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高阳

渭南市第二医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眼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眼科实习的毕业学年护生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传统教学法、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就两组护理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但能提高护生的护理知识、技能,还能培养其综合能力,为临床输送更为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循证护理;CBL教学法;眼科;护理教学;效果

前言

实习是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帮助护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护生实习阶段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胜任护理岗位,受到临床各界的重视。传统教学法采取跟班教学模式,护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教学效果有限。CBL教学法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而循证护理则是强调护理人员在护理时主动思考,将患者病情与护理知识、临床证据结合。将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通过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督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1]。本文针对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全文如下。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113名护生,所有护生均于2021年7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眼科实习。将其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纳入56名,年龄18-26(21.53±0.47)岁;男性8名,女性48名;中专3名、大专54名;观察组纳入57名,年龄18-26(21.55±0.48)岁;男性9名,女性48名;中专3名、大专53名;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一致性比较好(P>0.05)。参与教学教师共9名,全部为女性,29-43(37.06±2.14)岁,护师5名、主管护师4名。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护生报到后先熟悉病房环境、工作制度,然后跟随教学教师实习,科室每周组织理论知识授课、护理教学查房各1次。观察组则应用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具体措施有:①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真实性,能激发护生思维的病例,如眼外伤、青光眼急性发作、先天性斜视、白内障等。②教师将护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3-5人,每组1个病例,要求护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思考该类疾病的护理难点、重点,并明确护理细节。③护生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在国内外文献资料站中查询相关文献,根据查询结果解答问题。④经文献检索得到自身所需要的答案后,护生进行组内讨论,制订多种护理计划。在教学教师的引导下,护生对每个计划的优点、缺点进行分析,观察病例的情况,注意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如有新问题出现,再重复上述检索、讨论、总结过程。

1.3观察指标

(1)护理考核成绩:考核试题由科室护士长统一命题,成绩分为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于眼科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每项成绩均为100分,正向评分法,即分数与护理考核成绩呈正比。

(2)教学效果:主要评价项目有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价人教学教师,各项满分为100分,正向评分法,即分数与教学效果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医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分]

组别

n

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观察组

57

81.76±7.95

85.24±8.30

对照组

56

70.59±6.82

74.01±7.19

t

-

8.010

7.682

P

-

0.000

0.000

2.2 两组医学生教学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医学生教学效果[分]

组别

n

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观察组

57

83.32±8.11

80.56±7.83

79.78±7.74

78.84±7.65

80.73±7.85

对照组

56

74.19±7.21

71.45±6.92

70.66±6.84

69.23±6.70

71.49±6.92

t

-

6.321

6.549

6.633

7.099

6.63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此期间护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基础的实践操作,而对护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掐能力的培养有所不足,护生的职业素养有限。CBL教学法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案例解决问题,能将护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理念,需要护理人员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各种证据,从而制订有证可循的、适合患者病情的护理计划,利用循证护理进行眼科教学,也能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除能提升护生的成绩,还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原因是教师发布典型案例后,护生通过翻阅教材、查询文献,寻找护理的证据支持,并对护理中的重点、难点展开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制订出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措施;而在这一过程中,护生对理论知识得到了内化,在选择方案中学会了判断,在讨论中提高了沟通能力等,因而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2]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但能提高护生的护理知识、技能,还能培养其综合能力,为临床输送更为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全春,张馨月.循证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7):71-73.

[2]李一,廖颖,杨敏,胥树念,苏倩.循证护理融合CBL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对教学质量影响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09):179-180.

[3]刘丽,仝春兰,张彬彬,等.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94-95.

[4]曾令霞.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42-143.

[5]王昕,王春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18).41-42.

[6]文凯,廖和和,袁泉,等.浅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4).749-750.

[7]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9).6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