输液港和PICC导管的植入,来满足长期用药的需求。

1.3健康教育服务

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场所,完善健康教育设施和设备。根据区内居民的健康需求,通过制作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开展免费健康咨询、举办知识讲座、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利用健康主题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向居民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维护和巩固无烟医疗机构建设成果,营造健康文明医疗环境。疫苗接种前可以通过医院的公众平台向公众推送国家疫苗接种的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接种意义及注意事项,建立接种微信群,通过微信群确保更多的受种人员可以接收到信息,及时答复疑问。对于接种疫苗要做好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的核对。

1.4建立公共卫生档案

对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逐步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和相关健康服务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发展变化、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和从各种卫生服务中获得信息的系统文件。是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的重要基地,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医生签订合同的重要载体。

1.5传染病报告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报告方法和报告时限,直接进行网上报告,并保存报告和处理相关记录。规范传染病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工作,协助区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管理、密切接触者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疫区重点地区、风险评估、应急接种与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等工作。

1.6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

患者在家长期久坐,情绪过于兴奋或激动,不利于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建议大家根据身体耐受情况做力所能及的运动。

1.7指导患者常规药物坚持服用

传染病需要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不能随意中断,擅自停药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一定要遵从医嘱要求,按时按量服药。长期治疗是改善症状、预防疾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切勿自行停药,以免疾病的急性加重。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持续随访患者情况,并积极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针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为患者修正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为患者建立微信群,向患者发送健康知识链接,积极解答患者在微信群提出的疑问。同时鼓励患者家属配合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1.8业务培训

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力度,强化民众安全意识,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开展专业且全面的岗前培训,组织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操作标准,认真遵守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2.结论

传染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我国属于传染病患者并发人数较多的一个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传染性疾病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且越来越年轻化。调查研究显示,由于传染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加上许多患者没有定期进行体检的习惯,导致许多患者没有注意到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甚至有小部分传染病患者甚至在临床症状严重时才开始察觉出自身的问题,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中没有注意卫生习惯,加上传染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常常出现漏服的情况,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度进行提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