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

王薇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云南 昆明650021

摘要:青光眼作为对患者眼睛危害仅次于白内障的眼科疾病,其所具有的致盲性高、不可逆性特征较为明显,患者多有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及视野缺损持续加重等表现,临床上主要是以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来体现,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按照房角形态,细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同时还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手术疗效、患者预后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予以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往往起病急、全身症状较为明显,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通过快速降眼压、尽早施行小梁切除术,来减低患者眼损害,使之视力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方能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使患者取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护理

1.1专业合理的心理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必须明确该病发作诱因和患者精神、情绪有一定联系,一旦患者过于疲劳、情绪长时间处于负面状态,便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后续治疗预后质量。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在术前对患者予以专业合理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性格,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为其答疑解惑,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的尽快克服各种不良情绪,详尽为患者讲解青光眼发病成因、治疗要点、护理知识,使之能够掌握术前、术后所应配合医生事项,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确保患者情绪始终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告知患者手术前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手术治疗保持客观的期待,以此为后续手术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1.2规范全面的术前检查

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必须做好规范全面的术前检查,了解患者机体情况,是否没有其他疾病。像血常规、血生化、免疫过筛、心电图等,都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所需进行的检查项目。期间若医护人员发现有心血管或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必须对其心肺功能、血压、血糖做好全面控制,在其机体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若发现有炎症的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等,使之身体机能可以满足手术要求[1]

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护理

2.1常规护理

术中医护人员要时刻陪护在患者身旁,患者有任何疑问及时为其解答,发现患者表情异样也要第一时间予以原因分析和处理解决,全程规范操作,使医生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阶段,医护人员需要站在患者角度,术眼包扎、眼部不适,会致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此时患者心态情绪也比较脆弱,需要更多的外部情感支撑,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及时给予患者关怀、引导,悉心照料患者饮食起居,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疗养环境。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尽可能多地与患者互动,告知其术后康复、护理知识,进行护理操作期间,要语气柔缓、动作轻稳,促进患者情绪稳定度,以加速其术后康复进度。

2.2术眼护理

医护人员必须关注患者术眼是否正常,有无血液、液体渗出,按时为其换药,并适度用抗生素眼药水为其术眼进行清洗,严格谨遵医嘱应用眼药水,教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点眼方法,若期间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眼药水,则要明确告知其必须使用间隔控制8min左右,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全身反应发生风险。包扎术眼过程,医护人员必须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不能随意松解加压绷带、不可用力肉眼,防止术眼受到碰撞,患者大小便必须全程搀扶,保障患者安全,以此为患者在术后能够迅速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2.3并发症护理

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医护人员必须观察患者术眼前房是否正常,有无出血现象,一旦发现出血,必须尽快引导患者采取半卧位、高枕卧位,让血沉积至前房下方区域,同时尽快联系医生,进行止血、抗感染处理。患者术后术眼疼痛作为比较常见的不适症状,多在术后3h左右出现,如果5-6h后患者仍然感到疼痛持续且为减轻,便要考虑这很可能是眼压升高、前房积血所致,医护人员必须全面分析调查患者疼痛原因,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成因后,尽快为患者解答,合理解释让患者放下精神戒备,若疼痛剧烈可报备医生,为患者使用止痛剂,比如消炎痛25mg口服,达到止痛姜艳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必须尽快为其进行眼压检测,确定眼压升高的迅速给予利水降眼压,为患者术后能够顺利恢复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防范患者虹膜粘连,谨遵医嘱使用5-FU半球注射,每天一次,以达到有效规避眼睑水肿、术眼水肿、虹膜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的目的[2]

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出院后的生活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出院后的生活护理,医护人员需在其出院前为其进行全面指导宣教,引导患者养成自我调节、规律生活的习惯,日常注意用眼,不可长时间视物、低头活动、不可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久待。术眼必须按照医生要求,定时定量用药,点眼前用清水清洁双手,且患者眼压下降后便不要频繁用缩瞳类药物,出现不适感,第一时间前往医院、门诊随访诊治。告知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出院后,1--2周必须前往医院复查,之后每个月复查一次,患者3个月后眼压平稳,便可延长为每6个月复查一次,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复查,确保自身眼压水平始终处于稳定可控范围内。除此之外,若出院后短时间内患者眼压反复升高的,便要立即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或者再次手术治疗,谨防病情恶化,导致失明的状况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分析,可以看出,全面专业的护理是保障该病治疗效果的必要举措,医护人员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方能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预后,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进步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贾淑华,张艳.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的应用[J].实用防盲技术,2022,17(02):91-93.

[2]马秀青,张兆萍,彭丽.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6):136-138.

[3]王金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5):162-163.