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沈丽

南京市江宁医院  211100

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护理人员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具体防范措施。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采取护理风险护理,能够有效防范各类护理风险因素,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进而降低护患纠纷率。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消化内科收治患者疾病种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疾病多具有传染性,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易反复,护理存在较多危险因素,不仅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因此,要求临床应做好患者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切实加强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护理风险干预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临床需求,有利于根据患者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有效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2]。本文于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1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对护理风险护理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6)性别:男/女=27/9例,年龄(46.29±3.57)岁。对照组(n=35)性别:男/女=28/7例,年龄(46.30±3.56)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流程,完成科室内各项护理工作。

观察组:护理风险护理。(1)成立护理风险干预小组,对现有护理制度、流程展开分析,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当前科室内存在护理风险,明确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并制作成相应的鱼骨图,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2)护理风险因素:①护理制度欠缺:结合临床实际,由于护理制度健全程度不高,将会导致各项护理内容与实际临床工作相脱节,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负担。而在落后护理制度的规范下,将会导致不合理流程被执行,进而增加患者的护理风险。②护理人员意识不足:由于护理人员未建立护理风险意识,没有将护理风险防控放在护理工作的首位,将会增加护理操作失误风险,进而引发不良事件。③护患沟通不良:由于护理人员对于护患沟通技巧掌握不足,在未做好健康宣教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存在缺失,依从性下降,不愿意参与护理工作。④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由于患者对于突发事件未建立良好的处理能力,将会导致各类突发事件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3)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措施:①健全护理制度。结合当前科室发展现状,对护理制度内容进行完善,及时剔除、更改与当前临床护理要求不符的内容,确保护理工作的先进性。结合护理人员临床工作反馈结果,对护理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建立更加完整的护理流程。②提高护理意识:科室内应加强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做好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护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定期内在科室中组织考核,对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进行考察,提高护理人员敏锐力、观察力。③在科室内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以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以及护患沟通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巧,鼓励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予以上报。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健康指导工作,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讲解各项知识,提高患者依从性。

1.3观察范围

    (1)护理质量:自制量表评估,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单项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护理风险事件:包括药物使用错误、意外跌倒坠床、管道脱出等;(3)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护患纠纷率:应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其中,满意度、依从性评估表以80分作为分界值,超过80分即为满意,计算患者满意、依从性。记录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患纠纷事件的患者。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表 2 比较护理质量(x±s,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护理安全

护理记录

观察组

36

89.61±2.64

90.34±3.65

92.38±3.67

86.34±4.52

对照组

35

72.36±2.14

73.68±2.06

71.57±2.07

70.34±2.01

t

10.987

11.624

12.678

11.658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护理风险事件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

表 3 比较护理风险事件[n(%)]

组别

例数

药物使用错误

意外跌倒坠床

管道脱出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6

1(2.78)

0(0.00)

0(0.00)

1(2.78)

对照组

35

3(8.57)

2(5.71)

3(8.57)

8(22.86)

10.689

P

0.001

2.3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护患纠纷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 4 比较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护患纠纷率[n(%)]

组别

例数

护患满意度

护患依从性

护患纠纷率

观察组

36

35(97.22)

34(94.44)

0(0.00)

对照组

35

27(77.14)

28(80.00)

5(14.29)

7.294

7.546

8.678

P

0.001

0.001

0.001

3.结论

    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相对较为繁重,由于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复杂度,也使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更高,要求临床应提高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视度,切实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既往研究[3]显示,消化内科疾病危险性因素相对较多,为有效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性,以免受到护理危险因素影响,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要求临床应采取护理风险干预,加强患者危险因素针对性处理,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合本文护理研究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比常规护理,风险护理干预能够在总结临床科室内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评估护理风险因素,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性。护理风险干预对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要求临床应在科室内成立专门护理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在完善护理制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工作行为,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经护理培训,能够优化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能力,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对患者讲解自身疾病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保证护患沟通顺利,进而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护患纠纷率。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中,通过采取护理风险护理,有利于防范各项护理风险因素,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覃艳芳.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2):164+167.

[2]张丽.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对策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194-195.

[3]谢菲,邵蓓蕾.消化内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